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风电并网对互联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大规模风电场 切入点:低频振荡 出处:《太阳能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应用模态分析法研究改变风电场调度方式、机端电压控制环节以及风电渗透率,含大规模风电场的互联系统低频振荡特性;对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小波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小波算法所需数据量小,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较好的抗噪能力,能够揭示出受到噪声污染的微弱信号内在动力学特性;应用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改进小波算法对互联系统联络线实测功率进行分析,与模态分析结果互为验证。结果表明,风电场调度方式与风电渗透率的变化会影响区域间低频振荡,而机端电压控制环节对区域间低频振荡影响不大。增加风电机组出力,并协调同步发电机组控制有助于增大区域间低频振荡阻尼,提高含大规模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稳定性。
[Abstract]:The modal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connected system with changing wind farm dispatching mode, terminal voltage control link, wind power permeability and large-scale wind farm. The wavelet algorithm based on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is improved.The improved wavelet algorithm based on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requires a small amount of data, has a higher recognition accuracy and better anti-noise ability, and can reveal the inher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eak signals contaminated by noise.An improved wavelet algorithm based on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measured power of the tie-line of interconnected systems, which is verified by the results of mod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wind farm dispatching mode and wind power permeability will affect the inter-region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while the terminal voltage control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inter-region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Increasing the output of wind turbine and coordinating the control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 can increase the damping of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between regions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 with large scale wind farm.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7016;51477027)
【分类号】:TM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况华,沈龙,李文云,赵书强;500kV罗马线低频振荡分析与探讨[J];四川电力技术;2003年06期
2 邓集祥,赵丽丽;大干扰下主导低频振荡模式作用的再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李佳;刘金山;葛文红;;模态级数法在主导低频振荡模式鉴别方面的应用[J];吉林电力;2008年04期
4 周希念;;对水电厂低频振荡存在现象及防治措施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9年24期
5 杨华昆;;地区电网低频振荡分析与抑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3期
6 赵莲;许占彪;;110KV供电网络低频振荡分析及抑制方法[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1期
7 郭成;;在线判断低频振荡模式的新方法[J];云南电力技术;2011年02期
8 董清;张玲;颜湘武;;低频振荡扰动源机组的自动定位方法[J];电网技术;2012年10期
9 陈冬霞;;大电网低频振荡研究及其最新进展[J];东北电力技术;2012年11期
10 陈武晖;邓集祥;;三阶非线性对主导低频振荡模式的影响[J];现代电力;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友强;杨劲松;;低频振荡的产生原因[A];200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孙振;屈瑞谦;杨德昌;;区域间低频振荡在线监测方法研究综述[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文贤馗;钟晶亮;;电网低频振荡时汽轮机控制策略的研究[A];发耳电厂4×600MW机组工程施工论文总结汇编[C];2010年
4 潘晓杰;任冲;;现代控制技术在抑制低频振荡中的应用[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凯;;云南电网低频振荡安全预警及辅助决策系统构建方案[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任冲;刘涤尘;潘晓杰;雍志娟;倪晓东;;现代控制技术在抑制低频振荡中的应用[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明群;陈晶;吴水军;杨杨;刘洪涛;;电厂机组引起电网低频振荡原因分析[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王雁雄;;滇西电网小水电群低频振荡解列技术应用研究[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9 陈玉林;侯学勇;王亮;常宝立;;电网低频振荡动态过程的信号特征及相量表征[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蒋周士;孙黎霞;周海强;鞠平;;火电厂动力系统对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的影响[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赵琳;楚雄供电局开展抑制低频振荡应用科技项目研究[N];楚雄日报(汉);2011年
2 武汉王玉龙;自制广告彩灯电路[N];电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状态监视与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李阳海;汽轮机侧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铁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共振机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4 易建波;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向农;跨区电网低频振荡的机理与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张鹏;基于广域量测的电力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宫璇;多重扰动下大电网低频振荡预警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杨慧敏;区域电网低频振荡特性分析与抑制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志坚;基于电气剖分网络的阻尼特性与低频振荡抑制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谭谨;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的低频振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龙;计及调速系统作用的水电厂孤网运行超低频振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毅钊;区域间低频振荡辨识方法和关联机组再调度抑制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乔艳;典型参数类低频振荡辨识算法性能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祁鑫;低频振荡实时校正控制优化决策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朱建军;应对大电网频率振荡的紧急调控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刘聪;电网低频振荡综合自适应辨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刘岩;针对低频振荡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协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魏兴;采用远程PMU信号抑制区域间低频振荡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李云威;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扰动源定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吕萌姣;发电厂内确定低频振荡扰动源的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91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91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