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 出处:《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次同步振荡 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 静止无功补偿器 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电力系统
【摘要】:针对常用的次同步振荡控制器不能较好地适应电力系统时变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引入余弦迁移模型、早熟判断机制、变尺度混沌变异策略及排重操作的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基于该算法结合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对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并采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锦界电厂算例分析表明:经改进生物地理学算法优化的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能较好地提高机组扭振的模态阻尼,可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进而保证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传统的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及遗传算法相比,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在搜索最优控制参数时具有较快的搜索速度和较高的搜索精度。
[Abstract]: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controller can not adapt to the time-varying nonlinearity of power system, a cosine migration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ecocious judgement mechanism. Variable scale chaos mutation strategy and improved biogeograph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weight-removing operation.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SVC (static Var compensator) to suppress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The sub-synchronous damping controller is optimi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ystem is verified by eigenvalue analysis and time-domain simulation. The SVC sub-synchronous damping controller optimized by the improved biogeographic algorithm can improve the modal damping of the torsional vibration of the unit. It can restrain the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effectively, and then en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unit and power gri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iogeograph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genetic algorithm, the improved biogeograph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has faster search speed and higher searching precision in searching optimal control parameter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7114)~~
【分类号】:TM761.12
【正文快照】: 0引言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串联电容补偿(下文简称串补)技术被广泛应用,但采用该技术后可能会引发次同步振荡(SSO)问题。SSO是指电力系统中电气系统和汽轮发电机组以低于系统同步频率的某个或多个振荡频率交换显著能量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且危及汽轮发电机轴系安全的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帆;徐政;;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次同步谐振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3期
2 谢小荣;杨庭志;姜齐荣;林惊涛;武云生;;采用SV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4期
3 谢小荣;武云生;林惊涛;张银山;姜齐荣;;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设计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9期
4 马海平;李雪;林升东;;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迁移率模型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5 范九伦;张雪锋;;分段Logistic混沌映射及其性能分析[J];电子学报;2009年04期
6 张帆;徐政;;采用SVC抑制发电机次同步谐振的理论与实践[J];高电压技术;2007年03期
7 李静文;赵晋泉;张勇;;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最优潮流问题[J];电网技术;2012年09期
8 李翔硕;王淳;;基于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输电网络规划[J];电网技术;2013年02期
9 白菲菲;和鹏;张鹏;王晓茹;;抑制次同步谐振的串补方案仿真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年1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平;王贯义;;抑制次同步谐振的并联结构PSS参数优化[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0期
2 吴熙;蒋平;;SEDC与TCSC联合抑制次同步振荡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3 刘鹏;张俊芳;;PSS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研究[J];电力学报;2008年05期
4 张萍;魏平;于鸿洋;费春;;基于混沌的生物地理分布优化算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郭锡玖;谢小荣;刘世宇;李国宝;李英伟;;上都电厂SEDC提高次同步扭振阻尼的现场试验[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0期
6 谢小荣;杨庭志;姜齐荣;林惊涛;武云生;;采用SV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4期
7 霍承祥;晁晖;何凤军;;现场测试自并励机组发电机T_(d0)′的一种简便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0期
8 谢小荣;武云生;林惊涛;张银山;姜齐荣;;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设计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9期
9 郝正航;余贻鑫;;励磁控制引起的双馈风电机组轴系扭振机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1期
10 郑翔;徐政;;加装感应电机阻尼器的组合式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岳文;陈冲;温步瀛;;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问题随机模拟粒子群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6期
2 赵书强;李勇;王春丽;;基于可信性理论的输电网规划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6期
3 汤世平;马仁明;杨起;;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及其线性励磁控制[J];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4 曹路,陈珩;可控串联补偿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4期
5 韩光,童陆园,葛俊,耿俊成;TCS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2期
6 王淳;程浩忠;;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及其在输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7期
7 谢小荣;杨庭志;姜齐荣;林惊涛;武云生;;采用SV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4期
8 赵学强;NGH次同步谐振阻尼方案及其改进措施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12期
9 刘学智;袁荣湘;刘涤尘;;模拟退火算法在输电网络扩展规划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2期
10 马海平;李雪;林升东;;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迁移率模型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云生;韩俊彪;;静止无功补偿器抑制发电机次同步振荡的效果仿真研究[J];陕西电力;2008年01期
2 武云生;卓华;;使用SVC以抑制机网次同步振荡[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1年04期
3 高本锋;肖湘宁;赵成勇;赵洋;郭春林;;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的SVC抑制次同步振荡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23期
4 张学群;康积涛;李林;刘永江;;基于SVC利用远端信号缓解次同步谐振研究[J];电气技术;2010年12期
5 杨煜;胡蓉;洪潮;任成林;;兴安直流输电工程单极投运后次同步振荡问题及抑制措施[J];南方电网技术;2007年02期
6 伍凌云;李兴源;龚勋;杨煜;洪潮;徐大鹏;李伟;;基于模糊免疫方法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1期
7 伍凌云;李兴源;杨煜;洪潮;刘海洋;付伟;;基于Prony辨识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9期
8 张学群;康积涛;刘永江;;基于电压源型静止同步补偿器缓解次同步振荡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11年05期
9 顾威;李兴源;王渝红;刘建;穆子龙;魏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网技术;2010年08期
10 谢小荣;武云生;林惊涛;张银山;姜齐荣;;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设计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兵;谢明华;黄群;;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数字控制器的研究[A];二○○二电力电容器学会论文集[C];2002年
2 高龙;王茵;;静止无功补偿器的非线性PID控制[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逯帅;陈建业;刘秀成;王赞基;;SVC控制所需信号的快速检测方法[A];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CTEE'2001)论文集[C];2001年
4 张晓光;;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理论探讨及仿真软件应用[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艳芹;席自强;陈昌晶;;浅析无功补偿的发展[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英俊;汤奕;李扬;;TCSC抑制交直流并列运行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陈文锐;阳懿;熊炜;;典型高能耗负荷电压质量控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刘艳芹;席自强;黄文聪;石刚;;基于Matlab仿真的3种无功补偿方法比较[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孙晋超;刘凯;;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对电力传输稳定性的仿真[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孙佳跃;王淼;张建成;;静止无功补偿器配置形式设计与容量计算方法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雷;公司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N];国家电网报;2007年
2 倪颖邋实习生 王文君;争取省专项资金555万元[N];鞍山日报 ;2008年
3 张莹;汤广福:为电网传输“提速”[N];光明日报;2007年
4 张星宙;11项电力科技成果捧回国家奖[N];中国电力报;2007年
5 郭清梅;分布式SVC示范工程泉州投运[N];国家电网报;2008年
6 ABB集团 Rolf Grunbaum Peter Lundberg Goran Stromberg Bertil Berggren;减轻输电阻塞的几种FACTS装置[N];国家电网报;2008年
7 姚雷;科技支撑发展 创新成就未来[N];国家电网报;2007年
8 陈永安 吴真;机制创新激活一池春水[N];国家电网报;2008年
9 张伟;荣信 领舞节能电力电子装备制造业[N];鞍山日报 ;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石珊珊;风电超速发展遇困境 美国超导破解并网难题[N];机电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翔;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徐英新;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与晶闸管控制装置的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刘洪涛;新型直流输电的控制和保护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史蒂文(Oodo Ogidi Stephen);协调分布式无功补偿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高本锋;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与抑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6 周长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刘敏;可控串补的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刘艳村;负荷补偿用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伍凌云;复杂交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分析与控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徐衍会;电力系统机网动态分析与安全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群;基于柔性电力技术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伟;交直流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孔永乐;大规模风电外送次同步振荡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张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特征值分析与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杨晓峰;高压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研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寇磊;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装备研制与工程应用[D];湖南大学;2013年
7 谢娜;基于可变电抗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拓扑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田吉花;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设计与仿真[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任翔;基于差分熵的6.3KV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杨翠翠;高压静止无功补偿器监控系统及参数优化设计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23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42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