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配电系统供电能力的安全态势感知方法
本文选题:主动配电系统 + 态势感知 ; 参考:《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8期
【摘要】:主动配电系统中含有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和柔性负荷,大幅增加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灵活性,但同时也给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带来了新的考验。针对主动配电系统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供电能力的主动配电系统安全态势感知的方法。综合考虑主动配电系统的供电能力、系统运行的脆弱性环节、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特性等因素,在效用风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适用于主动配电系统的安全态势感知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算例进行安全态势预警等级评估,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
[Abstract]:The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distributed power sources and flexible loads, which greatly increases the power supply capac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but also brings a new test to the security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a method of security situation awareness of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based on power supply capability is proposed. Considering the power supply ability of the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mittent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and the electric vehicle, and based on the utility risk theory, An index system of security situation awareness for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proposed and established.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ecurity situation of an exampl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method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7058)~~
【分类号】:TM7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相;梁栋;葛磊蛟;;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和态势利导关键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12期
2 熊飞;董蓓蓓;李更丰;;含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风险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12期
3 李鹏;窦鹏冲;李雨薇;周逢权;汪海蛟;;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04期
4 王守相;葛磊蛟;;主动配电系统运行与控制关键技术[J];电力建设;2015年01期
5 赵腾;张焰;张东霞;;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分析[J];电网技术;2014年12期
6 曹子健;林今;宋永华;;主动配电网中云计算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9期
7 马丽叶;贾彬;卢志刚;曹良晶;;基于静态安全性和实时供电能力的输电网安全等级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6期
8 唐西胜;邓卫;李宁宁;齐智平;;基于储能的可再生能源微网运行控制技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3期
9 肖峻;谷文卓;郭晓丹;王成山;李方兴;;配电系统供电能力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4期
10 王辉;文福拴;辛建波;;电动汽车充放电特性及其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刘琦;杨舒文;熊伟鹏;刘自发;;基于主动配电系统供电能力的安全态势感知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8期
2 赵书强;周靖仁;李志伟;张硕;;基于出行链理论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分析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8期
3 刘晓峰;高丙团;罗京;汤奕;;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居民负荷分层调度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4期
4 孙晓艳;邱志强;刘俊勇;魏震波;卫建均;;配电网转供能力研究综述[J];供用电;2017年07期
5 李鹏;李鑫明;陈安伟;付强;郭天宇;汪乐天;;交直流混合微网交直潮流断面协调最优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年13期
6 陈丽丽;牟龙华;许旭锋;刘爽;;储能装置运行策略及运行特性对微电网可靠性的影响[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7期
7 石荣亮;张兴;徐海珍;刘芳;曹伟;;基于自适应模式切换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7年12期
8 李占英;李玉栋;刘丰年;;配电网低电压评估中大数据的应用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12期
9 周建萍;程启明;崔屹;张纬舟;王涛;;基于模糊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10 侯旭;曲雪莹;王鹤;;主动配电网中微网并网系统故障穿越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莺飞;鲁宗相;乔颖;王强;;光伏功率预测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04期
2 高海翔;陈颖;黄少伟;许寅;;配电网韧性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23期
3 韦婷婷;王主丁;李文沅;万凌云;杨群英;;多重故障对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2期
4 薛禹胜;郁琛;赵俊华;Kang LI;Xueqin LIU;Qiuwei WU;Guangya YANG;;关于短期及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6期
5 赵腾;张焰;张东霞;;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分析[J];电网技术;2014年12期
6 肖峻;贺琪博;苏步芸;;基于安全域的智能配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模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9期
7 吴雄;王秀丽;刘世民;祝振鹏;刘春阳;段杰;侯菲;;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研究综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10期
8 李鹏;王旭斌;马剑;;基于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微网分布式功率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5期
9 王成山;武震;李鹏;;分布式电能存储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6期
10 邵成成;王锡凡;王秀丽;杜超;;主动配电系统与主网的有功协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泉;;美国反导态势感知太空系统发展中的问题和新决策[J];国际太空;2008年04期
2 赵岳生;尤政;;态势感知的概念与发展综述及微纳仿生态势感知系统的顶层设计[J];宇航计测技术;2009年06期
3 蔡亚梅;汪立萍;陈利玲;;美国空间态势感知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航天电子对抗;2011年02期
4 张慧文;鲍广宇;张义;;栅格化网络态势感知能力评估模型[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3年02期
5 冯德俊;朱江;李方伟;;战场电磁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J];数字通信;2013年05期
6 杨菁;张鹏飞;徐晓伟;许唐云;;电网态势感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初探[J];华东电力;2013年08期
7 于钺;;基于动态树结构的战场环境下多节点分布式态势感知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4年01期
8 黄匆;陶九阳;张东戈;赵慧峗;;分布式态势感知一致性分析与度量方法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4年03期
9 王雄高;;车辆态势感知系统[J];国外坦克;2012年12期
10 杨长风,郁文贤,粟毅;航天遥感监测信息态势感知能力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源;田畅;吴泽民;;战术互联网中态势感知信息及其发布的研究[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翟胜军;;安全态势感知的关键是对安全的有效度量[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新辉;刘茂刚;;空情态势感知的模拟仿真[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牛彦杰;王智学;张东戈;牛小星;;社会计算视角下的多武器系统协同态势感知[A];2013第一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吴振东;史殿习;丁博;王怀民;;上下文态势感知框架的研究与实现[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C];2011年
6 赵文婷;王宁;;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分析与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7 王胜国;孙姣;陈凤贵;谢志辉;;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需求分析[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8 谭小彬;张勇;钟力;;基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9 王泽;刘彤;;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重要性[A];第二十六届中国(天津)2012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钟力;;积极主动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构建[A];第2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冲;美空军强调太空与网络空间优先项[N];中国航空报;2012年
2 俄罗斯科学院天文学研究所所长、联合国近地天体行动小组成员 鲍里斯·舒斯托夫 翻译整理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林雪丹;共同应对太空威胁[N];人民日报;2013年
3 谢泽兵 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副总研究师;美不断提升空间态势感知能力为哪般?[N];中国航天报;2014年
4 黄志澄;未来太空对抗——未曾对抗先感知态势[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杨君;“断网”敲响警钟[N];光明日报;2014年
6 张海青 牛涛 王耀华;美陆军数字化旅靠“它”指挥[N];解放军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恩展;分布式交通态势感知与传播方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葛琳;电信网信息内容安全事件态势感知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3 卓莹;基于拓扑·流量挖掘的网络态势感知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王娟;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艳丽;面向增强态势感知的输电系统安全性综合评估[D];天津大学;2014年
6 赖积保;基于异构传感器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刘效武;基于多源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量化感知与评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赵文涛;基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预警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胡威;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若干关键性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赵岳生;基于先验知识、实时态势感知、交互学习的MEMS仿生个体[D];清华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珑凯;基于物联网的化工园区事故态势感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丁聪;基于粗糙集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吴莹辉;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框架中态势评估与态势顸测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云辰太;基于态势感知的配电网灾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陈连栋;电力行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吴志强;面向服务质量保障的态势感知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刘宗峰;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8 马旭东;智能变压器运行态势感知方法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9 张良;基于系统风险熵的化工园区风险态势预测预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杨文慧;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态势感知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07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10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