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特高压直流双极线路间互感影响及控制策略改进

发布时间:2018-05-21 10:18

  本文选题:特高压直流输电 + 互感 ; 参考:《电网技术》2017年11期


【摘要】:针对特高压直流(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运行过程中一极直流线路故障重启时对另一健全极运行产生影响的问题,考虑双极直流线路间的互感,对暂态过程中双极电气量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暂态过程中的电压计算公式,对双极之间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物理解释并对影响功率跌落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已有健全极短时闭锁低压限流功能(voltage dependent current limit,VDCL)的控制措施基础上提出了多项控制策略。以天中直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数字仿真(real-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系统建立与实际一次系统和实际控制保护程序完全一致的仿真模型,对改进策略进行优化比较研究,验证了在故障极重启期间健全极整流侧采用定电压控制以及改变健全极的电流控制器参数两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工程应用建议。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failure of one pole DC line affects the operation of another perfect pole during UHV 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DC) operation, considering the mutual inductance between bipolar DC l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polar electrical parameters in transient process are deeply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voltage in transient process, the influence between the two poles is numerically calculated and physically explained,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ower drop are analyzed. Several control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control measures of voltage dependent current limiter (VDCL), which is a very short time locking low voltage current limiting func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al-time digital simulator RTDSs system i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simulation model which is complete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primary system and the actual control protection progra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mproved strategy is optimized and compared.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fixed voltage control and the change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current controller are effective in the rectifying side of the sound pole during the restart of the fault pole. Finally,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XT71-15-049)~~
【分类号】:TM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全线带电成功[J];东北电力技术;2010年01期

2 ;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获发改委正式核准[J];电网技术;2007年10期

3 ;国家电网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进入实施阶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4期

4 ;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将全面建设[J];电力设备;2008年01期

5 郭小江;王毅;申洪;郭强;卜广全;;±800kV特高压直流增容电网适应性研究[J];中国电力;2009年12期

6 王国利;李锐海;陆国庆;梁曦东;;特高压直流设备长期带电考核场的设计和功能[J];南方电网技术;2009年06期

7 ;哈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全线架通[J];四川水力发电;2013年05期

8 石亮;龚景阳;袁奇;杨庆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艺研发[J];电气应用;2013年S1期

9 张文亮;于永清;李光范;范建斌;宿志一;陆家榆;李博;;特高压直流技术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22期

10 ;±800kV特高压直流转换开关样机顺利完成直流大电流分断试验[J];电力建设;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园园;张平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造价结构及投资水平分析[A];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2011年

2 叶小军;王克英;;新型有源滤波器电流控制器[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韩素龙;都风海;董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措施[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4 蔺新丽;李媛媛;;爆破有害效应的控制措施综述[A];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第十届全国煤炭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孙绍广;苏洪英;于秀娥;吕丹;杨承波;王超逸;陈洪凯;;力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及控制措施[A];全国冶金物理测试信息网建网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11年

6 屠望;杨永丽;;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6卷)[C];2012年

7 曹耀杰;焦震;;混凝土表面“起砂”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常相军;吴跃生;;大直径螺栓预埋的要点和控制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9 米承勇;曹稹;张军;;焊接变形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A];第二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春华;李冲之;王锦才;张信;;原代细胞生产中潜在的污染因素及其控制措施[A];2011新型疫苗与抗体创制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蒙;公司特高压直流成套标准获全国性大奖[N];国家电网报;2013年

2 记者史慧敏 通讯员马剑;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获核准[N];国家电网报;2014年

3 薛栋良;锦苏特高压直流线路渝2B标段施工进展顺利[N];国家电网报;2010年

4 记者 曾惠娟;向上特高压直流工程档案通过验收[N];国家电网报;2011年

5 记者 程旭 通讯员 贺鹏;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年内开工[N];哈密日报(汉);2011年

6 支健;两项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专题评估全部完成[N];国家电网报;2012年

7 记者 陈雪枫 通讯员 王志奇;特高压直流工程亮“肌肉”[N];西南电力报;2013年

8 记者 马佳;±800千伏向上特高压直流工程通过公司验收[N];国家电网报;2013年

9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张进;±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项目通过技术鉴定[N];国家电网报;2013年

10 记者 朱怡;向上特高压直流工程通过国网验收[N];中国电力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波;特高压直流线路对邻近无线电子设施电磁干扰防护的关键问题[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万钱;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系统稳态特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2 陈斌;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技术[D];东南大学;2016年

3 戴玉臣;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对大电网稳定性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郭雨;T公司±800kV特高压直流套管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5 陈冲;多分辨形态学梯度—相关函数理论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上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7年

6 王莹;特高压直流接入交流电网的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李枚;特高压直流接入湖北电网的稳定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王晓晖;特高压直流接入对华东受端电网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康;特高压直流落点选择及对交流系统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郑传材;特高压直流运行故障特性及其对受端系统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18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918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