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谐波的检测与处理方法
本文关键词:间谐波的检测与处理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间谐波 频谱泄露 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 窗函数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和电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非线性元器件投入电网使用。非线性元器件由于自身的特点在用电的同时向电网反馈一个不规范的电压电流波形。在电网中传播的以基波为载波的不规则波形被称为谐波。电力系统中谐波的定义是广泛的,在具体分析时就产生了间谐波的说法。间谐波的定义为频率是非整数次基波频率的电压或者电流。间谐波的含量随着电网中非线性负载的增加而增加,在某些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了影响。例如间谐波危害了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影响了各种用电设备的使用,产生了白炽灯闪变现象等等。各国学者针对间谐波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由间谐波的定义可以看出间谐波在频域上是随机的,这给检测间谐波带来挑战。检测间谐波是治理间谐波的前提,只有准确、实时的检测出间谐波才能实现对间谐波补偿装置的最优配置。间谐波的特点是频率范围不确定,幅值小,在电力系统中基波、谐波、间谐波相互影响。本文首先研究了已有的间谐波相关算法,然后利用非同步采样产生的频谱泄漏现象对间谐波相关参数进行检测。以往学者对频谱泄漏现象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加权的方式进行消弱,而本算法的创新点是利用频谱泄露的值和基波、谐波、间谐波的特点对间谐波进行检测。通过频谱分析可以得到频谱图,在主瓣、旁瓣整数倍点上进行取值,基波和整数次谐波在此处频率点的数值为零,而间谐波由于频谱泄漏现象在此点会有数值被取出。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得出间谐波的幅值、频率、相角相关参数,从而达到检测间谐波的目的。为了提高间谐波的分辨率而不增加计算量,本文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Fast Fourier Transform)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三点法的原理是利用离散频谱图中相邻的三个点做简单的运算,从而得出新的离散频谱图来达到增加衰减速度的目的。本算法和三点法能够很好进行结合,通过结合提高FFT的衰减速度,从而增加多个间谐波的分辨率。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利用科学工具Matlab进行系统仿真,验证了本方法能够消除基波和谐波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其能够在基波、谐波、间谐波的共存系统中有效的检测间谐波的相关参数。
【关键词】:间谐波 频谱泄露 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 窗函数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3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已有算法现状12-14
- 1.2.2 间谐波的国家标准14
-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14-15
- 1.4 本文的创新点15
- 1.5 本章小结15-16
- 第二章 同步采样下的间谐波分析方法16-26
- 2.1 同步采样16-17
- 2.2 传统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方法17-19
- 2.3 快速傅立叶(FFT)计算方法19-21
- 2.4 对传统方法的改进21-23
- 2.4.1 窗函数法22
- 2.4.2 补零法22-23
- 2.5 小波变换法23-24
- 2.6 本章小结24-26
- 第三章 非同步采样下的间谐波分析方法26-36
- 3.1 频谱泄露现象的原理26-28
- 3.2 间谐波分析法的窗函数研究28-32
- 3.2.1 加窗原因28
- 3.2.2 矩形窗28-32
- 3.2.3 余弦窗32
- 3.3 窗函数的选择和设计32-34
- 3.3.1 各种窗函数的对比33
- 3.3.2 窗函数的设计步骤33-34
- 3.4 本章小结34-36
- 第四章 基于频谱泄露的间谐波检测方法36-44
- 4.1 基于频谱泄露的间谐波检测方法的提出36-37
- 4.2 基波、谐波、间谐波之间的频谱干扰37-38
- 4.3 避开基波、谐波影响的方法38-39
- 4.4 间谐波相关参数的测量39-40
- 4.5 对方法的改进40-42
- 4.6 算法流程分析42-43
- 4.7 本章小结43-44
- 第五章 间谐波检测方法仿真44-50
- 5.1 频谱泄露现象的Matlab仿真44-46
- 5.2 基于频谱泄露的间谐波检测方法的Matlab仿真46-49
- 5.3 融入三点法的Matlab仿真49
- 5.4 本章小结49-5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8
- 附录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秉伟,周莉,刁均伟;基于现代谱估计方法的间谐波检测[J];继电器;2005年03期
2 郝江涛,刘念,幸晋渝,薄丽雅,陈卓;电力系统中间谐波的来源及危害[J];四川电力技术;2005年02期
3 高培生;谷湘文;吴为麟;;基于空间谱和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间谐波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4期
4 李琼林;刘会金;张振环;陈红坤;;基于互调原理的交直交变流系统中的间谐波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34期
5 车利;江鸿;;电力系统中的间谐波概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3期
6 金国彬;李玲;黄绍平;;基于时频平面脊信息提取的间谐波分析新方法[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邓淑娟;罗隆福;李勇;时建锋;梁英;雷园园;;新型工业变流系统间谐波与次谐波特性分析[J];电网技术;2009年05期
8 金国彬;李玲;李天云;黄绍平;;间谐波高精度检测新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年02期
9 李明;张葛祥;王晓茹;;时频原子方法在间谐波分析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9年17期
10 刘亚梅;杨洪耕;马超;;谐波和间谐波参数估计的新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学;张伏生;郑文雯;赵娜;魏平;;间谐波的准确测量以及硬件实现[A];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健;林涛;;电力系统谐波/间谐波高精度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金维刚;刘会金;徐金富;;基于虚拟仪器平台的谐波/间谐波在线监测系统研制与开发[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加升;柴世杰;;电能质量谐波间谐波在线快速检测方法研究[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谢锐凯;张波;龙隽;陈良刚;;一种间谐波检测装置的检测误差分析[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刘亚梅;肖先勇;王楠;杨洪耕;;用线性调频Z变换的相邻谱线插值检测间谐波[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小华;王莉;王力;;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谐波及间谐波高精度检测[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宋海峰;张章;;基于电弧炉建模分析间谐波对继电保护设备的影响[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查晓明;吉磊;孙建军;;电流型变频器的间谐波分析及应用模型构建[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培生;电力系统中的间谐波频谱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2 陈国志;电力谐波和间谐波参数估计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周峰;基于准同步采样的电力系统谐波与间谐波在线检测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张超;间谐波环境下SAPF检测及补偿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王天施;间谐波检测方法及对电力系统影响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6 雍静;间谐波源模型和间谐波电压特性及其闪变效应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李明;电力系统间谐波检测算法及电动机间谐波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猛;基于Windows CE的实时谐波间谐波在线监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闫兴龙;联合Kalman滤波与AR模型的间谐波检测算法研究与实现[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3 徐骏;电压间谐波对LED光源闪变效应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刘小林;IEC标准中谐波与间谐波的检测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6年
5 许晨昱;基于非同步采样电力稳态谐波及间谐波检测方法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宋国慧;电力系统间谐波检测算法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左培丽;基于插值重构的电网谐波间谐波检测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8 曾靖翔;间谐波的检测与处理方法[D];济南大学;2016年
9 陈铭明;电力间谐波的特性及抑制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唐斐;基于空间谱估计算法的间谐波频谱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56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5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