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及储锂性能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择ZnCl2活化剂通过水热反应对GNPs进行活化,,分别研究了3组不同活化工艺参数,包括活化温度T(120℃、160℃、180℃)、时间t(0.5h、1h、3h)以及ZnCl2的含量m(ZnCl2与GNPs的质量比1∶1,3∶1,5∶1,简写为m=1,m=3,m=5),并将所制备的样品标记为T-t-m。根据实验结果,以a-GNPs样品160-1-3的孔结构为最佳。图2(a)和图2(b)分别是160-1-3样品的SEM和TEM图,由SEM图可见活化后的a-GNPs的样品形貌;由TEM图可见其孔径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孔径约10nm。图2(c)是160-1-3a-GNPs样品在N2气氛中700℃灼烧2h图1GNPs的SEM图、TEM图和HRTEM图(内嵌图)后的TEM照片,可以看到除孔径略有增大(约15nm)外,孔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图3是其他活化条件下制备的a-GNPs的TEM图。由图3可见,过量的ZnCl2、过高的活化温度或过长的活化时间,会使孔径过大甚至不同程度地破坏GNPs的原有结构;而反之则会出现a-GNPs孔率低及孔径不均匀的情况。所以在本文以后各节的讨论中均为160-1-3样品。图4是160-1-3a-GNPs样品的氮气吸/脱附曲线,在相对压力0.4~0.9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回滞环,说明了样品中有大量的介孔存在。BET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的测量结果分别为95.7m2/g、0.22cm3/g和13.64nm。2.2复合电极材料的物化性能Si、Si/p-PANI、a-GNPs和Si/p-PANI/a-GNPs复合材料的XRD谱图如图5(a)所示。3个样品的2θ在28.4°、47.4°、56.3°、69.1°和76.5°处的衍射峰分别对应晶体硅的(111)、(220)、(311)、(400)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第12期夏楠等: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及储锂性能·4543·图2160-1-3a-GNPs样品的SEM图(a)、TEM图(b)和在N2气氛下热处理后的TEM图(c)图3不同条件下所制备的a-GNPsTEM图图4160-1-3a-GNPs样品的氮气吸/脱附曲线和(331)晶面;Si/p-PANI和Si/p-PANI/a-GNPs复合材料在23°附近均有个小的馒头峰,对应聚苯胺热解后的无定形碳结构;而Si/p-PANI/a-GNPs复合材料的XRD图中除了上述小的馒头峰外还可以看到在26.4°处有个小的衍射峰,与a-GNPs在此位置存在的衍射峰对应,为石墨(002)特征峰。图5(b)是热解前后复合材料的FTIR谱图,图中位于3445cm 1、1618cm 1和1217cm 1处的吸收峰分别对应N H伸缩振动、醌环C==C伸缩振动和C==N伸缩振动[14,19]。因为PANI的高温裂解碳化,位于1552cm 1处的苯环C==C伸缩振动峰和1390cm 1处的C—N伸缩振动峰不复存在。测得PANI经Li+电解液浸渍后制备的p-PANI的电导率为1.67S/cm。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100511)
【分类号】: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ynthesis and supercapacitor characteristics of PANI/CNTs composite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11期
2 王芳平;李庆余;秦庆东;杨建红;;MnO_2氧化法制备高电容保持率PANI-Co_3O_4[J];电池;2012年03期
3 陈绍军;靳云霞;肖顺华;张琳;;H_6PMo_9V_3O_(40)/PANI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容特性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08期
4 季鸣童;邵光杰;;脉冲电沉积法制备PANI/CNTs复合材料及其超电容性能[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3年10期
5 贺英,王均安,陈敏华;化学复合镀PANI/Cu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J];电镀与涂饰;2003年03期
6 朱信华;朱健民;;铁电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研究的进展(英文)[J];电子显微学报;2007年03期
7 张青红;;二氧化钛基纳米材料及其在清洁能源技术中的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12年01期
8 朱伟长,周安娜,檀杰,晋传贵,陈恩树;铁酸盐纳米材料的制备[J];精细化工;1999年05期
9 刘煦;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J];电池;2003年02期
10 ;韩国利用纳米材料研发出人工光合作用技术[J];材料导报;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Zidong Wei;;Enhanced stability of Pt nanoparticles on carbon supports for fuel cells[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2 王磊;顾元香;杨宇;;具有级次结构的磷酸基纳米材料合成及用作锂电池电极材料的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论坛七:中新青年化学家论坛[C];2014年
3 许人良;;纳米材料粒度与Zeta电位测量的最新进展[A];2005年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信息交流会暨纳米颗粒测试与标准培训班论文集[C];2005年
4 许人良;;纳米材料粒度与Zeta电位测量的最新进展[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纳米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宋宏伟;;稀土纳米材料光子能量转换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探索[A];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朝强;尹龙卫;;Mn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电性能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舒东;;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赝电容行为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给电造个经济适用的“家”[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边立君;聚苯胺基复合膜电容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任莉君;聚苯胺基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电容性质[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雄彪;铁系元素多元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建会;功能型多孔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李婷婷;胶体合成纯相铁硫化合物纳米材料及其锂电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冯艳;铂基异质结构纳米材料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7 李利淼;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和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8 邢政;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梁剑文;硅纳米负极材料的化学法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10 李艳芬;铁氧体微/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催化性能与热动力学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宇;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周佳盼;聚苯胺的制备、碳复合及电容性能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3 辜桂芳;石墨烯-TiO_2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与Li_9V_3(P_2O_7)_3(PO_4)_2/PANI三维介孔微球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罗珍玉;VOPO_4·2H_2O、SnO_2/PANI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张智;碳/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6 余江英;热解聚苯胺—金属配位聚合物制备碳基催化剂及催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郭佳威;基于MWCNTs和PANI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李磊;聚苯胺包覆氟化石墨正极材料制备及在锂电池中应用[D];湘潭大学;2016年
9 李冬杰;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樊晓蓉;聚苯胺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13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1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