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固定串联补偿综合节能评估
本文关键词:配电网固定串联补偿综合节能评估
更多相关文章: 固定串联补偿 节能评估 电压质量 极限输送功率 配电网
【摘要】:为了实现固定串联补偿的配电网节能最大化,并满足电压质量和极限传输功率的限值,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固定串联补偿综合节能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固定串联补偿线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模型,并依据节能量测量与验证规则推导出了固定串联补偿配电网节约电力电量模型;其次,给出了固定串联补偿线路末端电压模型和极限输送功率模型;最后,以35kV子石线为案列,进行了节能评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串联补偿度为2.3,最大年节能量达到77.30万kW×h,且电压质量和极限输送功率满足限值要求。
【作者单位】: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宁夏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固定串联补偿 节能评估 电压质量 极限输送功率 配电网
【分类号】:TM727;TM92
【正文快照】: 0引言固定串联补偿技术(fixed series compensation,FSC)(以下简称固定串补)主要用来提高输配电网的系统稳定性、调节潮流分配和增强输送能力[1-2],并成功应用于我国高压电网[3-4]。由于我国配电网尤其农村配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线路长、线路线径小、配电设备老化严重,同时配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勇军;石辉;许亮;;配电网节能潜力评估系统开发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2期
2 王智冬;李晖;李隽;韩丰;;智能电网的评估指标体系[J];电网技术;2009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敬敏;何光宇;沈沉;邓勇;邓兆云;黄文英;;美国智能电网评估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8期
2 王彬;何光宇;梅生伟;陈艳波;刘炜;;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3期
3 韩冬;严正;宋依群;孙强;张义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智能电网动态评价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3期
4 孙强;葛旭波;刘林;徐欣;张义斌;曾沅;尹明;;国内外智能电网评价体系对比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6期
5 张智刚;夏清;;智能电网调度发电计划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09年20期
6 梁旭明;陈国平;娄殿强;余克武;王聿升;佘振球;常乃超;;面向智能电网的跨区直流输电集控化运维体系[J];电网技术;2011年03期
7 张健;蒲天骄;王伟;李敬如;温卫宁;;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电网技术;2011年06期
8 张斌;张东来;;电力系统采集数据压缩品质影响规律研究[J];电网技术;2012年04期
9 王彬;何光宇;陈颖;胡长金;闾海荣;;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中电力用户需求指标集的构建[J];电网技术;2012年06期
10 邓勇;邓兆云;陈郑平;何光宇;王彬;倪敬敏;;电网运行指标体系建设探讨[J];电力与电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建岐;滕玲;丁慧霞;卢锟;;电力无源光网络设备标准研究与测试评估[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莉;电力产业节能减排机制设计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张刚;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政府责任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3 贾鸥莎;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王传启;高速铁路智能牵引变电站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传启;高速铁路智能牵引变电站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茹;智能用电小区推广应用的商业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石辉;基于灰技术的配电网节能评估与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荣斌;博罗供电局线损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许玲玲;智能电网环境下广域网通信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5 雷s,
本文编号:660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6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