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流阀冷却系统腐蚀与沉积分析模型与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换流阀冷却系统腐蚀与沉积分析模型与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直流输电 阀冷系统 腐蚀与沉积 有限元仿真 电路建模
【摘要】:直流换流阀水路冷却系统中存在的腐蚀与沉积问题给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极大隐患。多年运行的直流工程已经多次发生由于阀冷系统腐蚀与沉积问题而引起的故障,严重时甚至能导致系统停运。国内对换流阀冷却系统的腐蚀与沉积问题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分析模型与影响因素研究也很少,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分析阀冷系统的腐蚀与沉积问题。由于本文的研究属于多学科间交叉,以及相关研究文献比较匮乏,给本文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根据现有检修检测结果以及相关研究文献总结推断出导致换流阀冷却系统电化学腐蚀与沉积问题的机理,为将来深化研究换流阀冷却系统的腐蚀与沉积问题奠定基础。研究换流阀冷却水路中铝合金散热器和均压电极的腐蚀与沉积问题,通常采用常规的电化学测量手段,但此种方法耗时长、效率低,因此本文采用了有限元法实物仿真以及等效电路建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对于均压电极的电极反应,其主要为电化学沉积反应,本文应用有限元法,考虑电极动力学边界条件,分析了实际物理模型反应电流分布,在不考虑双电层结构中电容结构情况下,分析了包括外加电压、温度、电解质电导率等各类因素对电极反应的影响。本文通过有限元法提取的等效参数,结合相关经典电化学理论,建立了等效电路分析模型。对比了采用线性电极电解质边界条件时的有限元法仿真结果与基于等效线性电阻、电容器件的电路仿真结果。考虑电极反应电路模型中等效电阻、电容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非线性等效电路模型,基于该非线性模型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外加激励对电极反应的影响。得到了交流激励腐蚀危害远小于直流激励腐蚀危害的仿真结果,获得了不同外加激励作用下反应电流与泄漏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选取与实际工程波形较为类似的半波整流波形为激励源波形,无论激励幅值大小,反应电流与泄漏电流的比值均在63.75%左右。结合对半波整流电压激励波形的幅频分析可知,影响电极反应电流的主要因素是外加电压激励中的直流分量。反应电流与泄漏电流比例关系的确定可为电极腐蚀速率、沉积量的计算提供帮助。
【关键词】:直流输电 阀冷系统 腐蚀与沉积 有限元仿真 电路建模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2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概述10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6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6-17
- 第2章 阀冷系统电化学腐蚀机理分析17-24
- 2.1 沉积物状况分析17-18
- 2.2 沉积物来源分析18-19
- 2.3 腐蚀机理分析19-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基于有限元法反应电流研究24-37
- 3.1 软件介绍24
- 3.2 仿真模型及参数介绍24-26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26-35
- 3.3.1 电流密度分布及仿真条件确定26-30
- 3.3.2 外加电压对腐蚀影响30-32
- 3.3.3 电极表面温度对反应电流影响32-33
- 3.3.4 冷却水电导率对腐蚀影响33-34
- 3.3.5 水管长度对腐蚀影响34-35
- 3.4 本章小结35-37
- 第4章 基于电路等效建模的反应电流研究37-50
- 4.1 电极反应等效模型37-40
- 4.2 实物仿真模型与电极反应等效电路模型仿真对比40-42
- 4.3 交直流激励对反应电流影响42-48
- 4.3.1 激励源为工频正弦交流电压源44-45
- 4.3.2 激励源为半波整流电压源45-48
- 4.4 本章小结48-50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0-52
- 5.1 结论50-51
- 5.2 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然丰;;浅谈光触发换流阀的安装[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年02期
2 罗玉金;;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保护技术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2年10期
3 刘宁;王文奇;;±800kV换流阀研制[J];电力电子技术;2012年10期
4 温玉婷;冷明全;吴健超;;高海拔地区换流阀冷却系统设计及选型[J];广西电力;2013年02期
5 付增祜;换流阀冲击均压电容的选择[J];高压电器;1978年06期
6 胡凤昌,赵有斌;换流阀冲击分布电压的测试方法[J];高压电器;1985年03期
7 胡良珍;南桥站换流阀两次故障分析[J];华东电力;1991年07期
8 赵中原,邱毓昌,于永明,王建生;换流阀内可控硅端电压特性分析和缓冲电路参数优化[J];中国电力;2003年01期
9 查鲲鹏;温家良;王高勇;杨晓楠;周军川;高冲;David A Jackson;;灵宝扩建工程6英寸换流阀的设计和试验[J];电网技术;2010年12期
10 刘爱国;陆道纲;温家良;闻福岳;;直流换流阀抗震分析技术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颜楠楠;傅正财;;直流输电换流阀屏蔽系统的电场分布分析[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贾涛;行鹏;冯建强;崔东;王韵;王建生;;高压直流换流阀加热冲击试验技术[A];2006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兵;阮江军;;国内外针对HVDC换流阀的研究分析[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陆建挺;张小勇;;基于等效负载的特高压换流阀MVU直流电压试验技术研究[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音;我国换流阀技术领域专利信息分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2 王彦 袁洪涛 郑劲 韩海银;宁东及葛沪改造工程换流阀研制成功[N];国家电网报;2010年
3 黄迎迎;北京博电换流阀测试系统打破国外垄断[N];中国工业报;2012年
4 记者 马霞 通讯员 王彦;我成功研制柔性直流换流阀及阀控设备[N];科技日报;2013年
5 通讯员 江戈 记者 沈谦;中国西电新款换流阀通过国家级鉴定[N];陕西日报;2012年
6 邓鸿伟;100万千瓦/±320千伏柔性直流换流阀及阀控设备通过国家鉴定[N];国家电网报;2013年
7 通讯员 王彦 记者 张逸飞;高压直流换流阀通过北京市科委验收[N];国家电网报;2011年
8 记者 马霞 通讯员 王彦;我自主研制特高压换流阀可靠运行“满月”[N];科技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张子瑞;我国攻克特高压直流换流阀技术[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我换流阀6英寸晶闸管世界领先[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京景;负载效应对换流阀可靠性的影响及概率潮流仿真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东阳;换流阀冷却系统腐蚀与沉积分析模型与影响因素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胡亚辉;晶闸管与IGBT换流阀对控制电路近场电磁骚扰特性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李晓鹏;高压换流阀的绝缘试验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冀华;高压直流换流阀系统宽频电路建模方法与瞬态过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5 李相利;高压直流换流阀组电磁辐射模型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6 方超;高压直流换流阀模块宽频特性测量与建模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鲁成栋;新型特高压直流换流阀运行合成试验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顾家翠;高压直流换流阀组时变拓扑天线阵模型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9 魏菊芳;特高压换流阀塔寄生电容参数提取及冲击特性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雷海峰;基于碳化硅新型换流阀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23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82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