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格B位直接替换改性的LSCF钙钛矿阴极制备及性能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911.4
【图文】:
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化率大大提高:理论上高达 90%;实际应用中实现电热联用,其能量转换。其他燃料电池相比,SOFC 还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全固态电电解液泄露与电极腐蚀问题;其次,较高的操作温度 (900-1000 C) 保证,因而不需要使用贵金属电极,这极大地降低了应用成本;此外,燃料气、甲烷等传统燃料外,SOFC 还可以使用液态以及固态燃料;最后,应OFC 既可用做大、中、小型固定电站源,也可以用做各种移动电源[6]。
第一章 绪 论出。此外,其应具备高度的氧化还原稳定性,以适应实际操作中高温下的。最后,其还应具备高的烧结致密度及机械强度,以隔离电极反应气体并下的热应力。现今被广泛研究的主要是氧离子型电解质材料,例如具备萤2体系[46],Bi2O3体系[47],CeO2体系[48,49]。此外,钙钛矿型结构的 LaGaO3体型 BaCeO3体系[52-54]等也是极具潜力的 IT-SOFC 电解质材料。实际应用中化物采取低价态金属掺杂,以形成氧空位从而提高其离子导电性。例如,稳定 ZrO2(YSZ)[55],Sm3+以及 Gd3+部分取代的 CeO2(SDC,GDC)[56],S分取代的 LaGaO3(LSGM)[57]等。图 1-2 所示为萤石结构 GDC 电解质结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袁文辉;顾亚萍;胡小芳;;LSCF系钙钛矿型致密透氧膜的制备及其透氧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2 范宝安;任晓静;雷杨;;熔盐法和柠檬酸盐法对LSCF烧结活性的影响[J];电源技术;2017年06期
3 姬春梅;;陶瓷基LSCF中空纤维透氧膜制备及其透氧性能研究[J];陶瓷;2019年08期
4 王振伟;屈丹龙;樊震坤;丁浩;李国昌;张健;张超;孟凡朋;孙海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SCF基复合阴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J];山东陶瓷;2019年04期
5 范宝安;任晓静;丛野;梁文懂;;LSCF阴极材料A位组成变化对氧离子传输能力及SOFC电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5年S2期
6 张全生;武田保雄;;Al,Bi元素对合成LSCF的影响[J];电源技术;2006年12期
7 刘丽丽;石纪军;孙良良;黎紫霖;罗江南;熊宏旭;肖玉华;丁敏琪;;IrO_2修饰LSCF阴极对SOFC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9年08期
8 郝红;冯国红;曹艳芝;;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J];广西轻工业;2010年06期
9 包金小;韩佳兴;宋希文;周芬;;基于LSCF/SDC-BZCYYb极限电流氧传感器的研究[J];稀土;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海召;魏明锐;郭冠伦;刘毅辉;;理论与试验研究PdO表面修饰对LSCF阴极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三分会:量子、经典和统计反应动力学[C];2017年
2 李海召;魏明锐;郭冠伦;刘毅辉;;理论与试验研究PdO表面修饰对LSCF阴极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一分会:电子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C];2017年
3 董书伟;刘进明;应怀樵;;计入泄漏影响的最小二乘复频域LSCF法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董书伟;刘进明;应怀樵;;计入泄漏影响的最小二乘复频域LSCF法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魏明锐;李海召;郭冠伦;;基于第一性原理的LSCF表面吸附PdO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C];2016年
6 欧阳竟;陈张伟;劳长石;;喷墨打印用水基LSCF墨水的开发与研究[A];特种加工技术智能化与精密化——第17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17年
7 欧阳竟;陈张伟;劳长石;;喷墨打印用水基LSCF墨水的开发与研究[A];第17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绍丽;晶格B位直接替换改性的LSCF钙钛矿阴极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
2 洪涛;氧化物对LSCF阴极氧还原速率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嘉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SCF复合阴极制备与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6年
2 叶辉华;SOFC的YSZ/GDC电解质粉体的烧结与LSCF阴极粉体的制备[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年
3 杨智宁;钙钛矿复相LSCF与K_2NiF_4型材料合成与结构特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宋瑞娟;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LSCF)中空纤维膜的透氧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5 周祥;动态测试非平稳信号的系统参数识别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马靖博;(La,Sr)(Co,Fe)O_3电极材料的等离子体镀渗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25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2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