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数控延时对大容量光伏电站稳定并网容量影响及其控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4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冬华;阮新波;王学华;鲍陈磊;李巍巍;;增强LCL型并网逆变器对电网阻抗鲁棒性的控制参数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0期
2 刘春喜;陈鹏荣;高姬;杨玉岗;;中频逆变器数字控制延时的线性化近似[J];电源学报;2015年03期
3 潘学萍;张源;鞠平;金宇清;刘同宝;曾平良;韩家辉;;太阳能光伏电站等效建模[J];电网技术;2015年05期
4 杨东升;阮新波;吴恒;;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性能的双采样模式实时运算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5 邹常跃;刘邦银;段善旭;李锐;;并网逆变器中数字控制延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优化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6 胡伟;孙建军;马谦;刘飞;查晓明;;多个并网逆变器间的交互影响分析[J];电网技术;2014年09期
7 李宾;姚文熙;杭丽君;吕征宇;;基于状态观测器的LCL滤波器型并网逆变器状态反馈最优化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6期
8 周林;张密;;大型光伏电站谐振现象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6期
9 王强钢;周念成;颜伟;楼晓轩;;电网电压不平衡下光伏发电系统的改进功率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10 谢宁;罗安;陈燕东;马伏军;徐欣慰;吕志鹏;帅智康;;大型光伏电站动态建模及谐波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X;光伏并网逆变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刘飞;三相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超;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主动谐波抑制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2 李春笋;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共模电流抑制的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7年
3 樊世超;光伏电站的等效建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施渊;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选址及电能质量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5 曾元静;大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及其接入对电网影响的分析[D];东南大学;2016年
6 陈旺;光伏并网系统中串联型功率优化器结构和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7 殷明思;分裂式光伏升压变压器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大学;2014年
8 张密;大型光伏并网系统谐振现象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9 郑晓刚;光伏逆变并网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韩晓男;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特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80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8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