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PWM整流器高性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三相PWM整流器高性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PWM整流器 双闭环PI控制 直接功率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总谐波失真
【摘要】:目前电网主要采用三相交流方式为大功率负载供电,随着电网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用户端对高性能整流装置需求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PWM整流器将取代传统的二极管或晶闸管整流器,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PWM整流器网侧三相电流的稳态谐波性能、提高功率和直流侧电压的动态响应性能。在满足电网谐波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该控制方法的PWM整流器可以有效的降低开关频率、减少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体积和成本。本文主要针对广泛应用于PWM整流器的三种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包括经典闭环双PI电流控制、直接功率控制(DPC)、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在相同开关频率下,比较了三种控制方法的稳态和动态性能,发现PWM整流器的经典双闭环电流PI控制的网侧电流总谐波失真(THD)性能较佳,但是其系统的快速响应性能较差;直接功率控制(DPC)其动态控制效果优于经典双闭环PI控制,但是其稳态功率纹波较大;模型预测控制(MPC)动态性能优异,网侧电流THD指标介于DPC和双闭环PI控制之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大大提高了传统双矢量MPC的网侧电流THD性能,具有所有比较方法中最低的网侧电流THD值;同时所提出的方法又保持了MPC的优异的动态性能。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以及其所具有优良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也可望用于改进各种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稳态性能。
【关键词】:PWM整流器 双闭环PI控制 直接功率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总谐波失真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4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1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
- 1.3 本文研究内容9-11
- 第二章 三相PWM整流器数学模型11-17
- 2.1 PWM整流器整体结构11-12
- 2.2 PWM整流器数学建模与分析12-16
- 2.2.1 坐标变换12-14
- 2.2.2 建立主回路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数学模型14-15
- 2.2.3 建立两相静止坐标系数学模型15
- 2.2.4 两相旋转坐标系数学模型15
- 2.2.5 复矢量分析15-16
- 2.3 本章小结16-17
- 第三章 PWM整流器经典控制方法17-52
- 3.1 经典双闭环PI控制17-36
- 3.1.1 锁相环PLL设计17-20
- 3.1.2 解耦控制20
- 3.1.3 PWM调制20-24
- 3.1.4 PI调节器的设计24-31
- 3.1.5 仿真及仿真结果分析31-36
- 3.2 直接功率控制36-43
- 3.2.1 直接功率控制框图37-38
- 3.2.2 直接功率控制开关表38-40
- 3.2.3 仿真结果及分析40-43
- 3.3 传统模型预测控制43-51
- 3.3.1 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流程概述44-45
- 3.3.2 传统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45-46
- 3.3.3 传统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46-49
- 3.3.4 传统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原理49-50
- 3.3.5 传统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50-51
- 3.4 本章小结51-52
- 第四章 模型预测控制改进算法及各种方法对比分析52-72
- 4.1 模型预测控制改进算法52-63
- 4.1.1 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改进算法原理52-55
- 4.1.2 双矢量模型预测改进算法仿真结果分析55-59
- 4.1.3 单矢量模型预测改进算法原理59-61
- 4.1.4 单矢量模型预测改进算法仿真结果分析61-63
- 4.2 不同控制方法仿真对比分析63-71
- 4.2.1 仿真参数63
- 4.2.2 各控制方法动态性能分析63-67
- 4.2.3 各控制方法频谱分析67-71
- 4.3 本章小结71-72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2-74
- 参考文献74-78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8-79
- 致谢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强;张怡哲;邓建华;陈琪;;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非线性飞行控制系统研究[J];飞行力学;2009年01期
2 马艳;卜丽;孙长江;;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乳化物干燥控制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5期
3 刘向杰;孔小兵;;电力工业复杂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现状与发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4 彭勇刚;韦巍;王均;;时滞约束系统的神经动态优化模型预测控制[J];仪器仪表学报;2013年05期
5 陈国定;饶宁;;混凝投药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汤自安;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王磊;文成林;;基于协作的分布式估计算法及在模型预测控制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2期
8 陈文博;杨春节;曹柬;何川;;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的供应链库存与生产优化调度方法[J];现代制造工程;2009年05期
9 冯少辉,赵均,钱积新;单值模型预测控制的应用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3年06期
10 袁忠于;周凤岐;;非整数控制时域模型预测控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帝;赵可君;;模型预测控制中的硬约束松化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杨马英;;模型预测控制的性能监视与评价——综述[A];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武俊峰;王振英;;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约束鲁棒模型预测控制[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4 周明;周坚刚;余达太;;钢铁企业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综述[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聚;张海华;;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的显式模型预测控制[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6 付庆华;曹玉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快速温度调节器[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李柠;李少远;席裕庚;;pH中和过程的多模型预测控制[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8 周洪亮;刘志远;;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车辆横摆稳定控制器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罗秋滨;韩志刚;朱宏;;非线性系统的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10 袁景淇;任海涛;王明珠;任乐民;;基于模型的重组酵母碳源流加速率控制[A];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长生;国内热工自动调节优化系统应用的主要厂家评析[N];中国电力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小兵;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及其在发电过程控制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2 岳俊红;复杂工业过程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3 冯少辉;模型预测控制工程软件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苏成利;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孙峻;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6 李志军;约束模型预测控制的稳定性与鲁棒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7 田翔;模型预测控制并行计算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王浩坤;无偏模型预测控制的若干理论和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包哲静;支持向量机在智能建模和模型预测控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黄骅;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鲁棒稳定性与在线优化算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q,
本文编号:671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7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