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黑河干流梯级水电站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3:24
【摘要】:随着黑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世纪60年代起,黑河中游大量垦荒,农业用水不断增加,下游生态用水被挤占,造成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荒漠植被衰亡和沙漠化迅速扩张,中、下游用水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由于缺少调蓄工程,黑河流域水资源调控手段单一,只能通过人为增加闭口满足下游需水。本文研究了黑河干流梯级水电站水库多目标联合调度问题,研究成果对于改善中、下游不和谐的用水矛盾,丰富流域水资源调控手段,遏制黑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全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黑河干流水利工程调控手段差异,设定了两个水库调度方案,方案一考虑黄藏寺和7座水电站,方案二考虑黄藏寺、正义峡和7座水电站。以灌溉、生态、发电为调度目标,构建了黑河干流梯级水电站水库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黑河干流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模式,即以龙头水库黄藏寺水库为主要调蓄水库,下游正义峡水库为反调节水库,发挥梯级供水、生态和发电效益整体最大化。(2)基于改进的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了优化调度模型,得到不同方案的Pareto曲面。多目标Pareto曲面图显示,三个目标不能同时达到样本理论最优解;构成Pareto非劣解集的各个非劣解距离样本理论最优解的加权距离相当。(3)定量描述了不同目标之间的转换关系,采用copula函数研究了多目标竞争机制。研究表明,三个目标中,发电对黑河流域整体的影响最小、最不显著;推荐各方案的灌溉年均缺水量分别为1271、1492万m3,生态过程年均缺水量分别为115696、4951万m3。(4)采用模糊优选决策理论优选了非劣解集,得到各方案的最优调度策略分别为第1449和1354个解。优化调度结果表明,黄藏寺和正义峡水库牺牲了自身发电量,大幅提高了整个梯级的发电效益。正义峡水库参与调节提高了黑河下游鼎新灌区和东风场区的供水量,极大改善了下游生态供水过程,结果对比显示,正义峡水库参与调节的方案二更优。(5)分别制定了黑河流域梯级水库综合利用调度图和调度函数,实现了优化调度结果的可操作化。研究表明,依据梯级水库综合利用调度图实施水库调度,实现了梯级调度的径流补偿和库容补偿作用。(6)基于优化调度策略,揭示了黑河干流梯级水库的水位变化规律,即黄藏寺水库频繁降至死水位且较少蓄至正常蓄水位,其原因是由于黑河地区整体缺水,黄藏寺水库要兼顾梯级综合效益和正义峡的运行策略;正义峡水库频繁调节至死水位和正常蓄水位,起到了反调节黄藏寺的作用,兼顾了下游需水。黄藏寺水位主要受来水影响,遵循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的基本规律;正义峡水位主要受需水影响,遵循非需水期蓄水、需水期放水的基本规律。低水位附近枯水年水位线更束窄,高水位附近丰水年水位线更束窄。(7)基于优化调度策略,揭示了黑河中、下游取水规律,即在灌溉满足的年份,中游灌区地表供水和地下供水显著负相关;在灌溉不满足的月份,中游灌区地表供水和莺落峡月径流显著正相关。中游灌区4-6月缺水最频繁,缺水量集中在5-6月。鼎新灌区和狼心山均在正义峡下泄水量小于7.5亿m3时,表现为缺水;反之,不缺水,在6-8月和11月缺水较频繁,缺水量集中在6-8月;东风场区7月缺水最频繁、缺水量最大。(8)基于优化调度策略,揭示了黑河干流梯级发电规律,即黄藏寺水库每增加100万m3年下泄水量,梯级年发电量增加0.0152亿kW·h;出库流量大于98.3 m3/s时,加大放水对梯级发电贡献不大;小于63.9 m3/s时,梯级出力提升空间很大。各电站距黄藏寺水库越远,受黄藏寺调蓄的影响越小,受区间入流影响越大。龙首二级和宝瓶河电站随黄藏寺出库流量减小的出力损失最大。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737
【图文】:

知识图,水库调度,热点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一款信息综合分析可视化软件。它可以通多种可视化图谱,探索某一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前沿。对于科研人员来说,CiteSpace 软件可以直观地捕捉相关研究热点话题,并且识别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的文献。该软件也是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研文献分析利器。利用 CiteSpace 软件对国外关于水库调度的文献进行分析。在 Web of Science 网reservoir operation 或者 reservoir dispatch 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择年份 2008-20时间区间,在数据库“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中共搜到 7238 篇相关文献。的文献进行热点词知识图谱的绘制,如图 1-1 所示。

知识图,水库调度,热点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一款信息综合分析可视化软件。它可以通多种可视化图谱,探索某一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前沿。对于科研人员来说,CiteSpace 软件可以直观地捕捉相关研究热点话题,并且识别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的文献。该软件也是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研文献分析利器。利用 CiteSpace 软件对国外关于水库调度的文献进行分析。在 Web of Science 网reservoir operation 或者 reservoir dispatch 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择年份 2008-20时间区间,在数据库“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中共搜到 7238 篇相关文献。的文献进行热点词知识图谱的绘制,如图 1-1 所示。

水库调度,时间线,热点,图谱


图 1-2 2008-2019 年国外水库调度研究关键词(热点词)时间线图谱Fig.1-2 The knowledge map of foreign research keywords (hot words) timeline from 2008-2019利用 CiteSpace 软件对国内关于水库调度的文献进行分析。在 CNKI 网站利用“”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与国外数据保持一致,选择年份 2008-2019 年作为时间区到 4274 篇相关文献。针对搜到的文献进行热点词知识图谱的绘制,如图 1-3 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辉玲;詹兴东;;黑河干流甘州区段河道治理设计方案比选[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04期

2 柳小龙;王令钊;;对黑河干流调度方案及调水曲线的探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2年10期

3 王燕来,周兴华,高前兆;黑河干流水系水资源优化分配的多目标规划模型[J];中国沙漠;1987年04期

4 陈云海;穆亚超;张玲玲;颉耀文;;甘肃黑河干流中游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5年03期

5 ;黑河干流2014年春季集中调水工作圆满结束[J];治黄科技信息;2014年03期

6 尹振良;肖洪浪;邹松兵;陆志翔;王蔚华;;祁连山黑河干流山区水文模拟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13年02期

7 袁斌才,张兴锋;黑河干流水电资源开发前景及效益[J];小水电;2000年06期

8 段疆;;优化黑河中游水资源配置 保障黑河干流分水方案实施[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6年02期

9 胡立堂;高童;陈崇希;;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地下水流系统的稳定性刍议[J];工程勘察;2013年08期

10 胡立堂;陈崇希;;数值模型在黑河干流中游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学武;;黑河干流中游水量调度思路[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更珍;黑河干流铸丰碑[N];张掖日报;2007年

2 张婕;黑河干流2011年春季集中调水顺利结束[N];黄河报;2011年

3 鲁学纲;黑河干流春季集中调水顺利结束[N];黄河报;2008年

4 高学军 张婕;黑河干流实施本年度首次调水[N];黄河报;2006年

5 记者 殷尚清 张志刚;我省完成黑河干流水量调度计划[N];甘肃日报;2001年

6 ;2017~2018年度黑河干流水量调度情况公告[N];黄河报;2018年

7 记者 张慧玲;黑河干流2015年度水量调度结束[N];内蒙古日报(汉);2015年

8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2009~2010年度黑河干流水量调度情况公告[N];黄河报;2011年

9 记者 武开义;黑河干流引水口门合并改造及河道治理项目取得新进展[N];张掖日报;2010年

10 宗合;水利部发布《海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河口管理办法》和《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办法》[N];中国水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梦龙;黑河干流梯级水电站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韩霏;黑河干流中游地区植被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2 连运涛;黑河流域水沙输移特性的影响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3 张明明;黑河干流中游平原区水资源系统分析及其优化调配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王琼;黑河干流中游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衰减机制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孙婧;黑河干流肃南山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静;黑河干流纤毛虫群落特征及水质的生物学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明权;张掖市黑河干流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8 陈云海;近27年来黑河干流中游湿地时空变化过程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9 皮锴鸿;黑河干流河流入渗规律及河水与地下水随机模拟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3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93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7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