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二阶锥规划的交直流混合配网多时间尺度优化控制

发布时间:2020-12-20 12:24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构建一个低碳环保的能源体系已刻不容缓。分布式电源以其环境友好、发展可持续等特点,日益成为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发电新形式;此外,电动汽车、大型计算机机组等直流负荷在配网比重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上述直流属性电源及负荷的大规模接入,传统配网的供电模式面临了严重挑战。交直流混合配网能够充分体现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两者的优势,有序接纳交直流属性分布式电源和负荷,逐步成为未来配网发展的新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考虑交直流混合配网在模型建立、不确定性分析和优化调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二阶锥规划、机会约束以及模型预测控制理论,从交直流混合配网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面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二阶锥规划理论,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网凸优化模型。通过Distflow形式潮流方程,建立配网潮流模型。考虑到模型的非线性将导致优化难以取得全局最优解,通过二阶锥松弛,将优化模型中非线性非凸的潮流问题转化为线性的凸优化问题。针对VSC换流器中的非线性等式约束,通过公式推演将其转化为线性不等式约束,从而将优化问题的求解域转化为凸集,保证了求解结果的最优性。将降压节能技术引入到优化问...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二阶锥规划的交直流混合配网多时间尺度优化控制


图2-1交直流混合配网横型??、,二V

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无功功率,支路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1交流配网潮流模型??交流配网的网络结构通常可简化为下图形式:??0?i?j?k??,if’,Xjj?rjk,Xjk??—??r ̄ ̄i?1?i?^?? ̄P^0? ̄P^pQac.ij?T^,Q〇cJk?Fn'Qn??TTY??Pac.i^ac.i?Pacj^acj?Pac,hQac..k??图2-2辐射状交流配网拓扑结构??根据图2-2所示交流配网拓扑结构,其Distflow形式潮流模型通常可用??以下形式表示:??p>?=y?p'?+r?(P^)?+(^-v)?/??1?ac,ij?L?1?ac,jk?了?rij?/?\2?Pac、j??-?'?,;?,?(2.1)??nt?n'?+j-?(^-^)?,??Qac,ij?—?Qacjk?Xij?/?\2?9acJ??(Uacj)??卜,尸?(22)??2?,?T?+?(XU?)2?l?[(Pacjj?J"?+?(QL.??f??K..y=K,y+2^,+^QL,)-^——^?(2.3)??式中,上标/表示时间;下表/、y单独出现时代表单个节点编号,连接出现??时代表支路的起点和终点;%表示与节点_/相连的节点集合;/和2^/分??别表示流经支路/>'的有功以及无功功率;1和%分别表示支路zy的电阻和电??抗;/V.,和‘/分别表示节点)的有功以及无功功率;户fs表示储能@??充放电功率;和分别表示dg发出的有功和无功;和分别表??示通过VSC换流器传输的有功和无功;分别表示节点y?上的有??功和无功负荷;表示SVC发出的无功功率;表示CB发出的无功功??率;(7^,.表示在交

网系统,节点,马达,工业


?1.86?0.60??IEEE-7?0.064?0.091?2.23?0.059?0.071?0.20?0?0?0.68?0.80??CEPRI?0.000?0.180?3.50?0.020?0.120?0.85?0?0.15?2.00?0.51??表中,1-小型工业电动机;2-大型工业电动机;3-水栗;4-电厂辅机;5-民??用综合马达;6-工业和民用综合马达;7-空调综合马达。??2.5算例分析??本节在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网系统中进行了仿真计算,修改后的算例??系统如图2-5所示。??19?20?21?22?? ̄PVlpVC??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 ̄ ̄2]—"* ̄| ̄^ ̄ ̄??[pv|ess|?[wt|[ess??I'ZZZjrB???26?|27?28?*29?*30?hi?32"|33??sve]?fwf]?|WT??23?24?25??图2-5改进IEEE-33节点配网系统??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时间尺度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J]. 夏鹏,刘文颖,朱丹丹,汪宁渤,华夏.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9(03)
[2]综合灵敏度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直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薄弱区域评估方法[J]. 潘学萍,李乐,黄华,颜君凯,杨洛.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9(03)
[3]计及电压稳定的最优潮流二阶锥规划方法[J]. 李海英,薛琢成,张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8(12)
[4]直流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综述[J]. 熊雄,季宇,李蕊,孙丽敬,吴鸣,刘海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23)
[5]基于二阶锥规划的交直流主动配电网日前调度模型[J]. 马鑫,郭瑞鹏,王蕾,黄晶晶,柳劲松,方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22)
[6]考虑风电功率预测不确定性的日前发电计划鲁棒优化方法[J]. 蒋宇,陈星莺,余昆,廖迎晨,谢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19)
[7]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有功无功协调调度[J]. 任佳依,顾伟,王勇,嵇文路,刘海波,曹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05)
[8]考虑安全约束的交直流配电网储能与换流站协调经济调度[J]. 王守相,陈思佳,谢颂果.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11)
[9]主动配电网状态估计技术评述[J]. 吴在军,徐俊俊,余星火,胡秦然,窦晓波,顾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13)
[10]基于K-means聚类粒子群算法的多点PV-DG日前分配计划[J]. 李磊,王俊熙,贺易,詹鹏,刘方方,汤弋.  高电压技术. 2017(04)

博士论文
[1]含分布式能源电网的建模及运行特性分析[D]. 白浩.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含风电电力系统的场景分析方法及其在随机优化中的应用[D]. 马溪原.武汉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主动配电网鲁棒优化调度[D]. 李佳.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
[2]交直流配电网网架优化规划及典型应用场景研究[D]. 王伟.北京交通大学 2018
[3]含分布式能源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运行优化研究[D]. 季杭为.东南大学 2017
[4]风电并网系统的旋转备用优化策略研究[D]. 张志鹏.东北电力大学 2017
[5]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 严逍.华北电力大学 2017
[6]区间优化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 房少纯.东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27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927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