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厚膜光伏器件研究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M914.4
【部分图文】:
使其可以制造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以塑料为基片的柔性太ic solar cells,OSCs)材料的化学用途广泛,并且可以在,有机共轭聚合物正逐渐成为可通过溶液加工技术制备伏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11, 12]。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电池概念首次提出以来[13],光活性以及器件中的界面工程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了太阳电池电池器件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4],而经过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权威认证的单结器5],如图 1-1 所示。而串联有机太阳电池器件的效率达到机太阳电池器件是存在一些缺陷的:如使用卤代溶剂作伏材料层厚度和器件制造气氛的敏感性。此外,成本和键问题。因此,探索低成本、高性能的有机太阳电池材业化的一个迫切的学术和工业挑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波材料所有机太阳电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年05期
2 ;宁波材料所有机太阳电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15年08期
3 郭英健;谌伟庆;;有机太阳电池研究新进展[J];电源技术;2019年09期
4 化信;;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发效率达7.8%的有机太阳电池给体材料[J];化工新型材料;2013年09期
5 刘忠范;;全小分子非富勒烯有机太阳电池效率突破10%[J];物理化学学报;2018年11期
6 ;新型高效有机太阳电池研究取得新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14年06期
7 尹同同;冯晓东;;纳米金属球增强有机太阳电池光吸收的模拟[J];电源技术;2018年11期
8 新型;;化学所全小分子非富勒烯有机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超过10%[J];化工新型材料;2018年09期
9 许中华;陈卫兵;叶玮琼;杨伟丰;;聚合物和小分子叠层结构有机太阳电池研究[J];物理学报;2014年21期
10 新型;;消息报道[J];化工新型材料;201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聪聪;基于碳氮不饱和键的新型有机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陈智明;高效厚膜光伏器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徐荣国;基于新型界面材料的有机太阳电池器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4 谢源;非富勒烯有机太阳电池的器件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5 刘熙;新型非富勒烯受体与水醇溶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有机太阳电池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6 董升;面向大面积有机太阳电池的高效厚膜材料及器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7 张桂传;高效三元有机太阳电池器件的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8 谢锐浩;含苯并二噻吩的新型共轭有机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9 孙辰;钙钛矿及有机太阳电池器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10 邓万源;电荷转移态激子行为对有机太阳电池光电流和光电压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静;有机太阳电池阴极界面工程及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周莹;有机太阳电池n-型阴极界面材料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陈虹竹;基于非富勒烯受体的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形貌调控及三元器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4 易淑旺;基于界面调控以及界面物理改性的聚合物太阳电池[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5 李曼曼;体异质结界面调控及其在有机太阳电池中应用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年
6 李炎平;溶液法制备MoO_3在有机太阳电池阳极界面修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7 邵鹏飞;氧化物纳米颗粒对有机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8年
8 刘勇;水/醇溶型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及在钙钛矿太阳电池或有机太阳电池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9 孙丽;有机太阳电池光学性能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梁亚敏;有机太阳电池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6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36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