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Abstract]:Zinc ion battery is a new type of secondary water batter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nergy density, high power density, high efficiency and safety during discharge, non-toxic and cheap battery materials, simple preparation process, etc. 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large scale energy storage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water system zinc ion batteries is reviewed. The advantages and treatment problems of metal zinc as negative electrodes are summarized.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nd reaction mechanism of zinc ion batteries in reported cathode materials ar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zinc 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s is predicted by analyzing the deinterca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valent ions.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3DFA50840);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013CB934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51425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51521001) 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2014CFA035)~~
【分类号】:TM912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春光;二氧化锰的隧道调控和电化学离子存储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存仓;锌-空气电池空气电极的制备及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李洪飞;锌离子电池锌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3 蒋巍;空气电池锌电极的制备与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郇恒虎;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空气电极性能及制备工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2 代洪秀;锌银电池新型锌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赵娟娟;电动车用锌空动力电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罗素扑;应用于双功能空气电极FeCo基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中南大学;2014年
5 沈川杰;贮备式锌银电池锌电极电化学性能及贮存寿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肖利民;活性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选择性氧化性能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晓阳;二次锌镍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伍建中;锌镍电池负极材料氧化锌的表面修饰、掺杂及电化学性能[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艳;锌镍电池电极材料氧化锌纳米化与表面包覆及其电化学性能[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卜雪涛;碱性锌空气电池负极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学松;胡亚兰;付晶;李申福;朱强;臧鹏程;;原玻璃蝇节杆菌对锌离子的吸附特征[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2 董红星;王树盛;相玉琳;袁文;孙兆申;;连续式泡沫分离去除水中低含量锌离子的研究[J];应用科技;2007年10期
3 刘云国;周娜;樊霆;何义超;吕志江;郭帅;刘来;夏文斌;;铜、锌离子抗性菌筛选及重金属作用下富集特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蓝镇江;电液中ZnCl_2含量的测定[J];电池;1989年02期
5 张朝峰;袁兵兵;张照昱;李彦威;;锌离子与Aβ多肽中氨基酸结合能力次序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曹学君,邬行彦,戴干策;用锌离子从人尿中分离尿激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章贤昌;;磷化废水中锌含量的测定[J];新技术新工艺;1987年04期
8 常秀莲,孟辉,冯咏梅,王安静;两种海藻吸附锌离子的比较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3期
9 杨崇岭;关丽涛;赵耀明;苏志峰;蔡婷;;改性羽毛对锌离子的吸附[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7年03期
10 沈岩柏,朱一民,魏德洲;硅藻土对锌离子的吸附特性[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灿柱;程终发;齐晓婧;窦国金;;循环冷却水中锌离子的测定研究[A];2013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33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张肇敏;时宇鹏;易长青;;用于细胞内锌离子成像纳米荧光探针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3 王琼;温沁雪;陈志强;;锌离子对电镀废水生物处理单元的影响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4 王思宏;王守峰;金京一;田官荣;;硝基作为新型锌离子结合基团的嗜热菌蛋白酶抑制剂[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张璇;陈致飞;吴琴;王晓珂;王春;陈刚;;锌离子对小鼠吸收三价无机砷影响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6 薛林;江华;;基于喹啉的锌离子荧光比率探针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尹艳娥;胡中华;沈新强;刘亚菲;张静;;生物活性炭纤维技术的优化及其对总磷和锌离子的去除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郭亚辉;许丽君;申小强;周璐;裴仁军;;基于G-四链体的锌离子免标记生物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9 施有民;张四纯;张新荣;;一种新型的基于脱保护机理的锌离子荧光分子探针[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莫重瑛;朱应竹;朱海丽;范俊宝;陈杰;梁毅;;病理浓度锌离子调节Tau蛋白错误折叠的分子机制[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陆志城;抗氧化剂+锌离子有效延缓AMD进程[N];医药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熊艳;锌离子对蛋白磷酸酯酶2A的调节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郝俊冉;谷胱甘肽和锌离子缓解赭曲霉毒素A毒性的组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淑贞;锌离子在鲫鱼视网膜中的定位:光、电镜观察[D];复旦大学;2007年
4 王汇;锌离子和一些螯合剂对Ryanodine 受体作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2年
5 秦湫红;以果蝇为模型研究食物锌吸收的分子机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丽君;铜锌离子化学探针的设计与识别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高翔;有机硅废水中铜锌离子的自凝聚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3 吴琼;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构建的锌离子荧光蛋白探针[D];南京大学;2013年
4 付世杰;重金属锌离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河南科技学院;2016年
5 肖煜昕;水中金属离子在镁铝氧化物上的竞争与吸附[D];山东大学;2016年
6 张欧;模拟胃液中铜锌离子及乙醇和乙酸对NDMA形成影响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7 苏美娜;基于锌离子的肿瘤细胞和活体肿瘤的靶向成像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李旭;南昌地区镉、锌离子在非饱和土中迁移规律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9 陈珂;新型锌离子荧光蛋白探针[D];南京大学;2012年
10 王琼;铜、锌离子对电镀废水生物处理单元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00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40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