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中压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

发布时间:2020-12-20 02:51
  中压配电网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非有效接地方式。电容电流值是判断中压配电网单相接地危害以及进行消弧线圈配置的依据。传统利用配电网不对称在一次侧测量电容电流的方法安全性较差且操作复杂,随着电缆线路的大量投入运行,系统的对称度越来越高,这就导致这类测量方法的误差变大。二次侧注入信号测量电容电流法则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且不依赖电网不对称度的电容电流测量方法,论文中对此方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在信号注入法的测量频段内进行了电缆电气参数的计算及频率特性分析,得到了符合实际的电缆参数以及电缆参数随频率的变化规律。其次,对电压互感器的阻抗频率特性进行实验,找出了互感器的线性传变频段,并通过仿真确定了信号注入法注入电流信号的强度和频率。再次,对中压配电网系统的频率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仿真和计算分别得到实际中压配电网系统和纯电容系统的零序频率特性曲线,并将两者的频率特性曲线进行比较,证明了实际中压配电网在测量点处可以等效为一个纯电容的正确性,即证明了可以用信号注入法测量电网电容电流。最后,给出了三频法、相量法和扫频法共三种测量电网电容电流的方法,并对这三种测量方法进...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中压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


注入电流信号衰减过程仿真图

中压配电网,仿真模型,正序电阻,电感


4 中压配电网系统的频率特性研究仿真参数设置为表 2.7中YJV22-8.7/10kV-3×400mm2型电缆金属的电气参数,每公里的正序电阻和零序电阻分别取为 1.13e-05Ω 和序电感和零序电感分别取为 4.07e-04H 和 3.36e-03H、每公里的取为 0.367μF,三回输电线路的长度均设置为 8km。三个三相对.2+j0.01)MVA,仿真时间设置为 0.5s,仿真算法采用 ode23tb 算

中压配电网,不对称,仿真模型,电容测量


图 4.4 对称中压配电网电容测量值的频率误差曲线由表 4.2 的数据和图 4.4 的误差曲线可知,随着频率的增大零序电容的测量误在增大的。本文用信号注入法测量电网电容电流时的最大注入频率为 180Hz,压配电网系统在 180Hz 时的电容测量值误差为 3.5659%,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称的中压配电网系统在所研究的频段内在测量点处可以近似等效为一个纯电容 不对称中压配电网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1 不对称中压配电网系统的仿真模型及参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零序PT二次侧注入信号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J]. 宋晓燕,孙岩洲,宋紫嫣,梁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4(19)
[2]500kV电缆线路工频参数的计算与分析[J]. 王晓彤,项祖涛,班连庚,蒋卫平,钱康,牛涛.  电网技术. 2013(08)
[3]用于铁磁谐振过电压计算的电压互感器模型[J]. 董张卓,李养俊,徐建军,赵元鹏.  电力学报. 2012(05)
[4]基于双信号注入法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J]. 程玉凯,杜文凤.  电测与仪表. 2012(05)
[5]35kV电缆设计中三芯与单芯电缆的选择与比较[J]. 韩立奎,王海涛,韩晓冰.  电线电缆. 2011(05)
[6]平行多回电缆序阻抗参数的计算与分析[J]. 王育学,张哲,尹项根,孔祥平,邓星,蒙绍新,赵健康.  电网技术. 2011(08)
[7]配电系统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比较[J]. 毛柳明,毛文奇.  湖南电力. 2010(05)
[8]配电网电容电流谐振测量方法的应用[J]. 陈忠仁,周程宏,王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15)
[9]《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发布后的回顾[J]. 史传卿,朱爱钧,龚尊.  供用电. 2009(03)
[10]高压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方式对线路参数的影响[J]. 唐庆华,刘宝成,杨洪,史磊,李丛林,吕红开.  电线电缆. 2009(02)

硕士论文
[1]信号注入法测量电容电流的关键技术研究[D]. 张利花.西安科技大学 2017
[2]用注入信号法测量中压电网容性电流研究[D]. 尚腾.西安科技大学 2016
[3]矿井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的研究[D]. 李璐.西安科技大学 2013
[4]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的研究[D]. 何林.华北电力大学 2013
[5]电力电缆电气参数及电气特性研究[D]. 钱洁.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27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927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8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