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对玻璃平板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雾霾对玻璃平板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雾霾 悬浮颗粒物浓度 相对湿度 灰盐比 硝酸盐 闪络
【摘要】: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频繁发生,雾霾发生时,空气相对湿度高,大气悬浮颗粒物浓度大,对我国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外绝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引发了多起严重的污闪事故。然而,目前关于雾霾对电力系统外绝缘闪络特性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本文搭建了温湿度可控的人工雾自然霾平板试样闪络试验平台,针对雾霾对玻璃平板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展开了研究。首先在雾霾与非雾霾环境下开展了交流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得到了雾霾与非雾霾环境下交流绝缘子的积污差异。与非雾霾环境相比,雾霾环境下,积污绝缘子表面污秽颗粒粒径较大,积污更为严重,等值灰密与等值盐密的比值较小,上下表面积污比值较大,且污秽中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偏高。其次建立了温度湿度可控的人工雾自然霾平板试样沿面闪络试验平台,依据雾霾与非雾霾污秽的差异,在该平台下研究了灰盐比、硝酸盐对玻璃平板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灰盐比和硝酸盐的试验结果,得出雾霾污秽的工频沿面闪络电压低于非雾霾污秽的试验结论。最后在人工雾自然霾试验平台下,研究了悬浮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及污秽等级对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及污秽等级对玻璃平板沿面闪络特性均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相对湿度,其次为污秽等级、悬浮颗粒物浓度。且悬浮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和污秽等级三个影响因素之间并非相互独立。
【关键词】:雾霾 悬浮颗粒物浓度 相对湿度 灰盐比 硝酸盐 闪络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21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11-14
- 1.2.1 雾霾的理化特性及模拟装置的研究11-12
- 1.2.2 雾霾对绝缘子沿面闪络特性及击穿特性影响的研究12-14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4-16
- 第2章 雾霾与非雾霾环境下交流绝缘子自然积污差异16-24
- 2.1 试验样品及试验方法16-19
-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19-23
- 2.2.1 污秽颗粒物粒径分布19-20
- 2.2.2 等值盐密及等值灰密20-22
- 2.2.3 污秽可溶性无机盐成分22-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雾霾污秽对玻璃平板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24-36
- 3.1 试验装置及测试系统24-31
- 3.1.1 试验装置24-27
- 3.1.2 温度控制27-28
- 3.1.3 湿度控制28-30
- 3.1.4 悬浮颗粒物浓度控制30-31
- 3.2 试验方案31-33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33-35
- 3.3.1 灰盐比玻璃平板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33-34
- 3.3.2 硝酸盐玻璃平板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34-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雾霾环境下玻璃平板的工频沿面闪络特性36-50
- 4.1 试验方案36-38
- 4.2 悬浮颗粒物浓度对玻璃平板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38-42
- 4.2.1 饱和泄漏电流38-39
- 4.2.2 沿面闪络电压39-41
- 4.2.3 分析与讨论41-42
- 4.3 相对湿度对玻璃平板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42-45
- 4.3.1 饱和泄漏电流42-43
- 4.3.2 沿面闪络电压43-45
- 4.3.3 分析与讨论45
- 4.4 污秽等级对玻璃平板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45-48
- 4.4.1 饱和泄漏电流45-47
- 4.4.2 沿面闪络电压47-48
- 4.4.3 分析与讨论48
- 4.5 本章小结48-50
- 第5章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5-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56-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中毅;宫国利;王立新;;均匀场内压缩二元混合气体中环氧树脂的表面闪络特性[J];绝缘材料通讯;1988年03期
2 陈玉;成永红;王增彬;吴锴;李盛涛;;微纳米无机氧化物环氧复合涂层的快脉冲真空闪络特性[J];自然科学进展;2008年08期
3 王增彬;成永红;陈玉;丁曼;周稼斌;孟国栋;吴锴;;脉冲陡度对快脉冲下真空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09年01期
4 李盛涛;黄奇峰;;多层有机绝缘结构真空沿面闪络特性和机理研究(英文)[J];高电压技术;2013年08期
5 张振军;郑晓泉;吴文斌;杨沛;彭平;乌江;;不同温度下聚酰亚胺真空直流沿面闪络特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6 于开坤;张冠军;刘国清;马新沛;李光新;;玻璃陶瓷表面浅陷阱分布对其真空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7 杨鑫;李卫国;郭昱延;魏斌;张宏杰;丘明;;液氮中微秒级脉冲下的沿面闪络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7期
8 谢述教,蒋兴良,王强,刘仲全,何平安;覆冰绝缘子直流闪络特性研究现状[J];高电压技术;2004年01期
9 何良;李盛涛;张拓;;TiO_2/Al_2O_3-Al_2O_3-TiO_2/Al_2O_3绝缘结构的真空沿面闪络特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AIHARA·HARADA·AOSHIMA·ITO,王勇武;长空气间隙的冲击闪络特性及大气因素的校正[J];高压电器;197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巍;高压纳秒脉冲下真空绝缘沿面闪络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佑飞;雾霾对玻璃平板工频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张小福;工频电压对污秽玻璃绝缘子冲击闪络特性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苑吉河;冰柱模型和支柱绝缘子覆冰直流闪络特性与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55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5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