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燃烧过程中氮转化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煤燃烧过程中氮转化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煤焦 异相氧化 异相还原 氮氧化物 焦炭氮 量子化学
【摘要】: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成分,近年来我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出现与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有关。我国燃煤电站是NOx排放的主要源头,因此对于燃煤过程中NOx的生成、迁移转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燃煤释放NOx主要类型是燃料型氮,煤中燃料型氮的转化反应可分为挥发份析出阶段和煤焦反应阶段。其中挥发份与NOx的同相反应机理已经较为明确,但煤焦与NOx的异相反应机理在学术界仍没有得到统一共识。本文从煤焦中氮的赋存形态入手,通过构建煤焦边缘模型化合物,采用Mayer键级理论与过渡态理论来揭示煤焦氧化产生NO的微观路径;以及煤焦与NO发生还原的反应过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第三章为了了解煤焦氧化反应规律,揭示焦炭氮迁移转化微观机理,通过Mayer键级预测反应过程,基于过渡态理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含吡啶氮的armchair煤焦边缘模型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前驱体HCN以及直接与O2反应释放NO分子的全过程,并计算得到了每一步反应的反应能量和活化能垒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含吡啶氮armchair煤焦模型化合物产生HCN的过程中N2-C4键和C1-C3键的Mayer键级最小,这两个键最先断裂后分离出HCN分子,该过程需要克服的能垒为451.671kJ/mol。而用相同模型与O2直接氧化产生NO的过程中,C1-N2的Mayer键级最小,中间体M1需要克服259.81 kJ/mol的能垒形成中间体M2,中间体M2需要克服133.1 kJ/mol的能垒,并最终析出NO分子。对上述两过程进行能量对比发现所选模型与O2直接发生异相反应释放NO气体的过程更容易发生。第四章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过渡态原理,使用DMOL3模块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CO参与煤焦还原NO的反应过程,并从能量和热力学角度分析CO对煤焦还原NO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对每一步基元反应寻找了过渡态,计算得到了每一步反应的焓变和活化能。对每个反应从吉布斯自由能角度分析和能量对比发现,zigzag型煤焦模型相对于armchair型煤焦模型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CO参与zigzag型煤焦异相还原NO过程为所设计四条反应路径中最容易发生的反应,CO对于zigzag型煤焦还原NO具有促进作用,而对armchair型煤焦则没有促进作用。本章对还原气氛下以及富氧燃烧过程中NOx排放量低的特点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控制NOx排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煤焦 异相氧化 异相还原 氮氧化物 焦炭氮 量子化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2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2
- 1.1 课题背景10-12
- 1.2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NO_x的机理概述12-14
- 1.2.1 热力型NO_x12
- 1.2.2 快速NO_x的生成12-13
- 1.2.3 燃料型NO_x的生成13-14
- 1.2.4 煤燃烧时NO_x的生成原理14
- 1.3 燃煤锅炉主要的NO_x排放控制技术14-17
- 1.3.1 主要的炉内脱硝技术14-15
- 1.3.2 主要烟气脱硝技术15-17
- 1.3.3 富氧燃烧技术17
- 1.4 量子化学简介17-18
- 1.5 煤燃烧过程中氮元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现状18-20
- 1.6 存在的问题20-21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1-22
- 第2章 量子化学理论22-27
- 2.1 密度泛函理论概述22
- 2.2 Hohenberg-Kohn理论22-23
- 2.3 DFT计算近似23-24
- 2.3.1 局域泛函:LDA23
- 2.3.2 广义梯度GGA近似23-24
- 2.4 过渡态理论24-25
- 2.5 Mayer键级理论25-27
- 第3章 含氮煤焦边缘模型氧化生成NO途径研究27-33
- 3.1 引言27
- 3.2 模型选择27-29
- 3.2.1 煤中氮的存在形式27-28
- 3.2.2 煤焦模型的选择28-29
- 3.3 计算方法29
- 3.4 包含吡啶型氮的armchair型煤焦产生HCN反应过程29
- 3.5 包含吡啶型氮的armchair型煤焦产生HCN反应过程能量分析29-30
- 3.6 包含吡啶型氮的armchair型煤焦与O_2反应产生NO过程30-31
- 3.7 含吡啶armchair型煤焦与O_2产生NO过程能量分析31
- 3.8 两反应过程能量比较31-32
- 3.9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煤燃烧过程中CO对煤焦异相还原NO的量子化学研究33-41
- 4.1 引言33
- 4.2 煤焦模型的选择33-34
- 4.3 计算方法34
- 4.4 Armchair型煤焦异相还原NO的过程34-35
- 4.5 CO参与下armchair型煤焦还原NO的过程35-36
- 4.6 Zigzag型煤焦异相还原NO的过程36-37
- 4.7 CO参与下zigzag型煤焦异相还原NO的过程37-38
- 4.8 四种反应路径结果分析38-39
- 4.9 热力学分析39-40
- 4.10 本章小结40-41
- 第5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41-43
- 5.1 总结41-42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42
- 5.3 未来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49-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兵;二氨基苯甲醚稳定性的量子化学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2 毛燕梅,梁宇,钟凯;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的量子化学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王大喜 ,邓森元 ,刘靖疆;某些二元硝胺水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J];兵工学报;1989年02期
4 常瑜,王明文,王秀兰;氟康唑及其衍生物构效关系的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5 薛旭艳,王春雷,钟维烈;钛酸钡分子核磁共振的量子化学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6 王江洪,余从煊,陈光巨,黄元河;几种丁二炔衍生物聚合性的能量子化学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7 施来顺,吕伟,王丽萍;卤代苯酚系列阻燃剂的量子化学研究——聚合物线性结构的研究[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8 徐杰英,刘晶,郑楚光,王满辉;Pb氯化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9 彭永利;黄志雄;;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量子化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10 张真毅,刘化坤;Ni(Ⅱ)-(5-Br-PADAP)_2配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J];东北工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日光;王宝俊;;苯前驱体形成稠环芳烃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忠;许旋;左晓希;李伟善;;乙胺对锂离子电解液中一些小分子的稳定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士国;杨频;;含碱基生物超分子构型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杨静;张蕴宏;张绍文;李前树;;二氟代乙烯与臭氧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苏忠民;阚玉和;杨国春;廖亦;;具有光电性质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6 胡锴;刘军伟;闻付勇;娄静;冶保献;张书胜;;杯[4]芳烃构象的量子化学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耿志远;李红平;王永成;王冬梅;贾宝丽;;硝基胍分子结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杨融生;陈红;李俊钱;张汉辉;;聚金属磷腈结构与性能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李晓艳;孟令鹏;郑世钧;;N-取代青蒿素类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苏忠民;史丽丽;杨双阳;吴水星;;具有光电性质的金属配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居学海;高能化合物二聚体及固体的量子化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刘忠强;酞菁、氮杂酞菁配合物及其类似物的量子化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任颖;几种重要有机催化合成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骥;多硝基立方烷等有机笼状高能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恒毅;煤燃烧过程中氮转化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张金生;部分羰基化合物与氢氧自由基和氮氧化物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汤立红;青阳参甙甲和甙乙分子的量子化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4 郭文平;噻吩在分子筛中裂解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康得军;多环芳烃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陈柏光;2,4,8,10-四羰基-3,,9-二氧杂螺[5,5]十一烷的量子化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7 李晓飞;天然氨基酸离子的量子化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8 刘念;药物分子及功能配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9 罗冬梅;白藜芦醇的量子化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贾玲玲;杯4芳烃的构象及转换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氧分子簇的分子构型的量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917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91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