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能源发展需求与智能电网建设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智能电网发展架构体系Fig.2Thearchitectureofthesmartgrid(1)清洁友好的发电:关键特征为“清洁低
[Abstract]:The problem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an urgent deman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ergy production, transmission and utilization forms, and the activ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se problems. Firs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art grid and intelligent energy and energy Internet is discussed, and the new situation of energy and power development is deeply analyz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smart grid will be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power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Secondly,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smart grid development is constructed from nine fields, such as development,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the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smart grid in promoting energy transformation, intelligent city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o on are expounded. In a word, persisting in taking electricity as the core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key role of smart gri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energy and intelligent city are helpful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作者单位】: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基金】:国家能源局项目(国能电力[2014]105号)~~
【分类号】:TK01;TM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智能电网首次成为独立展区[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09期
2 安丽珍;;全球太阳能、智能电网、风能投资及并购统计[J];太阳能;2011年08期
3 华宁;;可再生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2011年11期
4 曹银杰;宋英明;;论智能电网对新能源技术的意义[J];科技资讯;2011年33期
5 杨速炎;;中国智能能源产业“大幕将启”[J];上海信息化;2010年01期
6 齐尚;;正人、正事、正品——浙江万马新能源致力成为智能电网行业的领先供应商[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3年01期
7 李琼慧;代红才;汪晓露;;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能源;2011年05期
8 王明俊;;智能电网与智能能源网[J];电网技术;2010年10期
9 ;清洁能源资讯[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年02期
10 ;安科瑞参与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研究[J];建筑电气;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华君;陈林;孙鹤旭;;飞轮蓄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广阔运用[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孙德强;郑军卫;贾俊松;徐兆辉;张涛;赵凡;;低碳经济视角下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综合利用[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海伟;付卫东;王X雅;;如何建立及运行能源管理体系[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0分会场-节能减排战略与测控技术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2009年能源工作将围绕八项重点展开[A];《电站信息》2009年第3期[C];2009年
5 武建东;;造就下一代能源管理体系[A];第七届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国家能源局: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六大突出矛盾[A];《电站信息》2013年第1期[C];2013年
7 ;重新组建的国家能源局召开全体干部大会部署工作[A];《电站信息》2013年第07期[C];2013年
8 鲍云樵;;我国能源和节能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A];科学开发中国地热资源——科学开发中国地热资源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顾瑜芳;施斌;;江苏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刘亚丽;陈治刚;;重庆市能源可持续发展策略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工程防灾规划)[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卞宁 通讯员 张辉;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推介会在京举办[N];保定日报;2013年
2 陈凯 陈振飞 孙蒙;中国式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本报驻韩国记者 万宇;智能电网,,提高能效新思路[N];人民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陈东升;智能电网影响比互联网还大[N];法制日报;2010年
5 刘佳萍;保定国家高新区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助推园区升级跨越[N];保定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洪黎明;节能增效的“倍增器”[N];人民邮电;2010年
7 ;以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为依托 创建一流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N];河北日报;2013年
8 张庭;日本智慧能源系统将超越美“智能电网”工程[N];中国矿业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汤蕊;童话王国的能源世界[N];中国电力报;2013年
1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智能能源网研究组组长 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社首席能源专家 武建东;中国须跳出单纯发展智能电网模式,创新发展智能能源网[N];东方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霞;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龙;A工业园区能效分析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2 宋庆涛;能源机组调度及其参数预测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SMISHKO LIUDMYLA;中俄能源合作问题研究—战略、现状及风险[D];浙江大学;2016年
4 乔满平;中俄“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5 李诗音;湖南省能源产业技术评价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6 刘慧敏;中俄能源合作的经济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5年
7 孟令钊;基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协同理论的能源管理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宇文君;中欧能源合作与中国国家安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9 石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10 王福志;能源路由器中的能量评价体系及优化策略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11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1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