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适用于半波长线路的假同步差动保护

发布时间:2018-06-18 18:02

  本文选题:半波长线路 + 假同步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24期


【摘要】:由于半波长输电线路较长,常规的差动保护要经过通道传输时间延时动作,严重影响保护的速动性。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半波长线路的假同步差动保护,采用本侧数据与对侧一个周波前的数据进行同步,计算差动。假同步差动保护利用时差法估算故障点位置;以故障点为差动点,通过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计算差动点两侧的电压、电流;以本侧电流和对侧一个周波前的电流分别计算到差动点处的电流进行差动,得到的差动电流作为分母,本侧电压计算到差动点处的电压作为分子,计算假同步差动阻抗,通过假同步差动阻抗的大小判断区内外故障。假同步差动保护由闭锁式、测距式和允许式假同步差动保护构成,分别对应保护线路的近段、中段和远段故障。在RTDS仿真软件上搭建半波长线路模型,对假同步差动保护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假同步差动保护可以提高保护的动作速度,具有良好的动作性能。
[Abstract]:Because of the long half-wavelength transmission line, the conventio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has to pass through the channel transmission time delay action,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protection's rapidness. In this paper, a pseudo-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for half-wavelength lines is proposed. The local data is synchronized with the data in front of a Zhou Bo on the opposite side, and the differential is calculated. Pseudo 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uses time differenc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location of fault point, taking the fault point as differential point, calculates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of both sides of the differential point through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at both ends of the line. Using the local current and the current in front of a Zhou Bo on the opposite side to calculate the current at the differential point, the resulting differential current is used as the denominator, and the voltage at the local side voltage to the differential point is used as the molecule to calculate the pseudo-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impedance. The faul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region is judged by the magnitude of pseudo-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impedance. The pseudo-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consists of latch-up, lock-out and allowable pseudo-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fault of the near, middle and far sections of the protection line, respectively. The half-wavelength line model is built on RTDS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the pseudo-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seudo-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can improve the operation speed of the protection and has good action performance.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公司华中分部;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分类号】:TM7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祥敏;黄辉;;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仿真分析[J];电工技术;2009年12期

2 苟秦晋;赵金;李海帆;张文辉;;浅析变压器的差动保护[J];经营管理者;2009年23期

3 张未央;差动保护部分校验的改进方法[J];继电器;1995年04期

4 朱声石;差动保护采用P级电流互感器的问题[J];继电器;2000年07期

5 张东升;;差动保护换型分析[J];电气试验;2000年02期

6 高国庆,王晓宏,陈学珍,陶建军;双圈变五侧制动差动保护的可行方案[J];华东电力;2001年05期

7 高国庆;双圈变压器5侧制动差动保护的实现方案[J];继电器;2001年07期

8 李干林,邓东华,黄瑛;新型差动保护判据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李建斌,张顺;变压器两种差动保护方式的比较[J];西山科技;2002年S1期

10 杨彪;国外220kV差动保护的特点原理分析[J];继电器;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华;;电力变压器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原理及分析[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邱庆涛;;比率差动保护在南京东变电所微保改造中的问题总结[A];江苏省铁道学会2009年度获奖论文专辑[C];2009年

3 金启超;刘明辉;吉拥平;崔得志;王海兵;;比率差动保护的定值误差评价问题[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佳杰;邰能灵;胡浩;;一种发电机差动保护的新方案[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年胜;季华锋;;一次电动机差动保护故障的分析[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周洋;帅网兰;;发电机的差动保护[A];第九届全国内河船舶及航运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代伟;;分相差动保护试验分析[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8 李红霞;;互感器二次配线对电动机差动保护的影响[A];2009首届全国水泥企业节电新技术交流会暨鸿升科技节电新技术联谊会论文集[C];2009年

9 石恒初;翟海燕;左晓铮;赵明;李本瑜;;一起500kV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误动事故的分析[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10 文明浩;陈德树;尹项根;张哲;;等传变瞬时值差动保护分析[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江西 陶波 刘学;大型电机易发差动保护故障分析与处理[N];电子报;2010年

2 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张纯岗;国外两种零序差动保护介绍[N];机电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及洪泉;基于OCT的线路差动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2 金明亮;大型发变组复杂异常工况下主保护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晓冬;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萍;和应涌流导致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与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董文秀;电流互感器暂态饱和特性及差动保护应对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岳凯;基于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新型线路差动保护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宋馥滦;电流幅值差动保护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杨青;考虑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的差动保护新判据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6 李海涛;电流互感器饱和对差动保护的影响及解决方案[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7 叶志刚;差动保护在上海市区电网中的应用分析及改进[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文哲;自适应发电机差动保护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9 由伟翰;基于故障信号同步的配网差动保护技术[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谭恺;电力变压器保护装置研发与抗干扰设计[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36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36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