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配电变压器有载自动调容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5 11:35
【摘要】:农村电网及一些单班制的工厂负荷波动大,日负荷峰谷差大、年利用小时数低,变压器的负载率不能在合理的范围内。众所周知,变压器损耗和它的负载率有关。当变压器长期处于空载状态下时,其空载损耗是非常大的。因此,为了降低变压器在运行时产生的损耗,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的改变它的容量具有重要意义。而调容变压器依靠使绕组联结方式变化的方法具有大和小两个容量。当负载大时,利用大容量的方式运行;当负载小时,利用小容量的方式运行。较“母子变压器”的方法需要两台变压器来说更为经济,所以调容变压器对减少荷波动大并且频繁的电网的耗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先从介绍分析调容变压器的调容原理及特点入手,介绍了串并联型调容变压器和星—角(D-Y)变换型调容变压器各自的调容原理及优缺点,确定星—角(D-Y)变换型调容变压器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接着分析了调容变压器的节能降损原理,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综合经济性,证明与普通变压器相比,调容变压器在节能降损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文章还探讨了调容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优化选择,利用使调容与不调容损耗差值为零的方法得出了临界调容点的计算公式,通过反复计算分析得出实际运行时,当负载容量在调容变压器小容量的55%及以下时,令调容变压器运行在小容量运行方式下最为经济的结论。调容开关是调容变压器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介绍分析了现有的调容开关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性,提出利用复合开关作为调容开关的配电变压器有载自动调容方案,该复合开关是以电力电子开关与机械式有触点开关并联组成的,它可以充分的发挥机械式开关与电力电子式开关各自的优势,并且有效的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陷。接着通过计算分析调容开关两端所要承受的最大电压以及可能流过它们的最大电流,验证了复合式有载自动调容开关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并设计出复合式有载自动调容开关与调容变压器一、二次侧绕组的连接示意图,提出复合式有载自动调容变压器的整体结构方案。为了使调容变压器在调容时不断电,能够带载自动调容,有载自动调容控制器必不可少。本文提出了有载自动调容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从经济运行与安全运行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有载自动调容变压器的相关控制策略。为了消除负载波动造成的影响,延长有载自动调容开关的寿命,对该控制策略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与完善,使调容变压器可以根据负载变化,在确保供电需求的前提下自动调节自身的容量,始终处在较为经济的运行方式之下。最后针对调容变压器容量调节过程中出现的过电压和过电流以及其限制问题,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有载自动调容过程做出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调容开关调容时会产生过电压与过电流,通过在调容开关两端并联合适大小的缓冲电阻,能够有效的抑制调容开关动作时产生的过电压与过电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盟建议电力公司采用高效配电变压器[J];国际电力;2000年02期

2 段海和;配电变压器事故烧毁率较高的原因及对策[J];云南电力技术;2000年04期

3 陈华山;关于更新配电变压器的思考[J];变压器;2001年04期

4 危芝萍;世界第一台固体绝缘配电变压器[J];高压电器;2001年04期

5 刘新生,曾晓蓉;配电变压器台区的两种安全责任[J];农村电气化;2001年07期

6 ;单相柱上配电变压器实施与展望[J];农村电气化;2001年11期

7 张文渊;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中配电变压器的选用[J];电力情报;2001年01期

8 吴莉萍;;浅谈低损耗替换高损耗配电变压器的经济合理性与相应对策[J];天津电力技术;2001年04期

9 龙艳红;农网配电变压器烧毁的原因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年11期

10 董志龙;选择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的探讨[J];广西电力;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奕湘;;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A];水电站机电技术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家万;华德曲;;农网配电变压器故障探讨[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段军鹏;王建兴;;配电变压器的节能[A];2008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聂秀丽;石丹;高攸纲;;配电变压器的稳态电磁干扰分析[A];电波科学学报[C];2011年

5 蒋复岱;周国荣;;配电变压器容量测试仪的研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官斌;;浅谈对配电变压器的综合管理工作[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刘明;李成志;李永宁;;关于配电变压器几种损坏情况的分析[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同建;;浅谈10k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方式[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优秀论文汇编[C];2011年

9 庄严;;配电变压器投入前的现场检测[A];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6年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毅;李文西;;配电变压器容量的理想选择[A];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新榜 孙英杰;加强配电变压器运行管理的措施[N];国家电网报;2009年

2 通讯员 刘忠 贺斌;扬州城区近半公用配电变压器实现远程监测[N];中国电力报;2006年

3 李为中 戴成弟 张海军;单相配电变压器在低压配电网中的应用[N];国家电网报;2008年

4 重庆大足供电公司副经理 陈谋;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N];中国电力报;2009年

5 通讯员 张一龙;山西电力CDM项目获批[N];中国电力报;2011年

6 记者 王大鹏;公司研发试验农网高过载配电变压器[N];国家电网报;2014年

7 李畅;配电变压器烧毁十大原因[N];中华建筑报;2004年

8 通讯员 刘中东;55台高损耗配电变压器退出单县电网[N];菏泽日报;2010年

9 李畅;预防配电变压器烧毁7项措施[N];中华建筑报;2004年

10 孙凤英;配电变压器进水受潮的分析及预防方法[N];中国电力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镇;配电变压器有载无弧自动调容控制系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敏;上海地区配电变压器地埋热交换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郑东东;配电变压器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韩筛根;HP公司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齐府定;新型油浸式节能配电变压器的研发[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5 李帅;10kV级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漏磁场和抗短路能力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继昌;配电变压器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容技术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王青;35kV配电变压器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8 张静;基于风险的配电变压器检修计划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郜向军;石家庄地区配电变压器检修计划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牛任恺;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配电变压器无触点有载调压开关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33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333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