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三维层级结构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8-12-21 10:07
【摘要】: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在本文中,我们将具有纳米微米分级结构的混合导电网络引入到电极材料中。在我们的混合导电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纳米多孔孔道,可以大大缩短锂离子的传输距离,利用这些纳米多孔孔道为基本结构单元再与微米级别的导电网络相复合,最终得到了微米级别的三维多孔导电网络,从而实现锂离子和电子的快速输运。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三种具有三维多孔导电网络的电极材料:首先,我们利用廉价的三聚氰胺作为碳源和氮源,乙酸钴作为催化剂,通过简单的固相烧结法,制备出了一种氮掺杂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三维杂化结构。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功能的互补,同时氮掺杂和碳缺陷引入的大量介孔,可以有效缩短锂离子的传输距离和存储更多的活性物质。我们还发现,该材料中金属催化剂布满整个碳骨架,与氮掺杂形成协同的催化效应。当其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在0.5C的倍率下,循环100次后,其容量还可以保持在800mAh g-1左右,其可逆容量要远高于算出来后的样品。相对于传统的CVD法,我们的固相制备法更加安全,可操作性强,效率高,经济实用。其次,我们利用柠檬酸盐和镁粉等作为原材料,通过简单的固相镁热还原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分层多孔结构的石墨烯基气溶胶,取代了石墨烯气溶胶制备过程中最常用,但费时、昂贵的冷冻干燥法。我们制备的石墨烯基气溶胶中,具有丰富的大孔和介孔,其孔道之间以碳纳米片相互互联成三维导电网络,可以实现锂离子和电子的快速传递。当用其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可实现超高的载硫量(75 wt%)和取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5C的倍率下,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54%)。最后,我们首次采用一种无定形钛基聚合物与锂盐通过简单的高温固相烧结法,得到了氮掺杂碳修饰的多孔钛酸锂材料,同时引入了具有金属导电性的TiN,成功的改善了钛酸锂电子电导和离子电导率。相对于传统的固相烧结,我们的钛酸锂材料的容量保持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高倍率性能也要高出一倍以上。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ergy density and power density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a hybrid conductive network with nano-micro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electrode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In our hybrid conductive network,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nano-porous channels, which can greatly shorten the distance of lithium ion transmission, using these nano-porous channels as the basic structure unit and then composite with micron scale conductive network. Finally, a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conductive network at micron level is obtained to realize the rapid transport of lithium ions and electrons. On this basis, we designed three kinds of electrode materials with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conductive network. Firstly, we used cheap melamine as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 cobalt acetate as catalyst, and a simple solid-phase sintering method. A three-dimensional hybrid structure of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was prepared. The structure can not only complement the func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but also can shorten the transport distance of lithium ions and store more active substances by introducing a large number of mesoporous nitrogen doped and carbon defects. We also found that the metal catalyst was covered with the whole carbon skeleton and formed a synergistic catalytic effect with nitrogen doping. When it is used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y, at the rate of 0.5C, the capacity of the battery can be kept at 800mAh g ~ (-1) after 100th cycle, and its reversible capacity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alculated sampl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VD method, our solid phase preparation method is safer, more operable, more efficient and more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Secondly, using citrate and magnesium powder as raw materials, we prepared graphene based aerosol with layered porous structure by a simple solid phase magnesium thermal reduction method, which replaced the most commonly used graphene aerosol preparation process. But time-consuming, expensive freeze-drying. The graphene based aerosols have abundant macropores and mesoporous pores and interconnect with each other as carbon nanochips to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conductive network which can realize the rapid transfer of lithium ions and electrons. When it is used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it can achieve high sulfur loading (75 wt%) and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capacity retention is 54% after 200 cycles at 0.5C). Finally, an amorphous titanium-based polymer and lithium salt were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obtain a nitrogen-doped carbon modified porous lithium titanate by a simple high-temperature solid-state sintering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iN, with metal conductivity was introduced. The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ionic conductivity of lithium titanate were improved successfull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olid phase sintering, the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of our lithium titanate material is increased by one order of magnitud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our lithium titanate material is more than twice as high as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solid sintering material.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绍斌,胡浩权;锂离子电池[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2 赵健,杨维芝,赵佳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开发[J];电池工业;2000年01期

3 ;如何正确使用锂离子电池[J];电子科技;2000年09期

4 ;我国第一条现代化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在潍坊建成投产[J];电池工业;2001年01期

5 陈洪超;李相东;;锂离子电池原理、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军事通信技术;2001年01期

6 ;新型锂离子电池[J];炭素技术;2002年03期

7 朱晓军;;全球最薄锂离子电池[J];家庭电子;2002年03期

8 启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J];金属功能材料;2003年01期

9 杨捷;锂离子电池的特点与使用[J];现代电视技术;2003年05期

10 周园 ,韩金铎;锂离子电池:机遇与挑战共存——参加“锂离子电池与电动车”研讨会有感[J];盐湖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佳斌;郭少云;;双向拉伸对PP/CNT体系导电网络的破坏与重建[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许名飞;郭永兴;李新海;吴显明;;锂离子电池气胀问题探析[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王宏伟;邓爽;肖海清;王超;杨宗辉;施亚申;;锂离子电池误使用的安全检测与分析[A];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刘勇;盘毅;谢凯;芦伟;;锂离子电池的存储性能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俊乾;;锂离子电池中的扩散应力和破坏[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康慨;戴受惠;万玉华;王树安;;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张千玉;马晓华;;二甲苯用作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千玉;马晓华;;新型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朱静;于申军;陈志奎;何显能;周永超;李贺;;水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崔少华;杨晓民;;圆型锂离子电池渗液不良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壮;新国标9月实施锂电池门槛加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刘碧玛;动力锂离子电池要抓住发展机遇[N];科技日报;2007年

3 记者 陈颖;深圳锂电产量已占全国六成[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实习记者 徐恒邋记者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受关注 新材料研究是热点[N];中国电子报;2008年

5 徐恒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备受关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李燕京;锂离子电池国标年内将出台[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冯健;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制约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新材料在线首席研究员 李国强;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日韩三分天下[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金信;全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在津建成[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10 黄新培;业内专家对生产企业提出三点建议[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阚酉浔;基于多源测量数据融合的三维实景重建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2 刘金龙;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刘玉荣;锰基混合型金属氧化物孪生微纳结构的制备、形成机理与储锂性能[D];山东大学;2015年

4 易金;锂离子电池钒基负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张千玉;绿色能源材料钛酸锂的改性及其回收再利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袁庆丰;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和电池安全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明海;高容量或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合成与相应全电池的组装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杨智博;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锗电极的设计与制备[D];兰州大学;2015年

9 董汉成;卫星电源电池健康状态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张涛;废弃锂离子电池破碎及富钴产物浮选的基础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雪;多元碳系导电网络的构建及其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屈莹莹;具有导电超细纤维网络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梁峧;宏孔导电网络架构下的纳米石墨烯—氢氧化钴[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杨伟霞;以碳纳米管为介质的聚合物导电泡沫的制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5 唐立;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微观网络导电性能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6 谭人玮;基于宏孔导电网络三维电极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7 李国杰;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网络结构调控及外场响应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8 杨辉;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网络构筑与性能[D];浙江大学;2010年

9 吴豪杰;清oi河水质三维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17年

10 孙营伟;基于高分2号遥感数据的三维绿量估算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本文编号:2388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388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3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