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UHVDC混联多端馈入受端电网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5:41

  本文关键词:UHVDC混联多端馈入受端电网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特高压直流输电 多馈入 混联 技术经济比较 可靠性


【摘要】:特高压直流输电是跨大区、远距离、大容量送电的经济高效输电方式,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特高压直流电压等级高,输电容量大,将其汇入一个交流电网,会对此交流电网产生巨大的冲击,同时,受端电网一般位于负荷中心,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巨大的占地面积加剧了输电走廊的紧张。为拓宽直流输电系统受端的应用范围,使其不仅适用于强交流系统,还适用于无源系统和弱交流系统,结合LCC换流器和VSC换流器的优点,将传统的两端“点对点”直流输电系统改造为“点对多点”的UHVDC混联多端馈入受端电网的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基于已有的国内外关于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研究提出的相关拓扑,本文首先提出多个UHVDC混联多端馈入受端电网的结构方案,并对这些结构方案进行定性的技术经济比较,筛选出较优的两种拓扑。然后对这两种拓扑进行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技术性从可靠性角度,计算出系统的强迫能量可用率和不可用率。经济性从换流站造价、线路造价、运行成本分析、投资回报分析几个角度计算分析。最后在PSCAD/EMTDC上搭建两种拓扑的模型,并进行运行特性的仿真比较分析。运行特性包括稳态特性、动态特性和暂态特性。其中动态特性通过设置电流阶跃响应仿真研究,暂态特性通过设置各换流站的单相接地故障、三相接地故障和直流线路短路接地故障仿真研究。综合两种拓扑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比较结果,推出一种最优拓扑,并提出最优拓扑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 多馈入 混联 技术经济比较 可靠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2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0-13
  • 1.2.1 特高压直流输电10-11
  • 1.2.2 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11-12
  • 1.2.3 混合直流输电12-13
  • 1.3 论文主要内容13-14
  • 第2章 UHVDC接线方式的研究14-23
  • 2.1 基于两端的UHVDC接线方式14-15
  • 2.2 基于多端的UHVDC接线方式15-22
  • 2.2.1 串联多端15-20
  • 2.2.2 并联多端20
  • 2.2.3 混联多端20-22
  • 2.3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两种UHVDC混联多端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23-37
  • 3.1 两种UHVDC混联多端方式的技术性比较23-32
  • 3.1.1 可靠性23-32
  • 3.2 两种UHVDC混联多端方式的经济性比较32-36
  • 3.2.1 换流站造价32-34
  • 3.2.2 线路造价34
  • 3.2.3 运行成本分析34-35
  • 3.2.4 投资回报分析35
  • 3.2.5 经济性比较结果35-36
  • 3.3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两种UHVDC混联多端方式运行特性比较37-64
  • 4.1 PSCAD/EMTDC建模37-43
  • 4.1.1 系统额定参数37
  • 4.1.2 交流系统37-38
  • 4.1.3 滤波器配置38-39
  • 4.1.4 输电线路模型39-40
  • 4.1.5 控制策略40-43
  • 4.2 运行特性仿真结果分析43-63
  • 4.2.1 稳态特性比较43-47
  • 4.2.2 动态特性比较47-49
  • 4.2.3 暂态特性比较49-63
  • 4.3 本章小结63-64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4-66
  • 5.1 结论64
  • 5.2 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不断提升驾驭大受端电网能力 “大受端电网稳定分析和安全控制策略研究”项目通过验收[J];华东电力;2009年02期

2 胡宏;韩学军;;大受端电网继电保护运行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东电力;2007年11期

3 周坚;黄志龙;祝瑞金;曹路;杨增辉;;大受端电网稳定分析和安全控制策略研究[J];华东电力;2009年10期

4 蒋凯,肖芳,唐寅生;浅析受端电网稳定和电压支撑[J];华中电力;2005年04期

5 胥传普;周坚;刘亨铭;陈海波;;防止大面积停电 做好大受端电网安全管理工作[J];华东电力;2007年11期

6 陈兆庆;祝瑞金;;对大受端电网规划若干技术问题的思考[J];华东电力;2009年05期

7 黄志龙;杨卫东;杨增辉;曹路;徐泰山;谢传治;姚海城;董宸;;大受端电网内交直流相互影响研究[J];华东电力;2009年10期

8 田昕;钟胜;王慧来;张昌;凌煦;;大型受端电网动态无功配置[J];中国电力;2014年06期

9 钟胜;郭相国;田昕;李泰军;;哈密至郑州特高压直流对受端电网影响分析[J];中国电力;2012年11期

10 杨增辉;曹路;祝瑞金;庄侃沁;;大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研究[J];华东电力;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郭洪敏;华东大受端电网安全相关研究项目通过验收[N];国家电网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郭洪敏;不断提升驾驭大受端电网能力[N];华东电力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郝兴国 朱文 赵波 钟丽军;孙寿广:莫忽视受端电网[N];中国电力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勤勇;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直流受电规模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符茜茜;UHVDC混联多端馈入受端电网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陈兰兰;考虑特高压接入的受端电网调峰方案[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闫旭东;换流变编组和受端电网结构对直流偏磁电流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4 陈超;基于风险理论的受端电网动态无功电压支撑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范丁中;受端电网动态无功装置优化配置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6 秦文丽;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判据与控制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邱文捷;DSM在受端电网安全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赵书楠;大容量风电接入受端电网适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5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65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