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力系统非线性负荷暂态特性仿真
本文选题:独立电力系统 切入点:非线性负荷 出处:《高电压技术》2017年01期
【摘要】:针对独立电力系统(IPS)呈现出类型日益复杂、瞬态特性日益强烈的非线性负荷特性,建立了一套以暂态特性研究为目标的IPS仿真系统。基于实装实测电压、电流波形的瞬时功率分析,分别采用平均值法和滤波器法辨识模型关键参数,对某IPS运行全过程实测数据进行仿真和比较,并对冲击性负荷和脉冲性负荷做了重点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用于模拟实际IPS在各种非线性载荷下供电母线的用电特性,瞬时功率的两种计算方法适用于评估不同负荷特性下的暂态过程。该仿真模型及结果对于指导微网或独立电力系统的构建、设计与改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Abstract]:Aiming at the nonlinear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power system (IPSs), which are increasingly complex in type and increasingly strong in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a set of IPS simulation systems aiming at the study of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is established.Based on the instantaneous power analysis of the actual voltage and current waveforms, 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identified by the mean value method and the filter method respectively, and the measured data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a IPS operation are simulated and compared.The impact load and impulse load are analyzed emphatically.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power supply characteristics of actual IPS under various nonlinear loads, and two methods of calculating instantaneous power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transient process under different load characteristics.The simulation model and results are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for guiding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icrogrid or independent power system.
【作者单位】: 军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7184)~~
【分类号】:TM7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铭;鲍伟;邵震霞;王之浩;焦鑫艳;周德生;;高压三极直流输电系统电流调制特性仿真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4年08期
2 刘正春;王勇;尹志勇;王文婷;;有限容量系统脉冲性负荷建模与仿真[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3 李娟;丁坚勇;;电力系统负荷建模和算法的研究及进展[J];高电压技术;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勇;刘金宁;刘正春;王文婷;;有限容量系统感应电动机暂态特性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2 徐政;许烽;;输电线路交改直的关键技术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6年01期
3 刘媛杰;李霞;李云阳;;常用电力负荷模型的分析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4 刘可真;梁松涛;束洪春;骆逍;吴尉民;;过渡电阻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功率倒向的影响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5年04期
5 王立地;何昕;朴在林;;通用动态负荷模型电压阶跃检测和参数辨识方法[J];电网技术;2014年09期
6 黎静华;叶柳;;基于出线的变电站综合负荷建模方法[J];电力建设;2014年09期
7 魏巍;丁理杰;史华勃;滕予非;;基于变电站线路出口信息的小水电群等值及参数辨识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13年05期
8 沈志伟;;综合考虑静态负荷特性和风力发电特性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J];现代电力;2013年03期
9 刘建华;孟颖;谭智;;基于蚁群优化K-medoids的变电站特性聚类研究[J];电气技术;2012年02期
10 尹建华;黄东启;艾芊;;基于电能质量装置数据和改进克隆选择算法的电力动态负荷建模[J];南方电网技术;2011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烽;徐政;张君宇;翁华;;三极直流输电技术特性及协调控制方式[J];高电压技术;2014年02期
2 汪融;邵震霞;胡铭;王之浩;周德生;;三极直流输电技术原理及应用[J];华东电力;2013年06期
3 刘刚;阮班义;林杰;杨敏;张鸣;许志澄;;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热路法稳态模型[J];高电压技术;2013年05期
4 吴婧;文俊;温家良;韩民晓;彭畅;王宇;吴锐;;高压直流三极输电特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3年01期
5 王凯;蔡炜;邓雨荣;朱时阳;吴彪;王海涛;;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和管理平台[J];高电压技术;2012年05期
6 王勇;刘金宁;曹曼;王文婷;;基于概率论与证据理论的风电场电能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郑伟;周喜超;安哲;刘颖英;周胜军;智勇;杨勇;;电网特殊负荷的电能质量管理[J];电力建设;2011年11期
8 胡毅;万保权;何慧雯;;10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关键技术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1年08期
9 戴咏喜;徐冲;刘以建;;应用于脉冲负载的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1年04期
10 郭晓亮;马利双;;大容量冲击负荷对发电机组的影响[J];机电信息;2010年3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颖;李宝树;;非线性负荷对电网电压和电流的影响[J];电气应用;2007年08期
2 薛军,汪鸿,华峰,刘军成;非线性负荷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高压电器;2001年06期
3 冯林桥;暂态计算中非线性负荷的等值化简[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4 孙荣富,刁婷婷,舒乃秋,李长宇;电力系统非线性负荷谐波源的仿真分析[J];继电器;2005年04期
5 雍静;娄方桥;王一平;晏小龙;;低压配电系统单相非线性负荷的谐波衰减效应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13期
6 胡龙剑;曹曼;赵锦成;;非线性负荷及其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分析[J];移动电源与车辆;2011年04期
7 谢仁华;非线性负荷的功率技术分析[J];科学中国人;2005年07期
8 雍静;肖兵;;典型单相非线性负荷的精确谐波模型及其谐波衰减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9期
9 高洁;李宝树;梁燕;;非线性负荷谐波分散效应的研究[J];电气应用;2013年02期
10 钟文冲;适应非线性负荷的供电系统设计[J];电机电器技术;200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特约通讯员 傅建设;滤波器的市场潜力(上篇)[N];中国冶金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辉;用于强非线性负荷的并联型APF电流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张鹏;基于离散小波法的非线性负荷电能计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非线性负荷接入电力系统的设计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爱军;典型非线性负荷用电特性与评估体系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杨涛;非线性负荷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分析及管控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4 朱茜;基于参数辨识的配电网非线性负荷特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6年
5 张源渊;典型非线性负荷接入电网电能质量特性分析与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6 张丽美;非线性负荷计量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卢迪平;非线性负荷谐波特性的分析与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8 邢颖;电力负荷对电网电压和电流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9 宋伟华;基于能量的包含SVC及非线性负荷的电力系统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张月平;基于能量的包含SVC和非线性负荷的电力系统鲁棒控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13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1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