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钴镍铜和钴镍锌铁氧体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5 01:19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以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法所制备的铁氧体前驱丝在不同温度煅烧后得到的铁氧体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以及磁学性能的变化。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操作简单,制备流程可控,设备要求较低的纳米纤维制备技术,目前已经在纤维制备方面占据重要的地位。本研究通过对原静电纺丝设备的改进及调整制备出了超长连续的铁氧体纳米纤维。实验中选取金属硝酸盐作为原材料,以无水乙醇(C2H5OH)或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柠檬酸(C6H8O7·H2O)作为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络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增稠剂,通过合适的计量比制备出相应的前躯体溶胶,而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出Co_(0.6)Ni_(0.3)Cu_(0.1)Fe_2O_4及Co_(0.6)Ni_(0.3)Zn_(0.1)Fe_2O_4前驱丝。通过热重-差示扫描分析仪(TG-DSC)对两种前驱丝分别进行测试,获得适宜的煅烧温度,经过后续的热处理后可以得到相应的纳米纤维;并用现代材料分析表征仪器,主要有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对制备的纳米纤维在结构、形貌、成分、磁学性能四个方面做系统的研究及对比性分析。通过TG-DSC分析发现,溶胶凝胶结合改良的静电纺丝装置所制备的Co_(0.6)Ni_(0.3)Cu_(0.1)Fe_2O_4前驱丝在480℃完全分解,在210℃-480℃有两个明显的放热峰存在。经过SEM及XRD表征后发现在500℃,600℃下制备的Co_(0.6)Ni_(0.3)Cu_(0.1)Fe_2O_4纳米纤维表现出良好的连续性,直径大约200nm左右,锻烧温度为700℃时制备的Co_(0.6)Ni_(0.3)Cu_(0.1)Fe_2O_4纳米纤维表面光滑,分散度良好,直径均匀,直径大约在80-120nm之间;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Co_(0.6)Ni_(0.3)Cu_(0.1)Fe_2O_4纳米纤维连续性被破坏,颗粒感增强,部分纤维甚至发生断裂;但纤维的尖晶石结构随着粉面煅烧温度的升高逐渐趋于完整。从VSM的测试得到,制备出的Co_(0.6)Ni_(0.3)Cu_(0.1)Fe_2O_4纳米纤维的磁滞回线明显具有硬磁材料的特征,形状宽泛,矫顽力较大。在500℃-900℃的温度区间内,Co_(0.6)Ni_(0.3)Cu_(0.1)Fe_2O_4纳米纤维饱和磁化强度及剩余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而矫顽力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煅烧温度为700℃时其矫顽力达到最大,值为1088.87Oe;其剩磁比在700℃以上时保持在0.56左右,是作为良好的磁记录存储的突出表现。Co_(0.6)Ni_(0.3)Zn_(0.1)Fe_2O_4纳米纤维的矫顽力则相对较小,由其磁滞回线可看出其磁性能偏向软磁材料特性,且其饱和磁化强度在同种温度下均高于Co_(0.6)Ni_(0.3)Cu_(0.1)Fe_2O_4纳米纤维。煅烧温度为700℃时,Co_(0.6)Ni_(0.3)Zn_(0.1)Fe_2O_4纳米纤维形貌较好,直径在80-120nm范围内,当煅烧温度逐渐升高时,特别是在800℃时,其纤维外貌变得粗糙,颗粒感增强,在900℃煅烧后纤维发生断裂且表面更加粗糙,部分纤维形貌已经遭到破坏。Co_(0.6)Ni_(0.3)Zn_(0.1)Fe_2O_4纳米纤维在500℃-900℃有明显的尖晶石结构的结晶峰,说明在500℃时Co_(0.6)Ni_(0.3)Zn_(0.1)Fe_2O_4的立方尖晶石相已经形成,且随着粉面煅烧温度的升高,结晶程度越来越高,在900℃时峰型尖锐且明显,表明此时样品已经具有较纯的尖晶石相。在500℃-900℃煅烧后,Co_(0.6)Ni_(0.3)Zn_(0.1)Fe_2O_4纳米纤维在磁学性能上面的差异表现出来,主要表现是,Co_(0.6)Ni_(0.3)Zn_(0.1)Fe_2O_4纳米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从500℃时的49.64emu/g增大到900℃时的67.63emu/g,矫顽力趋向于先增大后减小,700℃煅烧时矫顽力最大为545.81Oe。而两种纳米纤维在 500℃、600℃、700℃、800℃、900℃煅烧后,Co_(0.6)Ni_(0.3)Zn_(0.1)Fe_2O_4纳米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比Co_(0.6)Ni_(0.3)Cu_(0.1)Fe_2O_4纳米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增大了14.5%、7%、16%、10.7%、8%,而矫顽力则分别降低了 38%、51%、50%、46%、46.7%。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2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璐瑶;;磁性铁氧体纳米材料制备研究进展[J];世界有色金属;2016年15期

2 周露露;汪竞阳;屈少华;罗中杰;钟志成;胡奥;;水热法制备TiO_2纳米棒阵列及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6年13期

3 单艾娴;王荣明;;磁性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及介观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6年04期

4 李国福;代建清;雷海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微粉[J];中国陶瓷;2016年01期

5 张凌云;管航敏;黎汉生;朱德春;高大明;;微乳液法制备几种纳米软磁铁氧体粉体及磁性能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2期

6 张存芳;余红雅;钟喜春;曾德长;刘仲武;邬曙国;单连军;;高能球磨法制备Mn-Zn铁氧体材料的研究[J];材料导报;2009年12期

7 郭文华;张军剑;王明华;;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陶瓷;2008年07期

8 刘银;丘泰;沈春英;杨建;;纳米晶Co_(1-x)Ni_xFe_2O_4铁氧体的制备及Ni~(2+)对其磁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7年02期

9 张悦;兰中文;余忠;;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NiZn铁氧体研究[J];材料导报;2006年S1期

10 钟云波;李志华;任忠鸣;邓康;徐匡迪;;磁场对纳米MnZn铁氧体前驱体形貌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潘伟伟;静电纺丝法制备磁性纳米纤维及其形貌和磁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侯育花;尖晶石型钴铁氧体及磁铅石型锶铁氧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向军;多元尖晶石铁氧体基微纳米纤维的电纺制备、表征与磁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4 侯相钰;不同形貌MFe_2O_4(M=Mn,,Zn,Co,Ni等)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徐彦;准一维金属、铁氧体的制备和磁性[D];兰州大学;2009年

6 毛忠泉;磁性纳米颗粒系统的磁学性质及偶极相互作用研究[D];中山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玉娇;钙钛矿型铁电及磁性材料压力效应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吉林大学;2016年

2 石磊;高性能旋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宁宁;低损耗石榴石铁氧体材料及其在环行器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陈日;Co基铁氧体纳米材料的水热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5 张杰;静电纺丝法制备铁氧体纳米纤维的微结构及磁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6 梁晓曦;化学共沉淀法制备Mn-Zn铁氧体及其磁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7 路瑞娥;静电纺丝法制备铁氧体纳米纤维的结构及性能[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雄;静电纺/驻极熔喷复合非织造材料工艺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范立佳;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铁氧体纳米纤维[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之胜;纳米磁铅石型锶铁氧体的化学合成与磁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9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379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6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