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机械手臂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6-30 21:21
【摘要】: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简称WPT)技术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科研者的关注,相比传统的线路输电方式,WPT技术具有更安全、更可靠、更加灵活便捷等优点。其中,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技术相比电磁感应耦合式WPT和微波辐射式WPT,具有效率高,电磁辐射低及中远传输距离等优点,更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应用,因此MCR-WPT技术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在科技发展迅猛的当今社会,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机械手臂的运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常见。本文基于MCR-WPT技术,针对传统机械手臂有线供电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研发了一款各关节处无线供电的多关节型机械手臂,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MCR-WPT系统中线圈的参数、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及线圈的品质因数等主要参数;从耦合模理论、电路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MCR-WPT系统;分析比较了MCR-WPT系统的四种基本拓扑结构。(2)介绍了现有机械手臂的类型;针对运用广泛动作灵活的多关节型机械手臂设计了一个多谐振器WPT系统,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线圈结构,该组合线圈结构能够使得谐振线圈随机械手臂关节转动过程中互感保持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然后通过电路理论详细分析了负载端插入K变换器实现各负载电压无关特性的原理,组合线圈结构及K变换器的插入实现了机械手臂各个关节处电能的稳定传输;进一步分析了该系统的可扩展特性。(3)利用软件仿真及实验验证的方法,对本文提出MCR-WPT系统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显示机械手臂各关节处的负载电压与负载变化无关,仅与各关节处的互感及电路参数有关,组合型线圈结构使得各关节处互感变化在很小的范围内,因此各负载的电压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4)对各谐振器输出电压经整流滤波稳压后,接入关节处的舵机及舵机控制器,使其正常工作,然后调试各关节舵机控制器,使其能被遥控器或手机控制。经测试,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机械手臂达到预期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41;TM724
【图文】:

手臂,接收线圈,电动汽车,发射线圈


(a)系统结构 (b)实物图图 1.1 无线电能传输机械手臂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及大量普及,关于无线电能传输究也是如火如荼,电动汽车领域中该技术的主要挑战是充电时间,当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正对并且距离足够近时,无线电能传输。2017 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博蒙特拉马尔大学电气工程系的aran 等人设计了一款安装在电动汽车底盘的自适应机械臂[23]。该机线电能传输接收线圈,当电动汽车停放在配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时,驾驶员并不能确保停放的位置刚好能使得汽车的接收线圈和圈的位置正对着,此时,汽车底盘下的自适应机械臂采用高级数,将接收线圈定位在发射线圈的正上方,且在竖直方向足够地靠线圈,该装置使得无线电能传输效率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充电。

电动汽车,自适应,接收线圈,发射线圈


(a)系统结构 (b)实物图图 1.1 无线电能传输机械手臂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及大量普及,关于无线电能传输电动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电动汽车领域中该技术的主要挑战是充电时间和传效率,当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正对并且距离足够近时,无线电能传输效率更高。2017 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博蒙特拉马尔大学电气工程系的 M. arzegaran 等人设计了一款安装在电动汽车底盘的自适应机械臂[23]。该机械手载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线圈,当电动汽车停放在配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智车位时,驾驶员并不能确保停放的位置刚好能使得汽车的接收线圈和地面射线圈的位置正对着,此时,汽车底盘下的自适应机械臂采用高级数学自算法,将接收线圈定位在发射线圈的正上方,且在竖直方向足够地靠近地发射线圈,该装置使得无线电能传输效率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减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金有;;机械手臂在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9年19期

2 陶丹丹;赵迪;;机械手臂中心视觉自动校正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9年20期

3 宁致远;;典型机械手臂研究现状综述[J];信息记录材料;2018年03期

4 余乾;宁佐归;;浅谈智能机械手臂造型设计[J];南方农机;2018年09期

5 张红;;基于小型PLC机械手臂设计及控制系统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8年07期

6 张钊;江国和;魏景松;;ANSYS Workbench计算复杂机械手臂简化方法[J];机电设备;2017年05期

7 潘齐欣;唐型基;;基于步进电机控制的仿人机械手臂抓取移动系统设计[J];科技通报;2016年03期

8 刘钊;李成群;董小雷;;窨井清淤机械手臂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5年16期

9 ;台达机械手臂解决方案助力码垛装框设备性能升级[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15年05期

10 ;新型机械手臂助人有感觉地抓起鸡蛋[J];科学大观园;201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美公司研制机械手臂 可做出喝水等日常生活动作[A];《科学与现代化》2015年第1期(总第062期)[C];2015年

2 高永洲;姜增如;戴亚平;;机械手臂远程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邵思翊;;我国成功实现脑植电极控制机械手臂:玩猜拳[A];《科学与现代化》2015年第1期(总第062期)[C];2015年

4 杜安明;何凡;陈明阳;常嘉乐;潘华宇;;基于脑电意念的残疾人智慧健康关怀系统[A];物联网与无线通信-2017年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和2017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5 陈亦棋;张超特;洪明胜;沈丽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机器人的应用研究[A];2014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张广海;王学金;宋士强;;激光粒度仪工作泵专用电动手臂的研制[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友发;周献中;盛寅;胡文婷;;机器人社会柔性角色分配[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8系统工程方法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弗兰克·拉扎格;机器人简史[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孔韬;看,这些机械手臂有多能干[N];文汇报;2018年

3 记者 王世峰;中国机器人进化 谁与四大家族掰手腕[N];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张智;人工智能驶入快车道,将来你会有机器人同事吗?[N];华夏时报;2017年

5 陈旭 白国龙 阳娜;我国亟待从机器人大国迈向强国[N];中国改革报;2017年

6 陈旭 白国龙;我国距离机器人强国还有多远[N];中华工商时报;2017年

7 记者 江卉 通讯员 吕惠;机器人“医生”登上手术台[N];湖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静雯;新产品有新体验[N];福建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照宁;劳模之勋 同泽两岸[N];人民政协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黄光红;这个5G实验室不简单[N];重庆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琮玮;仿人型乒乓球机械手运动学及动力学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盛彬;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机械手臂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9年

2 田芸;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F公司机械手臂生产流程改善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3 张允;基于视觉的机械手臂轨迹规划研究[D];上海电机学院;2019年

4 薛梅;取存冻盒机械手臂结构设计[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5 李大伟;机械手臂避障路径规划的研究与应用[D];辽宁科技大学;2018年

6 卢丹灵;基于视触觉融合的机械手臂目标抓取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7 李瑞鹏;多自由度机械手臂的控制技术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7年

8 徐进;视觉反馈机械手臂的控制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9 邹镇宇;焊接机械手臂驱动系统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胡睿智;五自由度机械手臂及控制系统的设计[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35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35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9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