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质子交换膜内缺陷及其扩展对氢气渗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18:20
【摘要】:PEMFC(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理论上只排放水,是没有污染物的清洁能源,对于以后能源发展也是一种趋势。标准状态下,燃料电池理论电势是1.23V,但在实际使用中的开路电压只有0.95V~1.05V,其主要原因是氢气渗透产生的过电势降低了开路电压。在以往研究中,认为氢气渗透也符合法拉第定律,目前还没有具体文献和实验证明这一观点。本文避免这一假设,引进内电流的概念,重新推导出内电流与过电势的关系,得出内电流的产生会影响电池开路电压的结论。本文主要研究质子交换膜特性和质子交换膜内缺陷对电池的影响,分别从质子交换膜的厚度、质子交换膜内有孔、催化层有水膜和催化剂Pt载量大小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电池性能。质子交换膜厚度对电池的影响:当膜厚度减小时,氢气渗透通量增加,在内电流相同的条件下,需要增大过电势来平衡氧气浓度的减小;在催化方面,催化层有水膜和催化剂Pt负载担量会影响氢气转换成氢离子的数量,从而影响氢气渗透通量,得出Pt负载担量越大对电池越好,催化层有水膜比没有水膜好的结论。同时也研究了在膜内有孔情况下,不同孔深度和孔密度对电池的影响:孔深度在110μm范围内对电池影响相对较小,而且随着孔深度增加,过电势增加越明显;分析孔密度在10以内,对电池影响相对小;对于L型裂纹,竖直方向影响要大于水平方向;并且电流密度在0~97 mA/cm~2范围内,氢气渗透产生的过电势对电池的开路电压影响大;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其影响开路电压的主要因素是欧姆损失;同时研究质子交换膜在有孔情况下,电池的电阻增加,电导率减小;电池的性能也会随之下降。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911.4
【图文】:

乘用车,绪论


第 1 章 绪论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得益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国家政策的推动等影响,我国汽车保有量保持迅猛增长趋势。预计随着汽车销量的基数持续攀升,乘用车新车市场在 2018 年~2020 年增速约 3%左右,总体处于低增速状态。到 2020 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将达到 2700 万辆。图 1.1 和图 1.2 分别为国内乘用车销量和国内汽车保有量。

汽车保有量,乘用车,绪论,汽车


第 1 章 绪论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得益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国家政策的推动等影响,我国汽车保有量保持迅猛增长趋势。预计随着汽车销量的基数持续攀升,乘用车新车市场在 2018 年~2020 年增速约 3%左右,总体处于低增速状态。到 2020 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将达到 2700 万辆。图 1.1 和图 1.2 分别为国内乘用车销量和国内汽车保有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诚;贾丽霞;;仿生氧交换膜技术的进展及对功能纺织品的启示[J];上海纺织科技;2015年07期

2 孙红;栾丽华;吴铁军;唐玉兰;王逊;;质子交换膜中的传质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02期

3 崔春涛;浦鸿汀;;质子交换膜中质子输送过程模拟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年04期

4 吴凯;张祺;王建黎;;两性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7年12期

5 张增英;;氟离子交换膜[J];杭州化工;1991年04期

6 连文玉;傅荣强;王伟;张晓丽;李晓玉;刘兆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双重交联结构聚苯醚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J];膜科学与技术;2019年06期

7 陈仕功;;高考新常态——有关交换膜的电解池试题[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年10期

8 马志鹄;;交换膜原理在电化学考题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1年03期

9 孙也斐;;高温质子交换膜技术改进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18年09期

10 刘金宇;冯凯敏;丁黎明;王丽华;韩旭彤;黄庆林;;全钒液流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谷雨;谈云龙;廖慧英;颜德岳;;磺酸侧基分布对性能的调节:聚芳醚氧膦基质子交换膜[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 能源高分子[C];2015年

2 张燕梅;方军;伍永彬;;用于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新型含氟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纪晓波;严六明;陆文聪;马和平;;酸碱质子交换膜中质子动力学行为及协同效应[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李林繁;于洋;邓波;虞鸣;谢雷东;李景烨;陆晓峰;;辐射接枝法制备质子交换膜的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8册)[C];2009年

5 石守稳;陈旭;;浸泡质子交换膜力学性能及其微观变形机理的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王诚;毛宗强;徐景明;谢晓峰;郭建伟;孙大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失效研究[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王诚;毛宗强;徐景明;郭建伟;孙大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失效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朱红;张生生;康晓红;申靓梅;张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新进展[A];2005中国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盛洲;张兴鹏;印杰;;嵌段长度对磺酸基嵌段共聚物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肖谷雨;谭宁;马旭辉;颜德岳;;磺化芳香族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庞利萍;全热交换膜给力建筑节能[N];中国化工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李香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取得进展[N];中国证券报;2013年

3 记者 宋言荣 通讯员 冯埃生;我国首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实验成功[N];光明日报;2001年

4 记者 姚耀;国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验收[N];中国化工报;2011年

5 记者 覃秘;高温质子交换膜技术获突破 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N];上海证券报;2019年

6 记者 李小兵;携手质子交换膜新贵 百利科技切入氢燃料电池产业链[N];上海证券报;2019年

7 ;浅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构成及关键辅助系统(下)[N];大同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庞利萍;让新能源汽车跑得更快更远[N];中国化工报;2010年

9 杞人 燕婷;全球最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示范电站落户广州大学城[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宁波海顺;G复星 上升空间十分广阔[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振超;基于磺化聚芳醚酮的高性能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董翠翠;磺化聚醚醚酮基质子交换膜的杂化及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3 邹功文;聚苯醚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4 谈云龙;含磺化三苯基氧膦的聚芳(硫)醚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甄栋兴;无机掺杂调控SPPESK质子交换膜微观结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罗田伟;基于聚磷腈及聚醚醚酮结构的质子交换膜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7 冯萌娜;碳纳米材料/聚芳醚腈质子交换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刘晨光;用于质子交换膜的磺化聚醚醚酮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建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和阴极电极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10 任素贞;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新型质子交换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冬芹;改性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黄清奇;含双酚和酚酞结构的磺化聚芳醚氧膦质子交换膜的合成与表征[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年

3 张宇;质子交换膜内缺陷及其扩展对氢气渗透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4 张晨;后磺化法可控制备磺化聚芳醚砜及其质子交换膜性能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5 田晶;乙烯/共轭二烯共聚物合成及质子膜的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6 冯志明;燃料电池用双官能团聚降冰片烯类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许晶晶;嵌段侧链型磺化聚芳醚砜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子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场与水热管理研究[D];南华大学;2019年

9 翟绍雄;强质子导体填充的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10 司徒垣秋;纳米纤维素掺杂嘌呤改性壳聚糖质子交换膜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27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27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0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