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电力系统一次调频过程的超低频振荡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13 18:28
【摘要】:实际系统中多次发生一次调频过程不稳定导致的超低频频率振荡事件,在机理和表现上与传统的低频振荡存在显著区别。超低频频率振荡属于频率稳定的范畴,单机单负荷系统是研究该问题的最简系统。基于单机单负荷系统研究了超低频频率振荡的振荡频率、阻尼、振荡表现等关键特征。解析推导了简化模型下的振荡频率和阻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引入伯德图方法分析详细模型下的振荡频率和阻尼,幅值交接频率、相角裕度分别与振荡频率、阻尼比对应。证明了阻尼转矩法在分析原动系统阻尼特性时的适用性。采用相量图方法说明超低频频率振荡中机械功率的振荡幅度大于电磁功率。
文内图片:不同了叨时水轮机环节的伯德图
图片说明: d·s-1)实际阻尼比ωcγ20.3000.3052-0.05890.3105-0.06380.6870.307500.307501.1000.30870.06180.30170.06902.2.2利用伯德图分析参数对频率和阻尼的影响系统的伯德图由各个环节伯德图相加得到,因此利用伯德图可以方便地分析不同环节、不同参数对各自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的影响,通过幅值交接频率和相角裕度的变化分析其对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的影响。下面给出两个用伯德图分析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的示例。首先分析水轮机水启动时间常数TW的影响。水轮机的传递函数如式(3)所示,图2给出了不同TW下水轮机环节的伯德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振荡频率附近,TW对幅值的影响非常小,对相位的影响较大:随着TW增大,幅频曲线略有上移,相频曲线下移。由于总幅频特性曲线在ωc处斜率小于0,因此幅频曲线上移会导致ωc略有增加,即振荡频率略有增加;相频特性曲线在ωc处斜率小于0,因此ωc增加导致相角裕度减小,再加上相频曲线下移,进一步减小相角裕度,,阻尼比减校附录A图A3给出了时域仿真得到的TW与振荡频率和阻尼的关系,仿真结果显示随着TW增大,振荡频率和阻尼均减校对阻尼的分析与利用伯德图分析得到的结果一致。但伯德图方法对频率的分析结果有误差,该误差主要是因为只有在零阻尼的情况下,ωc才与振荡频率严格相等,其他情况下阻尼比会引起误差。当参数对频率的影响很小而对阻尼影响很大时,阻尼比产生的误差相对于ωc本身的变化变得不可忽略,此时对频率变化趋势的判断就会出现偏差。但是,发生该种情况时说明参数对频率的影响较小,对结果的影响不大。下面分析调速器积分常数KI的影响。和KI相关环节的传递函数为(KDs2+K
文内图片:零on尼振荡中的相量关系图
图片说明: 猗鹊绱殴β市。嘁抡嫜芯恐猩踔梁雎缘魉?器和原动机环节,机械功率恒定。与低频振荡不同,有功频率控制过程中发生超低频振荡时,机械功率振幅大,电磁功率振幅小,属于机械振荡。该振荡形式和低频振荡不同,低频振荡为机电振荡,电磁功率的振幅比机械功率大。本节基于单机单负荷系统研究超低频频率振荡中功率的表现。对式(1)所述的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后变为频域形式,即TJsΔω=-Gm(s)Δω-(KL+D)Δω(13)根据式(13)可得转速、电磁功率与机械功率间的相量关系。零阻尼振荡时的相量图如图3所示。由相量图可以看出,零阻尼振荡中ΔPm是相互垂直的两个相量ΔPe与jωdTJΔω的和相量,因此ΔPm的长度比ΔPe长。相量长度和振幅对应,因此机械功率的振幅比电磁功率的振幅要大。弱阻尼情况下,sTJΔω=(σ+jωd)TJΔω和ΔPe相量不再严格垂直,但两者之间的夹角偏离90°不远,ΔPm的长度仍然比ΔPe长,机械功率振幅比电磁功率振幅大。阻尼比很大时,上述分析不一定成立,但实际系统运行中主要关注弱阻尼零阻尼的情况。这是超低频频率振荡和低频振荡的一个显著区别,低频振荡是一种机电振荡现象,而超低频频率振荡则更显著地表现为机械功率的振荡或机械振荡。图3零阻尼振荡中的相量关系图Fig.3Phasordiagraminzerodampedoscillation在相位上,忽略网损和负荷的电压调节效应时,电磁功率ΔPe与转速Δω同相,提供正阻尼。ΔPm在Δω轴上的投影代表ΔPm提供的阻尼,投影为正对应负阻尼,投影为负对应正阻尼,具体阻尼的性质和原动系统的相位滞后有关,由于原动系统输入量是-Δω,因此比较机械功率ΔPm和-Δω的相位关系,ΔPm滞?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700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
【分类号】:TM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毓楠;;合肥第二发电厂一次调频系统改进[J];安徽电力;2004年01期

2 宋毓楠;;一次调频系统改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宋毓楠;;合肥第二发电厂一次调频系统改进[J];华东电力;2007年04期

4 王文营;常澍平;吴瑞涛;肖利民;王勇;王生彬;;汽轮机组一次调频投运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08年03期

5 文学;张昆;;南方电网一次调频现状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08年03期

6 黄u&;郑航林;;一次调频控制策略的优化[J];热力发电;2008年09期

7 曹泉;;燃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及其实践[J];华中电力;2009年03期

8 业跃鸿;;发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实现[J];云南电力技术;2010年03期

9 张永军;陈波;;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分析及优化[J];浙江电力;2010年09期

10 高亚杰;;基于“两个细则”要求的一次调频分析与优化[J];华北电力技术;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金涛;;一次调频回路的性能分析与提高[A];2010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瞿进;金炜;杨立民;;一次调频在电厂的应用[A];2010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许柏松;;凤台电厂一次调频的调整及效果[A];全国火电600MWe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范海东;唐龙胜;;一次调频技术研究及其对协调控制系统的影响[A];全国火电600MWe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毕润敏;;一次调频与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状况的分析[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6 周千杰;;小网运行时的一次调频设定分析[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周千杰;;小网运行时的一次调频设定分析[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8 江文兵;;350MW机组一次调频参数的设置及其对协调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A];2010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刘冰;王云进;;600MW超临界机组一次调频系统优化[A];2010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宏超;岳永军;杨航涛;;大型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应用与探讨[A];2010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郭为民 王刚;PMU镜像分析装置应对一次调频考核[N];中国电力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婷;机网协调下汽轮机涉网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兴安;考虑一次调频需求的风电有功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禹侬;陡河电厂的一次调频分析与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王琮;发电机调速系统精细化建模及一次调频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张琳;基于动态ACE的控制区域一次调频评价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孙辰辰;发电机组一次调频与二次调频策略及其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戴晓;330MW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分析与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李静;宣化热电AGC控制策略的优化和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冯喜超;高风电渗透率下面向电网调频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9 石建国;面向一次调频的炉—机—网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马亮;漯河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2514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14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3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