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分布式光伏接入下电压越限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本文选题:光伏发电系统 + 高密度分布式光伏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摘要】:该文以实际高密度分布式屋顶光伏园区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得到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太阳辐照度变化曲线。利用Open DSS软件比较分析不同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对该配电系统电压的影响,尤其是对电压幅值的影响,得到在满足电压限制条件下最大光伏接入容量。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所引起电压越限的措施和方案,即利用光伏逆变器实现的自动电压与功率因数控制方式改善电压越限情况。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高渗透率光伏接入下的电压越限问题。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high density distributed roof photovoltaic park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solar irradiance curves under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effect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access with different permeability on the voltage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especially on the voltage amplitude, is analyzed by using Open DSS software. The maximum photovoltaic access capacity is ob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voltage limit is satisfied. On this basis, the measures and schemes to solve the voltage overrun caused by high permeability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re put forward, that is, the automatic voltage and power factor control mode realized by photovoltaic inverter is used to improve the voltage overru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method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voltage overrun under high permeability photovoltaic acces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AA050202) 浙江省“仪器科学与技术”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资助~~
【分类号】:TM615;TM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毓昌;发展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J];供用电;2000年04期
2 江燕兴,许洪华,李平,刘光启,赵斌;西藏光明工程先导项目──6kW无电村用光伏发电系统研制[J];太阳能;2001年02期
3 李爽,刘光启,许洪化,赵斌;中日合作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J];中国能源;2001年02期
4 史云鹏,王莹莹,王超;光伏发电系统:一种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J];今日科技;2003年10期
5 汤叶华;谢建;刘祖明;廖华;陈庭金;;光伏发电系统优化分析[J];可再生能源;2006年03期
6 马胜红;陆虎俞;;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7) 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与配线[J];大众用电;2006年07期
7 李冬梅;刘志璋;刘志强;;独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影响因素及其分析[J];能源工程;2007年03期
8 周智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机会[J];电子产品世界;2007年12期
9 刘邦银;段善旭;康勇;;高能效直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评估[J];太阳能学报;2008年09期
10 沈国良;赵旭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及其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光明;沈煜;张晋茂;麻凯恩;朱正菲;杜强;;光伏发电系统用高效逆变器的研究[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2 陆亚萍;梁小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A];第十九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程丽敏;曹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微型逆变器综述[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郝文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结构强度设计[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景义;;光伏发电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李春华;刘维亭;姜文刚;;户用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研究[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峰;刘爱民;罗慧晶;翁占坤;;用于热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射体材料的研究进展[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8 谢亦丰;祝明华;熊连松;李琛;卓放;张海龙;;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其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程启明;李明;陈根;王鹤霖;;小型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A];智能化电站技术发展研讨暨电站自动化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冯垛生;;光伏发电系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宪才 魏延彬;莱芜供电首建光伏发电系统[N];中国电力报;2011年
2 通讯员 王宪才 魏延彬;莱芜供电公司建成首个光伏发电系统[N];莱芜日报;2011年
3 徐瑶;光伏发电系统租还是买?[N];中国能源报;2014年
4 申淳;数倍聚光跟踪光伏发电系统解决太阳能高成本难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5 记者 刘霞;美研制新式太阳能热光伏发电系统[N];科技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戈晓芳 见习记者 于洋;广东最大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亮相[N];广东建设报;2006年
7 记者 王莹 特约通讯员 刘孟君;我市首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正式并网发电[N];廊坊日报;2010年
8 苏国平 新疆经信委副主任;依托自然优势发展新疆光伏产业[N];中国电子报;2011年
9 本报通讯员 余桃晶;东风本田节能出新招[N];中国环境报;2010年
10 记者 杨勇 特约记者 唐崛;白沙最后两个无电自然村通电[N];海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艳伟;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高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吴志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和孤岛故障检测[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郑诗程;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徐瑞东;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5 熊远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6 徐晓冰;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曹太强;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30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930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