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带电燃烧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线缆火灾 + 通电线缆 ; 参考:《材料导报》2017年15期
【摘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电线电缆带电燃烧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关注了在役电缆温升特性、带电电缆故障着火机理和电流变量与燃烧特性的相互影响,分别对应了带电电线电缆起火本质原因、引燃特性及火焰蔓延特性。在电缆温升特性方面,分析了以热路模型或者数值计算模型为基础所建立的各类电缆线芯温度预测模型,并介绍了基于电缆温度预测模型所建立的各类线缆温度监测系统。在带电电缆故障着火机理方面,分析了由于绝缘层表面导电路径、高温导致空气电离及绝缘材料热解而形成的电弧故障引发火灾,以及由于短路、过载和接触不良等导致电缆线芯过热引发火灾的机理,并揭示了不同故障之间的相互诱发关系,分析了多种故障综合作用引发火灾的机理。在带电电缆燃烧特性方面,分析了电场与燃烧的相互影响关系与机理,并揭示了外部引燃条件下,通电电流变量对电缆燃烧特性及蔓延速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在制定电缆安全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时,需考虑电缆火灾中持续通电电流的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live combustion of wire and cable at home and abroad.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ervice cable temperature rise, the ignition mechanism of live cable fault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rrent variables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essential causes, 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lame spread characteristics of live wire and cable fire are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In terms of cable temperature rise characteristics, th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 of cable core based on thermal path model or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is analyzed, and the cabl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cabl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 is introduced. In respect of ignition mechanism of live cable fault, the arc fault caused by insulation surface conductive path, high temperature air ionization and pyrolysis of insulating material caused by arc fault and short circuit are analyzed. The mechanism of fire caused by overheating of cable core caused by overload and poor contact is discussed. The mutual indu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faults is revealed and the mechanism of fire caused by multiple faults is analyzed. In the aspect of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ve cable, the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between electric field and combus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law of electric current variable on the burning characteristic and spread speed of cable is reveal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xternal ignition.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current in cable fir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formulating relevant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for cable safety.
【作者单位】: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施火灾防护实验室;电力火灾与安全防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6192) 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1206c0805036)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408085MKL94)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52120016036X)
【分类号】:TM2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佳庆;范明豪;李伟;王刘芳;谢辉;汪书苹;;防火电缆燃烧和毒性气体释放特性研究[J];绝缘材料;2016年08期
2 汪凯;夏伟;王宝瑞;孔文俊;;典型弱浮力环境下导线绝缘层的着火先期特性[J];空间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3 夏伟;汪凯;王宝瑞;孔文俊;;弱浮力下导线绝缘层早期燃烧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年04期
4 王洪龙;;浅议接触不良引起火灾的成因[J];消防界(电子版);2016年03期
5 吴筱敏;侯俊才;张聪;崔雨辰;段浩;李超;;交直流电场对甲烷/空气火焰燃烧特性影响的试验与分析[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6年01期
6 王毅轩;;光纤传感器在电缆沟安全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5年09期
7 张佳庆;范明豪;杜晓峰;武海澄;李伟;李开源;Richard Yuen;;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标准溯源与测试体系研究[J];绝缘材料;2015年09期
8 沈庆河;刘嵘;刘辉;;基于气体特征吸收谱线的电缆光纤光栅温度监测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15年05期
9 张定萍;郭勇;;基于DS18B20的电缆温度在线监测的设计[J];信息通信;2015年02期
10 赵艳红;;过负荷铜导线引燃特性的实验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伟;典型通电导线燃烧特性与烟颗粒形谱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凡;电力电缆暂态热路模型的优化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丽;导线过流情况下的温度场数值模拟和特性测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3 胡倩楠;计算10kV三芯电缆导体温度的热路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冯海涛;电力电缆线芯温度估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雷鸣;依据表皮温度准确计算单芯高压电缆线芯温度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赵洋洋;基于光栅光纤传感的电力电缆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康瑞雪;基于FPGA的分布式光纤光栅电缆温度监测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王闵;电力电缆光纤光栅测温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洪麟;基于有限元法的地下电缆温度场和载流量的计算及仿真[D];重庆大学;2009年
10 罗涛;电力电缆温度场及载流量计算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佳庆;张博思;王刘芳;范明豪;谢辉;李伟;;电线电缆带电燃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7年15期
2 王庆春;李红科;何晓燕;;基于FPGA的分布式测温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年07期
3 郑帅;张金专;金静;;过负荷导线对刨花的引燃实验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年03期
4 张媛;高飞;;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光纤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7年05期
5 王刘芳;张佳庆;范明豪;李伟;汪书苹;;聚氯乙烯阻燃电缆升温技术及温升测试研究[J];电力安全技术;2017年02期
6 蔡晓宇;窦彤阳;;PVC导线绝缘层过负荷条件下的热重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年02期
7 楼鑫;王威;陈震;;SIGON YZ-1001架空线路电缆温度远程检测系统安装技术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6年31期
8 张佳庆;范明豪;李伟;王刘芳;谢辉;汪书苹;;防火电缆燃烧和毒性气体释放特性研究[J];绝缘材料;2016年08期
9 赵艳红;;火场中不同断裂方式铜导线断面的SEM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年07期
10 张伟;卢鹏;;太阳能热水器火灾事故原因认定与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阳;基于显著性检测和烟雾时空特征的视频火灾探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浩;电力电缆故障在线监测及预警系统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杜冰冰;电力电缆的温度场和载流量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焦阳;电力电缆温度场仿真及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李昭红;高压直流XLPE绝缘电缆中间接头电热耦合仿真研究和稳态载流量计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叶开发;基于外皮温度监测的电缆周围媒质热特性参数估算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徐涛;基于电—热场仿真和红外检测的瓷套式电缆终端局部异常发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周登;水轮发电机定子股线环流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刘同同;基于热路模型的电力电缆导体温度计算及试验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9 潘宏承;计及中低压电缆热特性的电热协调潮流计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张书荣;季节冻土路基应变的FBG检测系统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佳庆;范明豪;杜晓峰;武海澄;李伟;李开源;Richard Yuen;;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标准溯源与测试体系研究[J];绝缘材料;2015年09期
2 高云鹏;谭甜源;刘开培;;电力电缆温度监测方法的探讨[J];绝缘材料;2014年06期
3 周韫捷;李红雷;王琦梦;余盈荧;李建英;;加速热老化对XLPE电缆绝缘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J];华东电力;2014年08期
4 陆树基;陶君;;电线电缆产品毒性试验[J];电线电缆;2014年03期
5 张苏文;;导线接触不良火灾事故浅议[J];中国西部科技;2014年04期
6 李锦明;马游春;闫树斌;刘红雨;冉自博;苏树清;;基于可调谐滤波器的高精度宽量程光栅传感解调系统[J];中国激光;2013年09期
7 崔刘芳;;低倍过载聚氯乙烯电线的火灾危险性研究[J];绝缘材料;2013年03期
8 刘小红;吴怀玉;任济双;谢奇峰;富容国;禚莉;;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度检测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13年03期
9 ;Study on the pre-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ire insulation in the narrow channel setup[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2年08期
10 汪凯;艾育华;王宝瑞;孔文俊;;弱浮力下导线绝缘层着火先期特性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启兴;火灾烟雾颗粒散射矩阵模拟测量与粒径折射率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王蔚;聚氯乙烯电缆火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成华;高压单芯电缆动态增容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倩;高压限流熔断器弧前时间电流特性的仿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3 雷鸣;依据表皮温度准确计算单芯高压电缆线芯温度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蒙;220kV电缆隧道中导体温度监测与载流量计算[D];天津大学;2010年
5 刘岩;典型建筑电气火灾故障分析及其模式识别[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6 肖婷;基于SVG的WebGIS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霍成军;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李学胜;CCD光谱成像技术在光纤光栅解调技术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林勇锋;电力电缆隧道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李平川;基于Bragg光纤光栅的测温模型及抗串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初阳;;家庭装潢应怎样选择电线电缆[J];大众标准化;2001年07期
2 董沁春;如何正确选购电线电缆[J];质量天地;2002年02期
3 王军;电线电缆企业ERP建设初探[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年01期
4 李东波 ,苗林;电线电缆的检测[J];电气时代;2004年05期
5 ;“青波”牌电线电缆喜获山东名牌[J];山东机械;2005年06期
6 王寿泰;特种电线电缆的开发及应用[J];电线电缆;2005年01期
7 ;广东省电线电缆近八成不合格[J];广东建材;2006年01期
8 ;电线电缆编辑部声明[J];电线电缆;2006年01期
9 侯海良;高海峰;;环保型电线电缆材料的现状及发展思考[J];电线电缆;2006年03期
10 张国光;;电线电缆型号的识别[J];山西电力;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乒;孙文;赛辉;罗福安;;电线电缆用氟塑料[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马以正;沈煜伟;郑林军;;我国“防火、环保”标志的电线电缆问世[A];2005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姜陆韫;姜志嘉;;氟塑料电线电缆发展现状[A];电缆工业循环经济与环保技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蒋陆肆;周开颜;张贺;;阻燃耐火系列电线电缆[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蒋陆肆;周开颜;张贺;;阻燃耐火系列电线电缆[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邓俊杰;李佳丽;徐康茗;吴宏;郭少云;;聚苯醚无卤阻燃电线电缆专用料的性能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罗福安;孙文;叶红香;赛辉;周平;;统计技术在电线电缆工程中的应用[A];2004年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4年
8 范载云;;电线电缆发展综述[A];电气技术发展综述[C];2004年
9 蒋陆肆;张贺;;伪劣电线电缆产品的特征和识别方法[A];云南电力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国光;;欧盟三指令考问中国电线电缆业[A];电缆工业循环经济与环保技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闻 张天虎;“绿色浪潮”加快电线电缆业全球化进程[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义玲 通讯员 马飞虎;民族电缆瞄准世界级品牌[N];中国电力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徐向阳 宋文华;“中国电缆城”将在官林雄起[N];中国工业报;2006年
4 徐三兵邋宣光东 范西;无为电缆产值可望突破130亿元大关[N];巢湖日报;2007年
5 祝恒华邋周杰 记者 张华;武汉查获假冒电线电缆大案[N];中国质量报;2007年
6 驻胡志明市总领馆经商室;越南电线电缆业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大[N];国际商报;2006年
7 驻胡志明市经商室;越南电线电缆市场调研[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戴佳兵;衡阳电线电缆产业面临“李鬼”威胁[N];衡阳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路艳艳;遭遇原材料涨价困局 电线电缆企业出路几何?[N];机电商报;2006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张天虎;“绿色浪潮”考验电线电缆业[N];机电商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军;中国电线电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王晋;数据电缆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11年
3 蔺泉;电线电缆制造企业ERP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渊;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云南省电线电缆行业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保生;基于时域脉冲反射原理的电线电缆精确测长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季红;国家电线电缆质检中心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钰林;电线电缆绝缘检测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8 杨盈;智能型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与通断关系测试仪的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卫荣太;T公司ERP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
10 蔡丽敏;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照明防火设计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16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81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