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协同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内涵与展望
【图文】:
http://www.aeps-info.com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和实践探索,但大多集中在微观层面污染物排放特性和宏观层面的考虑排放问题的电力系统调度之上,缺乏结合污染物扩散特征的对电力系统与气象环境的紧密协同研究。环境协同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研究需要多方面的关键技术综合突破。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大气环境与电力系统相互作用基础上,探讨环境协同调度的潜在研究方向,对其研究思路进行了总结阐述,具体如图1所示。图1环境协同的电力系统调度研究思路Fig.1Frameworkofpowersystemdispatchingtowardsenvironmentalsynergy首先,梳理环境协同的电力系统调度的关键要素,包括环境要素、发电要素和排放要素。其次,逐一深入分析要素之间的作用规律,包括气象对环境敏感型电源的影响、电源的排放特征、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形成闭环协同的“环境气象—电力系统”复杂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环境协同的多能源系统调度决策方法。最后,讨论环境因素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影响及应对的协同调度策略。5环境协同调度的研究挑战与展望5.1气象条件对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机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电源,以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产机组的快速发展,将显著改变中国传统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与常规煤电不同的是,这些电源品种的运行特性将受到外部环境因素更加显著的影响,如光伏的发电能力将受到雾霾天气、空气透明度等因素的影响,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的发电特性将受到气压、温度、空气清洁度等因素的影响,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量和调峰能力将受到温度变化的显著影响等。因此,,研究人员需要总结提炼影响电力系统运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22705)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项目(151057)~~
【分类号】:TM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步强,胡春阳,陈智晖;电力系统调度交换网的组网[J];华东电力;1998年07期
2 黄鑫;陈道元;宋凯;汤效军;;电力系统调度电话语音质量的评价与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09年03期
3 司徒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J];广东科技;2009年22期
4 王蕾;;基于电力系统调度结构优化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5 邱惠敏;;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J];科技传播;2011年21期
6 曹国伟;李秀彦;;浅谈电力系统调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02期
7 李峰;;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2期
8 张浩;;有关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问题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05期
9 李俊;;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管理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3年04期
10 蔡惠平;;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方向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苏宏升;;一种基于粗集的电力系统调度新方法[A];第十七届全国过路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仲从杰 姚毅滨;富阳供电拓扑五防及模拟预演系统上线[N];华东电力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佳佳;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算法及其模型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邹徐欢;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电力系统调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申晓兵;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调度灵活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3 邵剑;基于风险理论的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调度决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董兴华;含风电场的多目标低碳电力系统调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鲍翔宇;基于多Agent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智能调度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6 楚成博;含可调控负荷系统的调度灵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周葛城;基于Prony算法SCADA系统动态信息的压缩传输[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常鹏;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赵开轩;含风电场与换电站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8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4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