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应用耦合电容传感器的变压器类绕组暂态电压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发布时间:2017-08-06 16:01

  本文关键词:应用耦合电容传感器的变压器类绕组暂态电压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变压器类绕组 暂态电压测量 耦合电容传感器 截止频率 电压分布特性


【摘要】:实验测得的变压器类绕组暂态电压分布是变压器类设备绝缘结构设计的重要参考内容。为克服扎针法、光纤测量法等现有测量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耦合式电容传感器的变压器类绕组暂态电压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介绍了其基本工作原理及标定方法。为提高测量系统的响应特性,设计了RC积分器和阻抗变换器相结合的外围电路,使得其测量频带可达0.64 Hz~106 MHz。通过解耦处理原始测量数据消除了相邻线饼带来的耦合效应。利用该测量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波形冲击电压下一特高压变压器励磁调压线圈的暂态电压分布,分析了波形参数对变压器暂态电压分布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发现,雷电波下绕组首端线饼处的峰值电压会因谐振而高于入端电压,陡前沿方波和高频振荡波下各线饼峰值电压呈指数型下降。
【作者单位】: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关键词】变压器类绕组 暂态电压测量 耦合电容传感器 截止频率 电压分布特性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SGSD0000JSJS1600027)~~
【分类号】:TM41
【正文快照】: 基本工作原理及标定方法。为提高测量系统的响应特性,设计了RC积分器和阻抗变换器相结合的外围电路,使得其测量频带可达0.64 Hz~106 MHz。通过解耦处理原始测量数据消除了相邻线饼带来的耦合效应。利用该测量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波形冲击电压下一特高压变压器励磁调压线圈的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禹胜;王正风;;暂态电压安全预防控制的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9期

2 董存;徐斌;贾宏杰;;基于感应电动机的暂态电压失稳分析[J];吉林电力;2007年04期

3 林舜江;李欣然;刘杨华;李培强;罗安;刘光晔;;考虑负荷动态模型的暂态电压稳定快速判断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4 李国栋;杨晓东;李庚银;;暂态电压质量服务综合定价策略[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年04期

5 赵珊珊;仲悟之;张东霞;印永华;唐晓骏;;暂态电压稳定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9期

6 曹英丽;陈春玲;许童羽;郑伟;;基于小波去噪的暂态电压扰动检测方法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张锋;李明霞;樊国伟;罗忠游;常喜强;;风电接入对地区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电力;2011年09期

8 郭挺;谢敏;刘明波;;模型预测暂态电压稳定紧急控制的简化空间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6期

9 马越;陈星莺;余昆;胡鹤轩;;恒速风电机组对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07期

10 李梦骄;罗明亮;王建全;;考虑暂态电压稳定约束的最优潮流计算[J];能源工程;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锋;李明霞;罗忠游;常喜强;;含风电地区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林舜江;刘明波;;暂态电压稳定仿真及其增强措施初探[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常海莎;刘占波;;矿山变电所雷击暂态电压的探讨[A];第二十届“冀鲁川辽晋琼粤”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川;负荷冲击型大扰动下船舶综合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仲悟之;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机理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雷兴;风电接入带来的不确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王正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迟永宁;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稳定性问题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卫平;感应电动机负荷参数辨识及动态特性解析算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2 郭挺;模型预测暂态电压稳定紧急控制的简化空间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杨佳;电网暂态电压扰动的监测与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陈茂英;超高压输电线路暂态电压保护原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5 郭国梁;面向扰动轨迹的暂态电压稳定增强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程振龙;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7 林泽坤;基于交叠概率的风电地区暂态电压稳定评估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8 侯建兰;广州电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优化配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宋长坡;暂态电压质量检测与系统设计[D];东北大学;2011年

10 王凯凯;大型风电场并网建模与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D];上海电力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630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30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6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