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用于削减工业园区用电功率峰值的蓄冷空调系统的动态建模和优化控制

发布时间:2018-12-22 09:30
【摘要】:蓄冷可以通过利用峰谷电价差,使空调系统更加经济,还可以作为一种间接蓄电措施,在峰电时段释放冷量,减少空调系统耗电,实现削减用电峰值功率的功能。对工业园区内需要24 h供冷的、包含基载的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进行优化建模,在满足供冷及削峰需求条件下,以经济最优化为目标,分别针对非削峰日、2类削峰日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并以工业园区某一水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蓄冷空调在削峰时具有削峰幅度大、削峰时间长的优势。另外,当该日冷负荷需求越大时,2类削峰日对蓄冷空调系统运行费用的影响越大,此时可能需要增加削峰补贴电价。
[Abstract]:Cold storage can make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more economical by using the difference of peak and valley electricity price.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n indirect power storage measure to release the cooling capacity in the peak period,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electricity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reducing the peak power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optimal modeling of the control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hich needs 24 hours of cooling and including base load in the industrial park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tisfying the demand for cooling and cutting the peak, the economic optimization is taken as the goal, respectively, for the non-peak cutting day. Two kinds of peak-cutting days ar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ntrol strategy. Taking the control of a water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 an industrial park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peak cutting amplitude and long peak cutting time. In addition, the higher the demand for the cooling load, the greater the impact of the two kinds of peak-cutting days on the operating cost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it may be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peak-cutting subsidy pric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901300)~~
【分类号】:TB657.2;TM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明坤;动态蓄冷空调系统及其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年03期

2 方贵银;邢琳;杨帆;;动态冰浆蓄冷空调系统及特性[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6期

3 黄逸流;积极推广调荷节电新技术──蓄冷空调系统[J];福建建设科技;1995年03期

4 林应国;蓄冷空调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1996年03期

5 王汉青;蓄冷空调系统设计策略[J];中南工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6 陈伟珂,陈伟琳,赵力,张天瑾;小型蓄冷空调系统的实验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林应国,卓琳,陈承辉;蓄冷空调系统剖析[J];冷藏技术;1996年01期

8 方贵银,徐锡斌;小型蓄冷空调系统研究[J];制冷;2003年01期

9 刘锋,刘业凤;关于建筑用蓄冷空调系统优化方案的探讨[J];能源技术;2002年04期

10 吴双茂;方贵银;刘旭;;球形堆积床蓄冷空调系统实验性能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应国;;蓄冷空调系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A];第三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学术技术交流会暨冰蓄冷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1997年

2 谢俊;钱以明;;蓄冷空调系统的费用优化[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3 王茜;;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及比较[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姜明健;林琳;苗永强;夏小光;;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比较[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5 何立群;季杰;丁力行;卜增文;;蓄冷空调系统蓄冷实际过程对系统设计影响的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6 方贵银;李辉;;小型蓄冷空调系统及蓄冷材料研究[A];2004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立庆;姜玄珍;吴晓华;;蓄冷空调系统中储冷球配方的最优化设计[A];第三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学术技术交流会暨冰蓄冷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1997年

8 郭开华;舒碧芬;蒙宗信;樊栓狮;;“暖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冷水机组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方贵银;邢琳;杨帆;;新型蓄冷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革;董晓巍;张丽;张殿光;;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及经济性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本文编号:2389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389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