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路由器的智能型分布式能源网络技术
本文选题:分布式能源 + 能源互联网 ; 参考:《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12期
【摘要】: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因其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不适于独立的自发自用供电系统,需要与其他分布式电网或公共电网互联。在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将形成基于能量路由器(energy router,E-router)的智能型分布式能源网络。E-router作为该网络的核心,类比信息互联网的路由器,可以实现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低压电网后的能量管理和传输控制。该文在综合E-router应用类型和现有技术基础上,绘制了基于多能量路由器的3层树形架构智能型分布式能源网络,归纳分析了智能型分布式能源网络的典型特征,并从配电网层、微电网层和用户层详述了系统架构、接入能源、运行控制、通信调度和关键部件E-router的技术类型及实现方式。
[Abstract]:The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is not suitable for independent self use power supply system because of its intermittent and un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t needs to be interconnected with other distributed grid or public grid. The intelligent distributed energy network.E-router based on energy router (energy router, E-router) will be form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traditional grid to energy Internet. As the core of the network, the routers of the analog information internet can realize the energy management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of a large number of distributed power sources connected to the low voltage grid.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router application type and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draws a 3 layer intelligent distributed energy network based on the multi energy router based on the multi energy router.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intelligent distributed energy network are described, and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ccess to energy, operation control,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and key components E-router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from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layer, microgrid layer and user layer.
【作者单位】: 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711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资助~~
【分类号】:TM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未来20年中国能源技术发展方向——分布式能源及相关技术[J];水利电力科技;2004年02期
2 黄东风;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能源工程;2005年01期
3 唐山松;;分布式能源在冰灾中的作用与思考[J];上海电力;2008年05期
4 十方;;什么是分布式能源[J];中外能源;2009年08期
5 熊自平;;分布式能源开启高效用能新时代[J];上海电力;2009年04期
6 姜述杰;薛子畅;;分布式能源站发展分析[J];黑龙江电力;2009年05期
7 ;中国最大的分布式能源项目竣工投产[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6期
8 葛青峰;王永志;;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年15期
9 ;我国燃气轮机发展步入快车道[J];东北电力技术;2013年01期
10 ;我国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9月投产发电[J];化工进展;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华电集团:以分布式能源解电力发展困局[A];《电站信息》2012年第7期[C];2012年
2 周四维;;分布式能源站仪控系统工程设计[A];智能化电站技术发展研讨暨电站自动化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分布式能源日显优势 华电集团抢占先机[A];《电站信息》2012年第6期[C];2012年
4 吴俊兴;辛建波;吴越;;基于IEC61850标准的分布式能源信息建模[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华电在湘成功注册首个分布式能源项目公司[A];《电站信息》2013年第06期[C];2013年
6 ;发改委印发《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风能产业》(2013年第9期)[C];2013年
7 ;“十二五”分布式光伏发电有望达1000万千瓦[A];《电站信息》2012年第7期[C];2012年
8 张洪伟;;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年会暨循环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田晓映;;无锡高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研究[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毅;以另一种眼光看待分布式能源[N];中国电力报;2007年
2 国网能源研究院 郭基伟;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科学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3 栗清振;发展分布式能源要理顺利益格局[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陈飞燕;发展分布式能源可解电荒?[N];四川日报;2011年
5 汪庆桓;实施分布式能源发展路线图的关键因素[N];中国电力报;2012年
6 熊杰;分布式能源成集中发电有益补充[N];中国冶金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贾渊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期待并网[N];中国能源报;2012年
8 李北陵 李浪婴;分布式能源并网真正的障碍是什么?[N];中国环境报;2013年
9 罗之樝 本报记者 梁现瑞;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赢得机遇[N];四川日报;2014年
10 彭双林;长沙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政策落地[N];中国电力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佳佳;考虑分布式能源的电力系统优化运营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龚锦霞;含分布式能源的电网协调优化调度[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旭鹏;城镇居民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的应用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许凌爽;分布式能源与局域电网协同管理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李伟;深圳国际低碳城分布式能源项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4 陈北洋;天津武清燃气分布式能源站总体方案研究和设计[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东飞;考虑冰冻天气因素的配电网分布式能源最优配置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6 吴恩琦;燃气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分析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于乐;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马晶;分布式能源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的发展方式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朱民;北京地区分布式能源应用与并网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10 吕睿;西门子PLC在分布式能源项目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68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6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