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联合运行水电站水力机械系统小波动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07:18

  本文选题:水电站 切入点:水力机械系统 出处:《水利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推导了水电站联合运行条件下的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总出力变化以及机组控制方程,结合水电站实际工程的水道布置及机械特性,分别建立了系统的小波动稳定理论分析模型和小波动过渡过程时域仿真模型。通过理论分析,给出联合运行条件下系统的稳定性特征,采用数值仿真,模拟了负荷扰动时系统参数的小波动过渡过程,并与孤网条件下单个水电站的稳定性及调节品质进行了比较。结论表明:相对于孤网运行,水电站联合运行可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改善系统的调节品质,联合运行改变了机组的调节方式,系统总出力与负荷平衡,机组无需保持自身出力为常数;联合运行时,调速器参数可在系统稳定域内选取相对较小值,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可加快调节过程,改善调节品质。
[Abstract]:The system equivalent inertia time constant, total force variation and unit control equ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bined operation of hydropower station are derived, combined with the arrangement of waterway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power stati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model of small wave stability and the time domain simulation model of small wave transition process a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joint operation are given,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used. The small fluctuation transition process of system parameters under load disturbance is sim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tability and regulation quality of a single hydropower station under isolated grid conditions. The combined operation of the hydropower station can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improve the regulating quality of the system. The combined operation changes the regulation mode of the unit, the total output of the system is balanced with the load, and the unit does not need to maintain its own output force as a constant. The governor parameters can select a relatively small value in the stability region of the system.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governor parameters can speed up the adjust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regulating quality.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9087,5137906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083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B04914)
【分类号】:TV7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俞晓东;张健;苗帝;赵修龙;;尾水岔管在调压室后交汇的水电站小波动稳定分析[J];水利学报;2014年04期

2 陈刚;周建旭;胡明;;尾水洞出现明满流的水电站小波动稳定性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1年03期

3 范波芹,张健,索丽生,刘德有;含气垫调压室的水电站输水系统小波动稳定分析初探[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7期

4 周建旭,索丽生;小波动稳定分析中的零特征值研究[J];水利学报;2002年08期

5 杨建东,赖旭,陈鉴治;水轮机特性对调压室稳定断面积的影响[J];水利学报;1998年02期

6 董兴林;水电站调压井稳定断面问题的研究[J];水利学报;198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东阳;张健;俞晓东;陈胜;何城;;长廊式尾水调压室阻抗孔波动特性的影响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6年11期

2 方杰;汪德楼;陈顺义;;锦屏二级水电站小波动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人民长江;2016年19期

3 陈桂友;赵青;穆仁会;;引水隧洞进口明满流数值模拟[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年04期

4 李玲;陈冬波;杨建东;刘梅清;;气垫式调压室稳定断面积研究[J];水利学报;2016年05期

5 陈捷平;杨建东;郭文成;滕毅;;超长引水隧洞水电站调压室水力设计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2期

6 李路明;张健;陈胜;;负荷扰动及工作水头对水电站小波动过渡过程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6年02期

7 李玲;杨建东;刘梅清;;含明满流水电站尾水调压室稳定断面面积推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8 张辉;胡钋;;多机共尾水调压室流道结构水轮机调节振荡研究[J];水利学报;2015年02期

9 张健;于德爽;安建峰;;气垫调压室临界稳定断面计算参数取值讨论[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10 王洋;王玲花;;水电站过渡过程研究历史及现状综述[J];吉林水利;2014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晓东;李高会;卢伟华;;基于两种数学模型的水力—机械系统小波动稳定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05期

2 程永光;刘晓峰;杨建东;;大型尾水调压室底部交汇型式CFD分析与优化[J];水力发电学报;2007年05期

3 陈乃祥,孔庆蓉,樊红刚,权学林;明满交替流特征隐式格式法计算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5年05期

4 肖惠民,杨建东,赵桂连;水电站尾水系统布置方式的数值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4年S1期

5 周建旭,张健,刘德有;双机共变顶高尾水洞系统水力干扰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周建旭,张健,刘德有;双机共变顶高尾水洞系统小波动稳定性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12期

7 马薇,李郁侠,乔卫东,段凌剑;姚河坝水电站水轮机调节系统小波动稳定性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4年06期

8 赵桂连,杨建东,李进平;复杂尾水系统的尾水调压室稳定断面推求[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2期

9 张强,刘保华;向家坝水电站右岸变顶高尾水洞的水力计算[J];水力发电;2004年03期

10 褚宝鑫,樊红刚,陈乃祥;具有明满交替流大型水电站的动态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研究[J];工程力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浩闪;李燕青;;火蓄联合运行成本效益分析[J];黑龙江电力;2014年02期

2 付秉恒;孙文哲;翟少斌;张立华;;空调与海水淡化联合运行方案研究[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8年03期

3 曾鸣;李娜;马明娟;陈英杰;;电力市场环境下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估模型[J];华东电力;2012年09期

4 胡亚峰;董瑞芬;;太阳能辅助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联合运行方式初探[J];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5 李异;官燕玲;;办公建筑通风空调联合运行的节能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0年05期

6 廖仁强,袁银忠;河心取水与岸边排污联合运行的数值计算[J];中国给水排水;1991年04期

7 黎育红;周建中;;基于多智能体的梯级水电联合运行决策支持系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11期

8 胡松涛;殷占民;王刚;;热泵空调与海水淡化系统联合运行方式探讨[J];暖通空调;2006年04期

9 吴成斌;石文星;李先庭;;一种冷水机组季节性能评价新指标与多台机组联合运行性能评价[J];暖通空调;2012年08期

10 陈丹丹;晋欣桥;杜志敏;肖晓坤;;多台冷水机组联合运行空调系统的负荷优化分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付秉恒;孙文哲;翟少斌;张立华;;空调与海水淡化联合运行方案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2 殷占民;胡松涛;;空调与海水淡化系统联合运行方式探讨[A];2005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丹丹;晋欣桥;杜志敏;肖晓坤;;基于COP的多台冷水机组联合运行空调系统的负荷优化分配[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月平;联合运行冷水机组综合性能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权志鹏;通信基站空调与排热机联合运行的节能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3 肖璐;风—蓄联合运行电站投资估算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艳;风—蓄联合运行系统可行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5 李杏;水风电随机优化联合运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89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89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d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