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换料水箱初始水温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4 17:54
【摘要】:通过试验对不同内置换料水箱初始水温条件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HRS)投入后堆芯进出口温度、一回路压力、PRHRS自然循环流量和换热功率等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IRWST初始水温较低时,堆芯模拟体进出口水温和压力下降更快,PRHRS热交换器(HX)出口温度低,PRHRS自然循环流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换热功率更高。
[Abstract]:The test data of (PRHRS) core inlet and outlet temperature, primary loop pressure, PRHRS natural circulation flow rate and heat transfer power under the initial water temperature of different built-in refueling tank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initial water temperature of IRWST is low, the inlet and outlet wate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core simulator decrease faster, the (HX) outlet temperature of PRHRS heat exchanger is low, and the natural circulation flow rate of PRHRS is basically the same, but the heat transfer power is higher.
【作者单位】: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M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刚;张妍;彭传新;白雪松;卓文彬;闫晓;;换料水箱初始水温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7年05期

2 喻娜;李峰;周科;冉旭;初晓;张晓华;;补水箱水装量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的影响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2016年06期

3 李明岩;彭敏俊;张志俭;;核电站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误开事故仿真研究[J];应用科技;2009年12期

4 武玉增;李常伟;;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模化及验证分析[J];船舶;2014年04期

5 沈瑾;江光明;唐钢;余红星;;一体化先进堆全厂断电事故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能力分析[J];核动力工程;2007年06期

6 李晓伟;吴莘馨;张丽;何树延;;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分析与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年07期

7 沈瑾;江光明;唐钢;余红星;;先进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能力分析[J];核动力工程;2007年02期

8 唐宗渝;;余热排出系统冷却丧失事故[J];核科学与工程;1990年03期

9 周磊;闫晓;郗昭;熊万玉;肖泽军;;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二次侧模拟准则数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2年S1期

10 鄢炳火;李勇全;于雷;;摇摆条件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全;鄢炳火;于雷;;摇摆条件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的试验研究[A];第六届(2010年)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于雷;鄢炳火;李勇全;;船用核动力装置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3 鄢炳火;李勇全;于雷;;摇摆条件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师二兵;方成跃;王畅;赵观辉;;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仿真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5年

5 卢向晖;张吉胜;罗汉炎;张小英;;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启动响应研究[A];北京核学会第十届(2014年)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龚成;张大林;刘利民;岳倪娜;秋穗正;;钍基熔盐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性能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7 周丹;;核电站余热排出系统换热器管板的有限元计算方法[A];2010中国核电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于雷;鄢炳火;傅晟威;;核动力装置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9 郗昭;谢峰;宫厚军;余诗墨;孙都成;熊万玉;昝元锋;;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特性参数影响因素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0 严春;阎昌琪;;用RELAP5程序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瞬态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祥成;熔盐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单管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2 张钰浩;AP1000内置换料水箱热工水力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3 曾梅花;加速器驱动铅基堆堆内换料系统结构分析与仿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4 吴国伟;铅基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博;池式钠冷快堆事故余热排出系统实时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2 严春;先进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孙露;熔盐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及排盐罐换热特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4 张往锁;先进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文静;海洋条件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6 袁潇;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7 法丹;熔盐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8 庞勃;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时仿真与运行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9 宋绍闯;熔盐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特性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10 代守宝;IPWRs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14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14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