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宿州农电配网自动化设计

发布时间:2018-04-22 02:04

  本文选题:配网自动化 + 通信网络 ; 参考:《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一改过去“重发轻供”的模式,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用电服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能够提升电能质量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则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在智能电网的大背景下,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不断提升,网架结构也趋于成熟化,国网公司针对农网的配电自动化调研工作已经在部分省内开展,广大农村地区将成为开展下一阶段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对象目标。本文以安徽省宿州农电公司电网作为研究对象,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所辖区域的农网自动化方案进行了设计。本文首先对宿州农电辖区所处的地理和经济现状进行了介绍,分电压等级依次列举出电网重要设备及相关指标情况,分析辖区电网和通信网络的整体情况,重点分析了辖区及试点区配电网现状,指出了实施配电自动化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结合外部形势,明确配电自动化系统所需发挥的作用和系统设计目标。结合以上设计了宿州农电公司了配电网自动化整体方案,详细阐述了主站架构、功能和性能、FA以及终端设备的设计方案。最后,根据所设计配电自动化整体结构以及实现的功能,提出了主站软硬件配置,又从网架结构优化、线路改造、配电设备改造三方面详细阐述了电网所对应的一次改造方案,并对配电自动化整体投资从主站及相关系统、网架和一次设备、终端配置、通信网络建设等方面展开估算,从社会、经济、管理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效益分析。本文提出了适合宿州农电的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为公司的配网自动化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为其他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也可起到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ower industry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electricity service to customers.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technology, which can improve power qual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mart grid,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of urban power network is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the grid structure tends to mature. The research work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for agricultural power network has already been carried out in some provinces. The vast rural areas will become the target of the next stage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akes Suzhou Agricultural Power Company of Anhu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designs the automation scheme of the agricultural power network in the area under its jurisdictio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geograph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of Suzhou agricultural power district, lists the important equipment and related indicators of the power network by voltage level, and analyz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power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the distri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district and pilot area is analyzed,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are pointed out. Then the system needs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external situation, to clarify the role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and system design goals. Combined with the above, the whole scheme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of Suzhou Agricultural Power Company is designed, and the design scheme of main station architecture, function and performance FA and terminal equipment is described in detail.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the designe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f the main station is put forward,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imary transformation scheme of the power network is described in detail from three aspect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grid structure, the lin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equipment. The whole investmen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s estimated from the main station and related system, network frame and primary equipment, terminal configur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so on. The detailed benefit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of society, economy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design scheme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uitable for Suzhou Agricultural Power Plant, which provides a certain guiding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n the company, and can also play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of other rural power networks.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昭茂;全国配网自动化技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电网技术;2000年07期

2 周昭茂;全国配网自动化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中国电力;2000年08期

3 ;实施配网自动化 提高农网科技进步水平[J];农村电气化;2001年10期

4 赖永萍,黄谦文;赣州配网自动化的探索[J];江西电力;2001年03期

5 徐腊元;我国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及实施方案[J];电工技术杂志;2003年07期

6 海涛,陈勇;配网自动化的认识与实践[J];电力设备;2004年10期

7 刘生;王星;徐腊元;;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浅谈[J];农村电工;2005年11期

8 尹顺明;;浅谈配网自动化在德阳城区供电局实施的得与失[J];四川电力技术;2006年04期

9 张同建;张帅;;县城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2期

10 王宗晶;韩澍;;实施配网自动化 提高配网科技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春瑞;王宜胜;;关于吉林水电配网自动化的探讨[A];第一届“中国小水电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2 张帅;张同建;;浅谈县城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元金英;王艳艳;于杨;李晨阳;;电力配网自动化发展展望[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于绍民;王友齐;;县级配网自动化方案之我见[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琛;刘术波;;配网自动化故障处理实例分析[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晓梅;;配网自动化改造工程的精益化管理初探[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7 付余民;焉树仓;戴伟;;配网自动化串口通信组网方法[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李超英;张海文;任立会;于国勇;;论中低压智能配网自动化的应用研究[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超英;张海文;任立会;于国勇;;论中低压智能配网自动化的应用研究[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田道凯;李超英;于国勇;;论中低压智能配网自动化的应用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妍 陈晓煊 《南方电网报·广东新闻》记者 谭茂茜 沈甸;中山 配网自动化 供电更可靠[N];中国电力报;2014年

2 冷冰;北京城区配网自动化系统投运[N];国家电网报;2008年

3 贾聚光;高密展开配网自动化工程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4 余渝;县供电公司投资百万元续建配网自动化[N];芜湖日报;2011年

5 郭雪梅;青岛局配网自动化初见端倪[N];中国电力报;2000年

6 徐福兴;厦门配网自动化效益显著[N];中国电力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李文华 王旭辉 通讯员 何璇;配网自动化建设抵御呼伦贝尔寒冬[N];中国能源报;2014年

8 ;认识10千伏配网自动化[N];中国电力报;2000年

9 天津市海川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电力节能技术研发中心 易湘生 刘松彬 王金龙;“配网自动化”——电力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贸易报;2011年

10 刘爱兵;合肥供电公司力推配网自动化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军;配网自动化相关技术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2 韩国政;基于IEC61850的配网自动化开放式通信体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旭武;深圳配网自动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黄兢诗;县级供电企业配网自动化的研究和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仁浩;基于IEC-61970标准的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吕凯;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5 陈兴君;石嘴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建设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楼佳;太原小店区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方案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卢杰;基于智能配电网的通信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苏志刚;城镇系统配网自动化工程建设方案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张兴永;淄博配网自动化的实践应用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胡宇;10kV配网自动化设计方案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85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85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7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