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模块化超导磁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6:36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光伏等间歇性能源不断增加,电网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储能技术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改善电能质量、辅助新能源发电并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诸多电能存储技术中,超导磁储能(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SMES)将电能以磁场能的形式储存于超导磁体,在响应速度、动态功率补偿、充放电次数、寿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超导材料的自身特性以及功率变换系统、制冷系统等方面的制约,欲实现单机数十MJ级的SMES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本论文提出了模块化超导磁储能系统(M-SMES:Modular SMES),旨在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实现SMES的模块化集成、分散布局,用于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改善供电品质、提升电网接纳间歇性新能源的能力,对SMES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M-SMES拓扑结构、协调运行2个层次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明确了“模块化”的概念,从单体SMES建模的入手,在磁体和电力电子变换器两个层面延申,提出了M-SMES的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的设计方法;(2)根据SMES磁体的不同特性和运行工况,从同步运行、分布运行、分散运行三个方面探讨了M-SMES的协调运行方式及相应的功率分配策略,并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3)建立了M-SMES的技术经济性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单台大容量SMES与M-SMES的成本。介绍了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对比分析了蓄电池以及其与单台SMES、M-SMES组成的混合储能的总成本,说明了M-SMES在经济性上应用的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26;TM73
【图文】:

功率调节系统,电路拓扑结构,电压源,和电流


容进行稳压。(a) 电流源型 (b) 电压源型图2-2 电压源型和电流源性功率调节系统电路拓扑结构VSC 及 CSC 都能实现在 P、Q 平面内的四象限独立控制,比较这两种变流器的性能,主要有以下几点差异:1)CSC 比 VSC 结构简单、控制相对容易超导磁体具有电流源的特性,可直接与 CSC 的直流侧并联。这种结构控制相对容易、且开关损耗小。相对而言,超导磁体要通过斩波器后才能与 VSC 的直流侧相连,因此在功率交换时需要考虑变流器和斩波器的协同控制,结构更复杂、控制难度更大。2)VSC 更利于超导磁体的稳定运行VSC 中含有一个斩波器,在配合变流器进行功率变换时,同时起到了隔离磁体与电网的作用。磁体本身的参数和工况与装置整体的输出没有直接的关系

曲线,功率分配,遗传算法,曲线


12 1555.00设置变量数目为 2,即两台 SMES,得到优化结果如图 3-26 和表 3-8 所示。图3-26 使用遗传算法进行功率分配的收敛曲线表3-8 功率分配优化结果节点编号 24 30P/kW 347.194 252.805ΔU20.00284从图 3-26 可得,随着子代数目的增加,目标函数值会趋于平稳,逐渐收敛。当遗传到第 51 代时,目标函数值的波动收敛在要求范围 10-6以内,此时的优化结果符合要求,当在 24 节点处分配的 SMES 功率为 347.194kW、在 30 节点处分配的 SMES 功率为 252.805kW 时,电压偏移量值为 0.00284。此结果可作为多点分布,即 SMES 分散式分布时特定节点的总功率参考值 Pref。为了进一步研究多点布置和单点布置对电网的影响,在工况相同的情况下,对比了两种方式的仿真结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程海军;鲁宝春;姜丕杰;;含多微源的混合微电网控制策略与仿真[J];电气应用;2015年20期

2 李善颖;吴涛;任彬;徐永海;袁敞;;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储能系统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16期

3 常丰祺;郑泽东;李永东;;一种新型混合储能拓扑及其功率分流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12期

4 徐少华;李建林;;光储微网系统并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4期

5 赵冬梅;张楠;刘燕华;张旭;;基于储能的微网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综合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3年02期

6 郑竞宏;王燕廷;李兴旺;王忠军;王小宇;朱守真;;微电网平滑切换控制方法及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8期

7 白志红;张仲超;;一种新型超导储能多模块并联的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颖;考虑电磁动态特性的高温超导储能磁体设计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2 刘洋;超导磁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的应用及其状态评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吉宇;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陈孝元;超导磁储能能量交互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焦丰顺;高温超导磁储能磁体电磁热力综合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宋萌;超导装置磁体电磁设计及其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柳丹青;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周奥波;HTS-SMES磁体暂态电压分布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张晴;平抑风电波动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和经济性评估[D];湖南大学;2017年

4 张龙;超导磁储能抑制风电并网系统功率振荡的控制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

5 郝彦丛;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单元分散式荷电状态平衡控制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6 王明;风储联合应用中储能的需求评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7 魏洁茹;微电网多元复合储能建模与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彭俊臻;超导磁储能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93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93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