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无位置传感器 全维状态观测器 I/F 平滑过渡 旋转再启动
【摘要】:随着永磁同步电机在交流传动领域的广泛应用,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成为研究热点,各种控制算法相继提出,而基于全维状态观测器和锁相环的检测反电动势的无传感器方法具有良好的中高速运行性能。本文介绍了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全维状态观测器估计转子位置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观测器稳定性,对I/F速度开环电流闭环启动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无传感器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此无传感器算法由于从I/F速度开环切换到速度闭环时,转子位置角存在相位差、相电流存在幅值差,会导致出现切换瞬间相电流突变、电磁转矩不平稳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平滑过渡方法,使I/F生成位置角与状态观测器估计位置角逐渐趋向一致,在消除相位差的同时减小相电流幅值,从而实现平滑过渡。该过渡算法简单易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章最后对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旋转再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中高速再启动,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单次短接法”再启动方法,结合I/F完成再启动过程。对于低速再启动,利用零输入全维状态观测器又分别提出了结合I/F的开环再启动法和直接进入速度闭环运行的直接闭环再启动法。最后通过实验对各再启动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各方法具有良好的再启动性能和较好的可靠性。
【关键词】:无位置传感器 全维状态观测器 I/F 平滑过渡 旋转再启动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341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4
- 第一章 绪论14-18
- 1.1 研究背景14
- 1.2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概述14-15
- 1.3 主要研究内容15-18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18-24
- 2.1 电机本体及数学模型18-21
- 2.1.1 电机本体18-20
- 2.1.2 数学模型20-21
- 2.2 矢量控制21-23
- 2.2.1 基本原理21-22
- 2.2.2 算法实现22
- 2.2.3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22-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24-44
- 3.1 控制原理24-26
- 3.1.1 全维状态观测器及锁相环24-25
- 3.1.2 稳定性分析25-26
- 3.2 转子初始定位及静止启动26-29
- 3.2.1 转子初始定位26-27
- 3.2.2 静止启动27-29
- 3.3 实验系统平台29-30
- 3.4 系统硬件设计30-36
- 3.4.1 电流采样电路30-31
- 3.4.2 驱动及逆变电路31-32
- 3.4.3 系统辅助电源电路32-33
- 3.4.4 保护电路33-35
- 3.4.5 通信显示电路35-36
- 3.5 系统软件设计36-39
- 3.5.1 主程序设计36-37
- 3.5.2 中断子程序设计37-38
- 3.5.3 上位机软件设计38-39
- 3.6 实验结果39-42
- 3.6.1 稳态性能40-41
- 3.6.2 动态性能41-42
- 3.7 本章小结42-44
- 第四章 无位置传感器平滑过渡分析44-52
- 4.1 过渡问题产生44
- 4.2 过度分析与算法设计44-48
- 4.2.1 过渡分析44-46
- 4.2.2 算法设计46-48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48-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无位置传感器旋转再启动52-68
- 5.1 旋转再启动介绍52-53
- 5.2 中高速再启动53-58
- 5.2.1 基本原理53-55
- 5.2.2 单次短接法55-57
- 5.2.3 开环再启动57-58
- 5.3 低速再启动58-63
- 5.3.1 基本原理58-59
- 5.3.2 低速闭环再启动59-60
- 5.3.3 低速开环再启动60-61
- 5.3.4 相线短接仿真分析61-63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63-67
- 5.4.1 中高速再启动实验63-65
- 5.4.2 低速直接闭环再启动实验65-66
- 5.4.3 低速开环再启动实验66-67
- 5.5 本章小结67-6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8-70
- 6.1 本文总结与创新点68
- 6.2 后续研究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富红,沈艳霞,纪志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估计方法综述[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3年05期
2 陈志勇,高海欧;无位置传感器的方波驱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J];科技资讯;2005年22期
3 李翠萍;王新生;高阳;;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J];微特电机;2007年12期
4 文宇良;张朝阳;刘雄;何亚屏;许峻峰;;基于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带速度重新投入控制算法研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2年03期
5 何栋炜;彭侠夫;周结华;;一种改进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6 文永明,沈传文,苏彦民;基于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电机控制技术综述[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2年06期
7 李玉忍,谢利理,齐蓉,林辉;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调速系统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韩则胤;邓志奇;陈阳生;;车用空调系统中无位置传感器技术的应用[J];机电工程;2010年06期
9 刘宁庄;李中军;刘华旭;;一种带通滤波器在无位置传感器转子检测中的应用[J];微电机;2014年04期
10 李先祥,罗中良,徐小增,肖红军;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钦恒;费浙平;;三相无刷无位置传感器电机在硬盘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邹积涛;白山;刘一恒;;潜油式永磁同步直线抽油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梁业庭;;一种新型无位置传感器算法的实现[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第五届“智能电网”暨“电机能效提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王斌;吴冬燕;;ACFO无位置传感器变频空调控制系统[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石会;陈志辉;;基于MC56F8013&EKF算法的无位置传感器PMSM调速系统[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王进;;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感应器控制策略现状及趋势[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孙可;陈慧;;EPS用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混合控制[A];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精选[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伯泽;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2 吴元元;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磁场理论以及无位置传感器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宏伟;基于无位置传感器的直驱风电机侧三电平变流器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高江魁;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运行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范方方;无位置传感器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丁洋洋;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与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马莹;无位置传感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6 张世磊;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机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实现[D];天津大学;2004年
7 戚晋;汽车电子燃油泵无刷无位置传感器电机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徐岸非;无位置传感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范国兴;无位置传感器的电梯门机运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刘永理;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无刷电机控制器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34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83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