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太阳能电池银栅极的直写成形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17:30
【摘要】:提效降本是太阳能电池产业的永恒追求。线宽小、高宽比大、形貌均匀性好的微米级太阳能电池银栅极结构对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至关重要;直写成形技术由于其非接触式的制造方式,有助于减少银浆料浪费、硅材料消耗,进而降低太阳能电池制造成本。因此,本文尝试采用电流体喷印和挤出式打印这两种直写成形技术制备太阳能电池银栅极,最后成功得到了线宽、高宽比、形貌均匀性等形貌特征明显优于传统工艺的太阳能电池银栅极结构,具有市场应用前景。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电流体喷印技术使用低粘度低固含量的纳米银墨水进行微米银结构打印实验。设计制造了适用于高温打印过程的冷却喷头,分析了冷却效果,解决了喷头堵塞难题;研究了打印高度、电压、流量、温度、速度以及打印层数等参数对射流形态、打印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打印参数范围,打印得到宽度约46μm、高度约22μm、高宽比约为0.5的微米银线结构。然后,为了进一步提高银结构高宽比,采用挤出式打印技术打印高粘度高固含量的正银浆料。设计制造了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喷头连接管路装置;设计制造了对喷头内部银浆料进行实时分散的搅拌系统;搭建了银栅极挤出式打印成形设备。最后,进行银栅极挤出式打印成形实验。研究了打印高度和打印速度对打印结果的影响;在合适的参数下使用不同口径喷头进行打印实验,得到线宽小于喷头内径的银栅极结构;对打印成形的银栅极进行烧结,烧结后的银栅极线宽进一步降低,观测结果表明,使用50μm内径喷头打印得到的银栅极线宽约为39μm,高宽比约为0.9,且三维形貌均匀稳定,与基底结合良好。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9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明;黄少东;刘川林;陈军;庄新村;符韵;赵志翔;王艳彬;;弹体成形工艺数字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实践[J];精密成形工程;2010年06期

2 ;“中德材料成形工艺与技术”双边研讨会在重庆成功举行[J];塑性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3 ;喷涂成形工艺[J];航空制造技术;2001年04期

4 孙广增,孙科,胡启磊;线性成形工艺与方案分析[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徐建平,张晨曙,陈南梁;针织成形工艺及其在产业用纺织品上的应用[J];上海纺织科技;1997年04期

6 郑元贤;;空心导流叶片的成形工艺及模具[J];模具技术;1987年05期

7 程彤;;铝合金标枪杆数控成形工艺装置[J];上海金属;1987年01期

8 关润浩;;铁平板上砂箱组合成形工艺[J];新技术新工艺;1987年04期

9 堀之内R葜

本文编号:2775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75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3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