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超级电容器的能量限制与提升措施

发布时间:2018-11-03 20:20
【摘要】:介绍了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量存储装置,具有高功率、良好循环寿命和工作温度范围广等优点,但是其能量密度较低,甚至达不到新型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十分之一,成为了限制超级电容器应用的主要问题。文章指出传统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限制因素包括:仅电极表面活性物质参与反应,电极电势充放电过程中会不断变化,以及充电过程中电解液离子的消耗等。减少电解液中离子的消耗与提升电极容量成为了解决能量密度较低的有效措施,目前研究的重点包括采用混合型结构、锂离子型结构的超级电容器等。文章指出锂离子电容器结合了传统双电层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的优势,在保持高功率密度的同时提升了能量密度,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混动和纯电动汽车电源。由于预嵌锂的负极也可作为锂的来源,因而锂离子电池可以选择更多的正极材料,从而开启了锂离子电池研究的新大门。
[Abstract]:Supercapacitor is a new type of gre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ower, good cycle life and wide working temperature range, but its energy density is relatively low. Even less than 1/10 of the energy density of new lithium ion batteries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limiting the application of supercapacitor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the energy density of conventional supercapacitors include: only the surface active substances of the electrode take part in the reaction, the potential of the electrode changes continuously during th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process, and the consumption of electrolyte ions during the charging process, and so on.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ions in electrolyte and lifting the electrode capacity have becom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energy density. At present, the emphasis of the research includes the use of hybrid structure, lithium ion type supercapacitors and so 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lithium ion capacitors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tional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and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maintain high power density while increasing energy density. It is a promising hybrid and pure electric vehicle power supply. Because the cathode of pre-intercalated lithium can also be used as the source of lithium, lithium ion batteries can choose more cathode materials, thus opening a new door to the research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新能源工程中心;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基金】: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2015BAG06B00)
【分类号】:TM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新;超级电容器在直流电源系统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桂长清;新型贮能单元超级电容器[J];电池工业;2003年04期

3 ;超级电容器[J];电源世界;2004年03期

4 文建国,周震涛,文衍宣;超级电容器材料研究的辩证思维[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李荐,钟晖,钟海云,戴艳阳,温俊杰;超级电容器应用设计[J];电源技术;2004年06期

6 Bobby Maher;;超级电容器简介[J];今日电子;2006年01期

7 王鑫;;超级电容器在汽车启动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6年05期

8 Matt Reynolds;;替代能源中的超级电容器介绍[J];今日电子;2006年07期

9 陈新丽;李伟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广东化工;2006年07期

10 常建中;;超级电容器串联应用中的均压问题以及解决途径[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衍伟;张熊;余鹏;陈尧;;新型超级电容器纳米电极材料的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易宁;何腾云;;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钟辉;曾庆聪;吴丁财;符若文;;聚苯乙烯基层次孔碳的活化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4 赵家昌;赖春艳;戴扬;解晶莹;;扣式超级电容器组的研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单既成;陈维英;;超级电容器与通信备用电源[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08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燕;吴英鹏;黄毅;马延风;陈永胜;;单层石墨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7 赵健伟;倪文彬;王登超;黄忠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张琦;郑明森;董全峰;田昭武;;基于薄液层反应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多孔碳电极材料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马衍伟;;新型超级电容器石墨烯电极材料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10 刘不厌;彭乔;孙s,

本文编号:2308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308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d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