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值模拟的600MW机组脱硫系统的增容改造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值模拟的600MW机组脱硫系统的增容改造
更多相关文章: 脱硫浆液泵 增容改造 数值仿真模拟 性能对比 优化运行
【摘要】:二氧化硫的存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工农业的生产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而火电行业正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头。随着国家对于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收紧,对于脱硫系统的增容改造和运行优化成为电厂节能增效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KSB公司生产的600MW机组用KWPKC 600-800型脱硫浆液循环泵为研究对象,该泵为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其出力和效率已不能满足电厂新的脱硫需求,故对其进行增容改造,提出一个比较节能的方案以达到脱硫系统增容、增效的目的。本文首先基于对该泵的测绘和数据采集构建出泵原型的三维实体模型,按照提出的改造方案对泵模型进行叶片参数的改造。随后利用Gambit划分模型网格并将其导入Fluent数值模拟软件中,设定边界条件,采取SIMPLE算法进行仿真模拟计算,从而获得原型浆液泵及经过叶片改造之后的浆液泵的性能。比较分析改造前后浆液泵的性能以验证此方案对于浆液泵增容改造的可行性。并针对某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浆液泵优化运行方案。
【关键词】:脱硫浆液泵 增容改造 数值仿真模拟 性能对比 优化运行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7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我国电力系统二氧化硫排放现状与控制9-10
- 1.2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10-11
- 1.2.1 系统组成10-11
- 1.2.2 工艺流程及反应原理11
- 1.3 研究现状11-13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13-15
- 1.4.1 研究内容13
- 1.4.2 研究意义13-15
- 第2章 水力设计参数对浆液循环泵性能影响15-24
- 2.1 叶片水力设计参数对泵性能影响15-21
- 2.1.1 叶片入口参数的影响15-19
- 2.1.2 叶片出口参数的影响19-20
- 2.1.3 其他参数的影响20-21
- 2.2 蜗壳水力设计参数对泵性能影响21-22
- 2.3 本章小结22-24
- 第3章 脱硫浆液循环泵三维模型的构建24-33
- 3.1 设计参数24
- 3.2 叶轮模型的建立24-27
- 3.2.1 浆液泵的测绘步骤24-26
- 3.2.2 叶轮的三维构体及流道的生成26-27
- 3.3 压出室的三维构体27-30
- 3.4 装配和整体建模30-31
- 3.5 本章小结31-33
- 第4章 浆液泵内部数值模拟及改造方案分析33-55
- 4.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33-41
- 4.1.1 CFD数值模拟的工作步骤34-35
- 4.1.2 计算流体力学的特点35-36
- 4.1.3 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控制方程36-38
- 4.1.4 湍流模型38-40
- 4.1.5 SIMPLE算法40-41
- 4.2 网格划分41-42
- 4.2.1 Gambit中流道模型的导入41
- 4.2.2 网格的划分41-42
- 4.2.3 边界条件的设定42
- 4.3 导入Fluent中的相关设置42-45
- 4.3.1 Fluent求解器的设置42-45
- 4.4 模拟结果分析45-53
- 4.4.1 改造前后数值模拟46-48
- 4.4.2 改造前后性能比较和结果分析48-53
- 4.5 数值模拟对于实际工程改造的指导意义53
- 4.6 本章小结53-55
- 第5章 两种方案的提出和比较55-61
- 5.1 实际运行参数55
- 5.2 浆液PH值对循环浆液量的影响55-56
- 5.3 浆液密度对循环浆液量的影响56-57
- 5.4 循环浆液量的计算57-58
- 5.5 两种改造方案的提出和能耗比较58-60
- 5.6 本章小节60-61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1-63
- 6.1 结论61-62
-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然;;钢包脱硫用固体渣料成分的确定及提高脱硫率的措施[J];河北冶金;1990年05期
2 张晋斌;电站脱硫技术综述[J];华北电力技术;2000年07期
3 陈明智;利用粉煤灰脱硫技术综述[J];粉煤灰;2002年05期
4 邝素萍,马文石,李伟善;脱硫技术现状及前景展望[J];广东化工;2002年01期
5 李登新,高晋生,孟繁玲;电化学脱硫的热力学分析[J];煤炭学报;2002年03期
6 黄谦德;;炉内增钙脱硫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州环境科学;2002年01期
7 王君成;;镁脱硫工艺的应用研究[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钟毅,金峰,张鹏宇,曾汉才;模糊综合评价在脱硫技术优选中的应用[J];电力环境保护;2003年02期
9 毛健全,顾尚义,张启厚,周茂基;对脱硫石灰岩质量要求初探[J];贵州地质;2003年04期
10 张林仙,刘远鹏;脱硫技术的发展概况[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亮;李春虎;侯影飞;魏晓斌;于英民;冯丽娟;;柴油氧化萃取脱硫工艺[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2 刘凤娟;苍大强;李春增;娄军芳;;温度对烧结脱硫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炳海;冯怒;陈金凤;;脱硫系统运行优化及典型异常处理[A];第六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斌;李聿军;向华;张江萍;邹节忠;刘江斌;;转炉内加锰铁脱硫工艺的研究和实践[A];2007年度泛珠三角十一省(区)炼钢连铸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强晓峰;;镁法脱硫在燃油电厂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胡辉;王文超;王珊珊;杨旗;陆僖;杨家宽;;铅膏脱硫及其滤液中硫酸钠回收利用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7 李强麟;;再议脱硫熟石膏质量的控制[A];2009第四届全国石膏生产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暨展览会论文集[C];2009年
8 董克平;;攀钢西昌钢钒脱硫工艺优化与实践[A];第十八届(2014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S03:铁水预处理[C];2014年
9 顾金芳;茅睿;林伟;;脱硫系统优化运行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李秀忠;徐炳文;马庆国;;脱硫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提高[A];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柳尧杰;电厂脱硫 非脱不可[N];莱芜日报;2006年
2 梁约军;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脱硫的理论与实践[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3 记者 朱章安 通讯员 李绍衡;首个烧结脱硫项目衡钢投运[N];湖南日报;2009年
4 王少腾;气动脱硫系统运行效率高[N];中国化工报;2010年
5 解小如;与环境友好 让世界更美[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李江涛 通讯员 韦建飞;脱硫率达95%以上[N];洛阳日报;2007年
7 惠程华;全省最大脱硫减排项目近日开工建设[N];甘肃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英姿;衡钢“脱硫”环保技术好![N];衡阳日报;2009年
9 费庆胜 余志杰;福建三钢烧结二期脱硫降本攻关效果显著[N];中国冶金报;2009年
10 钟勇浜 黄慧锦;蒸馏装置减顶气脱硫率达99.99%[N];中国石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艳平;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器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强;基于PKS的脱硫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丁圣亮;火电厂脱硫废水蒸发工艺及对烟气除尘脱硫的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亢旭;微波脱硫对炼焦煤煤质影响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薛飞;功能化离子液体在油品脱硫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5 谢春雪;等离子体脱硫相关问题分析及脱硫实验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6 易娟;电厂烟气活性焦脱硫规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梁国智;300MW机组脱硫系统能效分析及其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白彦飞;燃煤烟气氨法同时脱碳脱硫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徐雪松;高炉瓦斯灰用于气体中硫化氢脱除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10 田东阳;S-Zorb脱硫技术的工业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76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57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