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装置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及优化
【学位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M712;TM9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储能发展的现状
1.2.2 储能装置的应用现状
1.3 课题主要的研究目的及工作
2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
2.1 暂态稳定计算的目的与意义
2.2 暂态稳定计算问题的数学模型
2.2.1 暂态稳定计算的数学模型
2.2.2 模型暂态稳定计算的基本原理
2.3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模拟仿真
2.3.1 简介
2.3.2 MATLAB仿真介绍
2.4 总结
3 储能电池的原理及应用
3.1 储能电池的简介
3.1.1 简介
3.1.2 储能控制
3.2 电池储能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模型
3.3 电池储能装置的数学建模方法
3.3.1 电池组的建模方法
3.3.2 变换器建模方法
3.3.3 电池储能装置控制模型
3.4 小结
4 电池储能并网的拓扑结构优化
4.1 基本单元的分类
4.2 储能装置的并网方案优化设计
4.2.1 基于储能单元串联的并网接入系统
4.2.2 基于变压器升压型PCS
4.3 总结
5 储能装置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5.1 储能装置对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影响分析
5.1.1 简介
5.1.2 基于数学算法的储能电池对发电机影响
5.2 储能装置并网对系统稳定性影响
5.2.1 锂电池的组成
5.2.2 储能装置的并网方案
5.2.3 MTLAB仿真
5.2.4 无穷大功率电源的暂态过程仿真结果及分析
5.3 储能装置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的仿真
5.3.1 三相变换器MATLAB仿真
5.3.2 仿真运行及其结构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振威;蒋小平;马会萌;马速良;;用于混合储能平抑光伏波动的小波包–模糊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2 桑丙玉;陶以彬;郑高;胡金杭;俞斌;;超级电容-蓄电池混合储能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年02期
3 张雪莉;刘其辉;李建宁;李赢;;储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应用;2012年12期
4 浦挺;;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34期
5 严晓辉;陈海生;张雪辉;谭春青;;国际储能产业政策及我国储能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能源;2011年11期
6 陈建斌;胡玉峰;吴小辰;;储能技术在南方电网的应用前景分析[J];南方电网技术;2010年06期
7 金一丁;宋强;刘文华;;电池储能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7期
8 Thang Ngoc Cong;;Progress i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A critical review[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9年03期
9 魏学良;戴珂;谢斌;康勇;彭华良;;不平衡负载下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24期
10 张文亮;丘明;来小康;;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思敏;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在风—储孤网中的运行与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生允;电池储能的两级式功率变换系统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2 徐琳;微电网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夏亚君;储能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启国;超级电容器储能脉冲电源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李亦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结果的可视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翟世涛;超导储能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布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杨浩;多功能柔性功率调节器的数学模型和运行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姚涛;超导磁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93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9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