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背靠背VSC-HVDC复合系统实现UPFC功能研究
【学位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M721.1
【部分图文】:
背 VSC-HVDC 并网装置主要用于故障后实现电网的快速恢复,文献【3VDC 装置结合功率传递的原理实现电网间的同期并列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多电平换流器在电压等级高、有功功率传输容量大的场合等方面的应用块化多电平技术(MMC)继承了传统级联式拓扑在器件数量、模块化结构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实现、控制简单、开关损耗低等优点逐渐成压电压型换流器中最有潜力的是 MMC 结构的换流器,它多适应高压合。本章节主要是在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 MMC 的工作原理并建立靠背 VSC-HVDC 并网装置。 的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 拓扑结构中两个桥臂电感的连接点为交流输出端(V 点),且每个桥臂桥臂电感组成,具体如图 2-1 所示。V 点的相电流是vji ,相电压vju (j=臂,桥臂电流为pji ;相对应的 N 表示下桥臂,桥臂电流为nji (j=a,b,c);臂等效损耗和串联电抗。直流电压为 2dc U/。
图 2-2 MMC 子模块的结构图Fig.2-2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MMC Sub-module半桥子模块以其控制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使其在工程中被大量应用。分析半桥子模块可知,子模块有 3 种工作状态,6 个工作模式,每个工作模式下的开关的状态不同且电流的方向也不同,具体的情况见表 2-1。表 2-1 子模块的三种工作状态Tab.2-1 Three Working States of the Sub-module状态 闭锁状态 投入状态 切除状态模式
2 基于 MMC 结构的背靠背 VSC-HVDC 并网装置Main : Graphs0.730 0.740 0.750 0.760 0.770 0.780 -0.40-0.200.000.200.400.600.801.001.201.40y下桥臂 上桥臂图 2-3 CPS-SPWM 的原理示意图Fig.2-3 Schematic Diagram of CPS-SPWM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要确保每相投入的模块总数是恒定的。阶梯改变,合理的安排上、下臂子模块的个数,用交流侧输出的多电波。模块数越多,输出的电平数越高,输出的电压波形的畸变率意图如图 2-4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健;宋鹏程;徐政;;适用于新型UPFC拓扑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J];电网技术;2017年03期
2 陈琼;蒋平;;UPFC抑制电网强迫振荡研究[J];电力工程技术;2017年02期
3 谢吉;朱宏杰;;500kV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原理及应用[J];电子世界;2017年19期
4 范子恺;吴熙;冯双;;UPFC抑制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16年01期
5 王立龙;张静;;新型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4年04期
6 吴新方;王东峰;;利用UPFC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J];电子质量;2016年06期
7 黄方能;黄成军;陈陈;钱勇;江秀臣;;UPFC稳定控制器的研究及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年03期
8 王莹;吕翔;甄宏宁;许文超;王震泉;;UPFC对电网潮流及电压支撑能力的研究[J];电工电气;2017年03期
9 江全元;邹振宇;曹一家;;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多机电力系统UPFC控制器[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7期
10 刘永刚;李敏;王新宝;俞秋阳;钟高跃;;UPFC暂态过电压研究[J];供用电;201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鹏程;含统一潮流控制器电力系统的控制与优化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陈众;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理论的UPFC智能控制器结构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朱鹏程;用于UPFC的串、并联双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光大;统一潮流控制器物理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黄方能;利用UPFC提高电力系统阻尼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仉志华;基于UPFC的自愈配电环网及其潮流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阎博;UPFC的非线性控制与限流式UPFC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唐爱红;统一潮流控制器运行特性及其控制的仿真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帅兵;时间周期有限元法及UPFC中串联变压器不对称直流偏磁特性[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10 张芳;电力系统动态电压稳定控制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锟;基于背靠背VSC-HVDC复合系统实现UPFC功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满九方;MMC-UPFC在电网三相不平衡情况下的运行与控制[D];山东大学;2018年
3 朱志鹏;基于多场景变权的UPFC在风电并网系统中的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4 王金星;UPFC/BESS接入大电网新能源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5 吴双;UPFC在含风电场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康伟;MMC型UPFC换流阀功率单元的低感直流母线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5年
7 殷天然;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UPFC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8 韩蕾;基于UPFC提升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周正宇;含UPFC电力系统潮流优化及预防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10 刘芳园;基于UPFC的风力发电机组并网稳定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93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9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