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式聚光器卸风载数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碟式聚光器卸风载数值研究
【摘要】:文章以太阳能热电系统中的碟式聚光器为研究对象,使用ANSYS CFX 14.0仿真软件,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该模型比例为1∶1,对蝶式聚光器开缝卸风载的特性进行数值仿真。首次提出了开缝面积比和卸载率两个参数,并计算了不同风速、俯仰角、开缝面积比以及开缝位置情况下,单环缝、等缝宽多环缝以及等面积多环缝的卸风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俯仰角为57.5°时,无缝蝶式聚光器所受到的风载最大,而开缝能够有效地降低风载;当开缝面积比为3%,且开缝位置位于碟盘开口半径1/3处时,等面积多环缝的卸风载效果最优。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国防气动热力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碟式聚光器 数值仿真 开缝 卸风载
【分类号】:TK513.1;TM615
【正文快照】: 0前言聚光器作为光能回收的重要装置,在太阳能热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聚光器的跟踪精度和光学性能会受到自然风的影响[1]。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聚光器所受的风载进行了大量研究。实验研究方面,Radu A[2]通过实验总结出平板太阳能聚光器的风载压力系数。Arasu A V[3]基于风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谢冀江;张来明;;光伏聚光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太阳能;2012年07期
2 孙悦年;贺大拙;;螺旋形平板聚光器的制作[J];太阳能;1982年03期
3 孙悦年;螺旋形平板聚光器[J];太阳能学报;1984年01期
4 曹军;复合弹性太阳能聚光器的光学特性[J];能源研究与信息;1986年01期
5 肖遵林;施钰川;;槽式太阳聚光器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7年02期
6 宁铎;刘飞航;吴彦锐;狄亮;姚玺;屈毅;;免跟踪透射式太阳聚光器的设计[J];光子学报;2008年11期
7 林海浩;张雪梅;钟英杰;;太阳能光伏聚光器技术进展[J];太阳能;2008年08期
8 陈观生;张仁元;李风;王波群;李石栋;钟浩元;;中高温加热用聚光器的试验研究[J];光学仪器;2009年06期
9 任永臻;许志龙;陈茶花;王化峰;胡志超;张建一;;电测技术在大型蝶式光伏发电聚光器上的应用研究[J];机械强度;2010年02期
10 赵清亮;陈俊云;吴晓光;胡宜宁;;1000倍聚光的光伏聚光器的非成像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浦绍选;夏朝凤;;全平面镜线反射太阳聚光器的光学设计[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帆;赵长明;;太阳光泵浦Nd:YAG激光器中聚光器的设计[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卫东;美开发大幅提高太阳能收集能力的创新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谦;线性菲涅耳反射太阳能聚光器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李桂强;非跟踪型太阳能聚光器的优化分析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刘颖;太阳能聚光器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分布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王云峰;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综合利用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刘阳;基于聚光分频技术和改进型LFR聚光器的光伏/光热综合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威;透明实体全反射采光照明系统实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唐凤;基于CPC的复合平面聚光器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文通;太阳能聚光器的聚光性能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4 张茜;锥形结构太阳能光纤聚光器的设计[D];江苏大学;2016年
5 沈希毅;广角契伦科夫望远镜聚光器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6 盛旺;太阳能电池光伏聚光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7 汪晨辉;光伏光热系统中聚光技术的优化分析和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茹占强;应用于聚光光伏模组的二次聚光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许自霖;太阳能电热联用槽式聚光器设计与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10 王红林;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聚光器空气动力载荷特性研究分析[D];湖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38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83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