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分析
本文选题:极值风速 + 台风 ; 参考:《振动与冲击》2017年23期
【摘要】:台风作用下输电线路倒塔事故时有发生。通过Yan Meng台风风场和Monte Carlo法模拟得出了海口市的极值风速和风剖面指数,并采用石沅台风风谱进行了台风脉动风的数值模拟,在ANSYS中建立一塔两线模型,计算了模型在台风风载荷作用下的风载荷效应。分析表明:导、地线线条风载荷对主材轴力的贡献率很大,极值状态时达到了58.9%,通过在台风区适当减小档距或者采用落线护塔的方式可以减小台风带来的损害;台风的高强度和高湍流特性,导致在极值状态下的响应远大于静风等效作用下的响应,规范中所取的风载荷调整系数偏小,对于台风工况,应充分考虑其动力放大作用。
[Abstract]:Typhoon action transmission line inverted tower accidents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The extreme wind speed and wind profile index of Haikou City are obtained by means of Yan Meng typhoon wind field and Monte Carlo metho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yphoon pulsation wind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Shiyuan typhoon wind spectrum, and the model of one tower and two lines is established in ANSYS. The wind load effect of the model under typhoon wind load is calculat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wind load of the ground line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axial force of the main material and reaches 58.9 at the extreme state.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typhoon can be reduced by reduc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wind and the wind in the typhoon area or by adopting the down-line guard tower. The response of typhoon under extreme condition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under the equivalent action of static wind, and the adjustment coefficient of wind load taken in the criterion is small, so the dynamic amplification of typhoon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650210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073000KK52160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ZD33)
【分类号】:TM75;TU3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小尧;王新堂;王大尉;王健;;2008年南方冰灾输电塔损毁原因调查与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年04期
2 舒爱强;吴海洋;邹良浩;梁枢果;熊铁华;;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计算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3 李宏男;白海峰;;输电塔线体系的风(雨)致振动响应与稳定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4 何敏娟;闫祥梅;张益国;马人乐;;两相邻输电塔的同步环境脉动实测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9年11期
5 侯景鹏;陈加宝;雷俊方;;输电塔线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中国电力;2012年11期
6 赵威;陈俊旗;王伟;;输电塔三维精确有限元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2010年06期
7 晏致涛;刘操兰;李正良;汪之松;;输电塔-线体系覆冰作用非线性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年01期
8 闫祥梅;何敏娟;李广慧;;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影响参数分析[J];河南科学;2010年05期
9 王小波;;土-输电塔-线体系在地震动差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J];工业建筑;2012年S1期
10 滑帅;;广东岩溶区某输电塔桩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岩溶;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俊旗;王伟;;输电塔线体系覆冰作用分析[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王雷;刘海卿;;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自振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李宏男;王苏岩;王前信;;水平与摇摆地震动作用下大跨越输电塔体系的反应分析[A];全国索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4 赵滇生;严慧;刘彦军;张明山;;输电塔架的非线性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5 邹良浩;梁枢果;韩银全;赵林;谢强;;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张爱林;陆瑶;;拉索加固输电塔架的极限承载力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黎;尹鹏;;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风振控制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8年
8 田利;李宏男;侯和涛;;SMART-I台阵多维多点地震激励下输电塔线体系响应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卓越;浙江大猫山岛输电塔创下多项新高[N];中华建筑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端;基于性能的输电塔线体系风灾易损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戴金松;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潘磊;雷暴冲击风风场中输电塔的风振响应及输电线路风偏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姚旦;山丘地形风场特性及对输电塔的风荷载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78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87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