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形貌的调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9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维勤,吴捷,高淑兰,张广文;Na_2S_2O_4-NaCL-H_2O三元体系相图[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2 程兰征;20,70°NaCl-NaClO_3-H_2O三元体系相图[J];大连工学院学刊;1958年03期
3 唐宗薰,刘忠仁,陈运生,邹友忠;碘酸镧——安替比林——水三元体系的研究0℃30℃[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85年02期
4 桑世华,邓天龙,唐明林,殷辉安;Li_2B_4O_7-Na_2B_4O_7-H_2O 三元体系 25℃ 相关系及物化性质实验[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李入林;张迎春;;NaNO_3-H_3BO_3-H_2O三元体系在50℃时的相平衡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吴辉全;郭志琴;苏裕光;;25℃时NH_3-P_2O_5-H_2O三元体系固液平衡研究[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7 胡建华,宗汉兴,林瑞森;正丁醇、1,4—二氧六环、正己烷二元及三元体系过量焓测定和关联[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8 陈庚华;付慧;蒋伟川;韩世钧;魏友荣;丁应德;杨清富;李文玲;岳进;;苯—α·甲基吡啶—水三元体系汽—液平衡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9 张淑云,,刘家祺,陈洪钫;三元体系相平衡问题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10 秦身钧,姚宏伟,王冬云,史长林,魏永巨;牛血清白蛋白三元体系结合反应的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英;郑志远;林晓锋;;Na_2CO_3-Na_2SO_4-H_2O三元体系273K相平衡实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宁汇;侯民强;梅清清;杨德重;韩布兴;;离子液体/水/醇三元体系的相形为[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刘红丽;肖忠良;陈启元;刘士军;;磷酸三丁酯-水-甲醇/乙醇三元体系在298.15 K时的超额混合焓[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玲;王仲妮;刁兆玉;于海燕;;CTAB/AEO_9/NaBr溶液三元体系的相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颜立诚;王国平;;铜(Ⅱ)-氟哌酸-鸟苷酸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杨德重;侯民强;宁汇;刘元会;张建玲;韩布兴;;二氧化碳+正丙醇+离子液体三元体系高压相行为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李艳杰;李淑妮;翟全国;蒋育澄;胡满成;;多温下溴化钾-乙二醇-水三元体系相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宋纪元;侯民强;刘刚;姜涛;樊红雷;韩布兴;;二氧化碳—氢气—月桂醇三元体系高压相平衡[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9 韩苍穹;陈小龙;梁敬魁;刘泉林;饶光辉;;Tm_2O_3-SrO-CuO三元体系:化合物与相关系[A];第十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殷辉安;桑世华;唐明林;曾英;;K_2CO_3-Li_2CO_3-H_2O三元体系288 K相平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顾钢;德支持企业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毛黎;美评估有机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影响[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驻美国记者 田学科;突破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瓶颈[N];科技日报;2012年
4 刘霞;控制电子自旋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邰举;叠层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接近商用[N];科技日报;2007年
6 蔡佳;美国研发可拉伸有机太阳能电池[N];中国建材报;2011年
7 华凌;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增效50%[N];科技日报;2013年
8 本版编辑邋张浩 郑晓春 邓国庆 毛黎 何屹 顾钢 何永晋;2007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七)[N];科技日报;2008年
9 记者 马悍德;青海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获重大进展[N];科技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贾明;青海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取得重大进展[N];青海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霞;四元交互体系Li~+,Mg~(2+)//Cl~-,SO_4~(2-)-H_2O及其子体系Mg~(2+)//Cl~-,SO_4~(2-)-H_2O多温相平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4年
2 李步强;二元及三元体系液液界面张力的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1991年
3 许美凤;高效稳定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界面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刘小锐;几种有机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的光伏性能[D];西南大学;2015年
5 党东锋;含噻吩或噻吩稠环单元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6 徐伟龙;有机太阳能电池微纳结构及光物理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聂日明;透明阴极界面修饰及其在有机光电转换器件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陈大正;反转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优化与稳定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王之哲;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银薄膜电极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龚根飞;噻吩类准三维结构光电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斌;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形貌的调控[D];郑州大学;2017年
2 茅占戈;环己酮肟—叔丁醇—水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李赵婉;稀碱稀土金属溴化物的合成及其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D];南阳师范学院;2015年
4 樊琦;弱碱三元体系对萨中二类油层采收率影响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闫召鹏;弱碱三元体系对QD1区砾岩油藏储层伤害的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6 傅超;五元体系Li~+,K~+,Mg~(2+)//SO_4~(2-),B_4O_7~(2-) H_2O 273 K稳定相平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7 闫侠;富勒烯的二、三元体系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8 岳涛;Rb_2CO_3-C_2H_5OH-H_2O三元体系平衡溶解度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0年
9 张瑞;BaO-La_2O_3-TiO_2及BaO-Nd_2O_3-TiO_2赝三元体系热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张道森;草酸盐—过氧化氢—水三元体系的相平衡及过氧草酸钾热分解动力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08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30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