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湾发电厂2号机组电除尘系统节能改造
本文关键词:红海湾发电厂2号机组电除尘系统节能改造
更多相关文章: 电除尘器 电气改造 IPEC智能控制 自动调整 节能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力早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能源。所以作为生产主要电力能源的燃煤电厂,已经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日益重视,同时也得到了国家的极力支持和发展。然而凡事都其有两面性,环境污染物中很大一部分是从燃煤电厂锅炉排向大自然环境的,并引发了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电厂排放的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等。这些物质严重地危害了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尤其是粉尘,它直接对人们的身体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甚至是癌症等等严重后果。在大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我们必须对燃煤发电厂的尾部烟气进行除尘处理,以减少所排放烟气中的粉尘含量。因此,燃煤发电厂进行电除尘系统改造是势在必行的。本论文系统地介绍了电除尘器的组成和静电除尘的基本工作原理,总结出红海湾发电厂2号机组电除尘日常运行中所碰到的难题,进而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节能减排改造以及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节能分析。论文提出了针对燃煤电厂电除尘在复杂运行工况下的有效控制模式,采用了智能电除尘器控制系统(IPEC),完成了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改造以及软件系统的升级,并详细地说明在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必须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电除尘控制系统进行电气改造,采用智能IPEC控制软件,使电除尘器在负荷变动时,控制设备能自动调整运行方式及参数,并且电除尘器能自动根据锅炉负荷信号的变化调整运行方式及参数,以达到环保标准要求。同时在保证除尘效率的前提下,电除尘器的节电率可高达50%~80%,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极其显著。
【关键词】:电除尘器 电气改造 IPEC智能控制 自动调整 节能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21.7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2.1 国外现状10
- 1.2.2 国内现状10-11
- 1.3 电除尘器的基本理论11-14
- 1.3.1 电除尘器的组成和特点11-12
- 1.3.2 电除尘器基本工作原理12
- 1.3.3 电除尘系统节能过程节能机理分析12-14
- 1.4 电除尘技术的应用前景14
- 1.5 电除尘器面临的实际问题14-15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5
- 1.7 本章小结15-16
- 第二章 智能电压控制系统及节能控制系统16-22
- 2.1 EIVC3000智能电压控制系统16-17
- 2.1.1 EIVC3000智能电压控制系统优点16-17
- 2.1.2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17
- 2.2 EIVC3000智能电压控制系统设备17-18
- 2.2.1 智能电压控制系统的功能17-18
- 2.2.2 智能控制系统的特性18
- 2.3 IPEC节能控制系统18-21
- 2.3.1 节能控制系统的构成18-19
- 2.3.2 节能控制系统的提效、节能的原理19-20
- 2.3.3 控制系统的功能20
- 2.3.4 控制系统技术特点20-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第三章 红海湾发电厂2号机组存在问题分析22-31
- 3.1 红海湾发电厂2号机组电除尘系统概况22-23
- 3.1.1 红海湾发电厂2号机组电除尘系统22
- 3.1.2 改造前电气运行情况22-23
- 3.1.3 电除尘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缺陷23
- 3.2 红海湾发电厂2号机组除尘设备技改前分析23-24
- 3.2.1 改造意义23
- 3.2.2 电除尘器负荷23-24
- 3.3 改造前调研工作24-28
- 3.3.1 五沙热电调研24-26
- 3.3.2 阜阳华润电力调研26-28
- 3.4 2号炉热态特性试验28-30
- 3.5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 电除尘系统节能改造31-36
- 4.1 电除尘系统改造结构图31
- 4.2 本次改造具体实施方案31-34
- 4.2.1 高压控制系统改造32
- 4.2.2 低压控制系统改造32-33
- 4.2.3 减功率和断电振打策略改造33
- 4.2.4 上位机控制及通讯系统33-34
- 4.3 本次工程所需的设备清单34
- 4.4 本次工程改造费用明细表34-35
- 4.5 本章小结35-36
- 第五章2号机组电除尘节能改造后运行分析36-57
- 5.1 改造后设备运行情况36-37
- 5.2 电除尘空载试验37-41
- 5.3 电除尘有载试验41-45
- 5.4 运行数据分析45-50
- 5.5 节能效果分析50-51
- 5.6 红海湾4号机组推广应用51-56
- 5.6.1 设备运行数据及趋势51-55
- 5.6.2 节能统计55
- 5.6.3 小结55-56
- 5.7 本章小结56-57
- 总结与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61-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2-63
- 致谢63-64
- 附件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移动机组最佳负荷规范的计算[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1年02期
2 焦会良;上安电厂~#1机组负荷受阻原因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1999年04期
3 王忠元,柯建新;实施机组运行优化管理的经验[J];华东电力;2000年01期
4 杨勇平,刘彤,郭民臣,刘文义;关于火电机组性能评价指标的探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5 刘红,苏同春,姚军;合肥二电厂2×350MW机组协调控制[J];电站系统工程;2003年04期
6 王维军;王时雨;;机组阀门试验中负荷摆动及之后阀门打不开的原因[J];华北电力技术;2005年12期
7 黄卫剑;陈世和;;600MW机组快速减负荷试验成功的分析[J];广东电力;2007年03期
8 杨印廷;张国栋;;330MW机组RB功能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8年05期
9 李宏;刘卫国;李泉;;600MW机组RB逻辑的分析与优化[J];浙江电力;2008年06期
10 刘欢迎;宋和斌;姜瑞红;;一起机组跳闸事件的分析及对策[J];江西电力;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秋香;;600MW机组SIS系统的应用[A];2010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刘蕊;曹海波;万新福;;姚电公司600MW机组节能降耗综合治理[A];全国火电600MWe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任福俊;扎永强;吴涛;;耗差分析系统在200MW机组运行优化对标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火电100-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袁珍亮;王禄伟;;200MW机组节能降耗综合分析[A];全国火电200MW级机组协作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印廷;张国栋;;330MW机组RB功能的浅析[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7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金新荣;;从运行角度谈燃煤机组节能降耗[A];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6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肖慧峰;孙瑞;肖伯乐;茅冬春;张泉林;庄清泉;;短时间区间最优意义的机组负荷在线经济分配[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朱庆玉;;丹东电厂350MW机组优化运行的研究与实践[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8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钱忠文;俞基安;;加强机组长周期高负荷连续运行特点的研究,确保机组稳发满发[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8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600MW机组高级控制系统优化方案研究与应用[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卿 郑瑞霞;定洲电厂1号机组健步走完“168”[N];华北电力报;2004年
2 金二学;姚孟发电多措并举扭亏为赢[N];中国电力报;2010年
3 张志红 通讯员 盛建华;老机组焕发新活力[N];中国电力报;2009年
4 丁芳;节水增发电 减碳两千万[N];东北电力报;2010年
5 记者 王方遒;哈产三峡首台国产化机组并入国网[N];哈尔滨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雷霞;喜河水电抢抓洪尾促增发[N];中国电力报;2011年
7 车志荣 任洋;三道措施把关 全员参与有保证[N];中国电力报;2004年
8 朱晶晶 记者 邹伟军;九江电厂上半年发电量同比超发3.21亿千瓦时[N];九江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牛彦君;从“欠产”到“超产”[N];甘肃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徐鑫;华能营口电厂扭亏为盈[N];辽宁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军;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发电技术与政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卓旭升;亚临界燃煤机组动态建模及非线性控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惠杰;基于混合模型的机组状态重构及运行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4 靳涛;火电机组反向建模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庞昌乐;拖拉机作业机组仿真系统控制策略和模糊综合控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6 李利平;火电机组节能在线分析与智能运行优化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7 宗伯华;拖拉机自动变速及作业机组综合控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安宏文;大容量火电机组调峰运行的轴系振动特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王玮;火电机组冷端系统建模与节能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张丛林;水—火—风互补发电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泽洋;蒸汽喷射器热力学解析及其在火电机组变工况节能改造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陈超;大唐国际陡河发电厂No.4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与改造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胡文杰;火电机组耗差分析及软件系统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王雨;唐热300MW机组冷端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吴旋;600MW燃煤机组降低NO_x调整及技术改进[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王建刚;火电机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的研究[D];上海电力学院;2015年
7 庄伟;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及预测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2015年
8 王嘉寅;超600℃等级超超临界机组汽温控制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高巨贤;66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王会;1000MW机组炉内烧偏问题的诊断和燃烧、控制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84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88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