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脉冲电场测试系统标定方法

发布时间:2018-02-26 07:12

  本文关键词: 脉冲传感器 标定 幅频特性 开阔试验场 近场 远场 GHz横电磁波传输室 出处:《高电压技术》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保证脉冲传感器对脉冲电场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其进行标定。针对实验室难以产生几十kV/m的电场环境,提出了基于弱场环境标定低灵敏度脉冲传感器的方法,即利用频谱仪窄带接收特性降低噪声获得传感器输出响应,同时由标准场强仪测得传感器所测环境电场强度(简称场强),通过传递标准法来标定传感器。另对标定环境进行分析得到:当测试频率500 MHz时,宜采用开阔试验场远场区;测试频率500 MHz时,宜采用GHz横电磁波传输室标定传感器。根据提出的标定方法标定了低灵敏度脉冲传感器,得到传感器输出电压值与被测场强的关系,即当传感器测试场强时,终端设备示波器每mV电压值对应约为200 V/m的电场强度。最后通过强场环境标定传感器,标定结果与弱场环境标定结果相差1 dB,验证了弱场环境标定结果的准确性,表明基于弱场环境标定低灵敏度脉冲传感器的方法是合理的。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pulsed electric field measurement results, the pulse sensor must be calibrated.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tens of kV/m electric field environment in the laboratory, a method for calibrating low sensitivity pulse sensor based on weak field environment is proposed. The output response of the sensor is obtained by reducing the noise by using the narrowband receiv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spectrome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environmental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measured by the standard field intensity instrument is used to calibrate the sensor by the transfer standard method.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libration environment shows that: when the test frequency is 500 MHz, the open test field should be used in the far field; When the test frequency is 500 MHz, the sensor should be calibrated by GHz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 transmission chamber. The low-sensitivity pulse sensor is calibrated according to the calibration metho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utput voltage of the sensor and the measured field strength is obtained, that is, when the sensor tests the field strength, The terminal oscilloscope corresponds to an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of about 200 V / m per MV voltage. Finally, the calibration result is 1 dB different from the weak field environment calibration result through the strong field environment calibration sensor, which verifies the accuracy of the weak field environment calibration result. It shows that the method of calibrating low sensitivity pulse sensor based on weak field environment is reasonable.
【作者单位】: 军械工程学院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6131380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01050)~~
【分类号】:TM9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龙;魏光辉;胡小锋;李新峰;张勇强;;材料电磁脉冲屏蔽效能研究进展[J];电讯技术;2011年09期

2 朱长青;;脉冲电场微型传感探头的研制[J];高电压技术;2009年08期

3 周星;张成怀;魏光辉;;电磁脉冲与连续波对数字电路的辐照效应比较[J];高电压技术;2010年07期

4 高成;刘晓;石立华;周璧华;;低频强磁场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与测试设备研制[J];高电压技术;2010年09期

5 刘卫东;刘尚合;魏明;胡小锋;;宽带电磁脉冲测试系统的分步辨识建模方法[J];高电压技术;2012年02期

6 陈翔;陈永光;魏明;胡小峰;张龙;;采用法兰同轴法的材料电磁脉冲屏蔽效能时域测试方法[J];高电压技术;2012年03期

7 张希军;杨洁;张庆海;;瞬态电压抑制器在快上升沿电磁脉冲作用下的瞬态响应[J];高电压技术;2012年09期

8 张龙;魏光辉;胡小锋;崔耀中;张勇强;;强电磁场环境下屏蔽效能测试新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9 张龙;魏光辉;胡小锋;崔耀中;张勇强;;能量选择表面材料防护性能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10 张龙;魏光辉;胡小锋;汤宫民;张勇强;;强电磁脉冲对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文英;;电子设备电磁干扰及电磁兼容设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陈达新;常天海;;雷电电磁脉冲对电路系统的耦合试验及其防护设计[J];安全;2008年06期

3 万海军,汤仕平,张勇;舰船电磁脉冲效应和防护技术[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3年03期

4 杨晓红 ,陈峰;EMC测试设备选型[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4年03期

5 陈加清 ,周璧华 ,贺宏兵;雷电的损伤效应[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4年06期

6 李永红 ,张晓冬 ,孙丽娜;基于GPIB的虚拟仪器电磁环境监测系统[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5年05期

7 赵金奎;;半电波暗室的技术要求[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5年S1期

8 张戟;孙泽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控制器电磁兼容性研究与试验[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6年05期

9 陈竞;石立华;李炎新;高成;;光纤传输脉冲电场传感器的时域校准[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6年06期

10 吴翔;吕克;;液晶屏幕抗静电分析与对策[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忠才;时家明;;高功率微波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2 王江平;方涛;李玉权;;偏振方位交角对脉冲磁场传感器频率性能的影响分析[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进玺;程引会;李宝忠;吴伟;;同轴TEM小室内标准磁场的数值计算与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孟萃;陈雨生;程建平;刘以农;;瞬态电磁场对双层圆柱腔体耦合效应的三维FDTD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朱湘琴;王建国;陈再高;孟粉霞;;EMP辐射波模拟器笼形天线的并行数值模拟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6册)[C];2009年

6 陈维青;何小平;贾伟;汤俊萍;王海洋;李俊娜;薛斌杰;邹丽丽;毛丛光;蒯斌;周辉;;2.5MV快沿电磁脉冲模拟器脉冲功率源的研制[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7 张杰;石立华;郭东义;郭曜华;;强磁场模拟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雪芹;李鹏;曹保锋;宋立军;;甚低频电磁脉冲探测器标定方法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蒋东;韩熙瑾;;超短波通信系统中的无源非线性[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邓向辉;焦玉斌;;复杂电磁环境中电磁干扰现象的分析与解决方案[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世敏;电磁吸波混凝土材料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安静;姿控飞轮驱动电路EMC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3 文武;感应雷电磁干扰及其防护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薛雷;图像工程设备中的数据传输分析及其电磁兼容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裴雪军;PWM逆变器传导电磁干扰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刘杰;泄漏发射的信息重建与防御对策[D];浙江大学;2004年

7 孙润军;纺织品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机理及评价方法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8 赵志斌;复杂土壤中接地网性能分析与变电站内空间电磁场计算[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9 白保东;电磁兼容暗室特性的时域分析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10 沈远茂;电磁兼容测试中的源搅拌混响室和电磁干扰接收机的相关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彦丽;电磁脉冲对开孔屏蔽腔耦合效应的仿真分析[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姗姗;电子设备箱体屏蔽效能的预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于晓丹;机车PWM牵引逆变器的电磁干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张立军;复杂环境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蒋征;通信系统中有源和无源器件的高功率电磁脉冲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魏邦友;预兼容实验室校准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谭恺;宽带电力线通信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及其频带的管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马整平;基于空间场部件屏蔽效能测试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坤;军用电磁屏蔽方舱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伟伟;电磁兼容自动测试的仪器程控研究及数据预处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焕然;闻映红;;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6年06期

2 陈竞;石立华;李炎新;高成;;光纤传输脉冲电场传感器的时域校准[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6年06期

3 王化吉;王永忠;张文;;箱式屏蔽效能测试方法设计[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0年02期

4 陈嵩;武建刚;;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正确运用[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1年03期

5 黎明秀;贾颖;;瞬变电压抑制器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8年11期

6 张希军;范丽斯;武占成;宋文武;;静电模拟器放电开关辐射场特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7 赵红强,胡登高,李庆,郭蓬松;直流逆变式氩弧焊机的电源设计[J];变压器;2005年01期

8 祝敏,贺亦成,郑振兴,焦杰;新型偶极电场探测器及对空间电场的测量[J];传感器技术;2000年04期

9 谢彦召,郑振兴,焦杰;无源电光式传感器及其进展[J];传感器技术;1999年03期

10 管登高;孙传敏;孙遥;林金辉;陈善华;龙剑平;王自友;卢长寿;;一种新研制的电磁屏蔽涂料及其在EMC中的应用[J];电讯技术;200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旭俊;如何判别选择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J];华中电力;1999年01期

2 许艳;;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频率特征测试仪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7年15期

3 韩忠华;马斌;王石;王长涛;;基于单片机的频率特性测试仪设计[J];电子产品世界;2010年06期

4 赵柏树,操长茂;数字式频率特性测试仪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1年01期

5 张春水;张佳培;;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频率特性测试仪[J];电子设计工程;2009年01期

6 宋婀娜;丁淑艳;;基于C8051F020的频率特性测试仪的设计[J];现代科学仪器;2009年06期

7 王隶梓;;基于ANSYS的圆形压电振子的仿真分析与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10年02期

8 徐进友;刘建平;宋轶民;王世宇;;水轮发电机转子非线性电磁振动的幅频特性[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03期

9 刘毅;林福昌;钟和清;张钦;李黎;;宽脉冲电流测量线圈[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4期

10 全玉生;刘赫;李文;李建歧;张学东;彭晓洁;劳国强;;双向工频通信下行信号系统的准最优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强;张兴;张崇巍;鞠建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器的工程设计与仿真[A];第11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娄建安;冯卫;谭玉生;;数字频率特性测试仪在教学中的典型应用[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曹峻;傅君眉;;幅频特性到相频特性的变换在微波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A];1989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9年

4 聂佰玲;干敏梁;;一种新型数字扫频仪的原理和研制[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5 张辉敏;宋健;符剑;潘长勇;;中压电力线传输特性多径模型的建模[A];2009安捷伦科技节论文集[C];2009年

6 钟以章;;吉林核电站候选厂址地震地质初步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7 石践;;盘南电厂1号炉风量测量装置存在的问题及处理[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谭坚文;石立华;卢舒炎;;Rogowski线圈的标定和低频特性补偿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张东中;袁帅;佟为明;;基于复小波和神经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与分类[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黎;王伟;李庆民;李清泉;;基于SVC的变电站内传导干扰测试与仿真建模[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齐磊;变电站瞬态电磁场对二次电缆的电磁耦合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2 李孟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故障检测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崔雪梅;以复小波提取局部放电信号特征的原理及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杨红权;基于小波变换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测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杰;频率特性测试仪系统的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吴昊;无源网络相频特性的优化算法及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3 李晓明;配置USB接口的高频标量网络分析仪研究与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 宗荣芳;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频率特性测试仪[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夏潮;并行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赵海军;FBG-GMM电流互感器磁路设计与动态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7 杨焕峥;基于DDS的频率特性测试仪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杨平清;低频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设计[D];东南大学;2005年

9 王涛;VFTO下大型变压器绕组电位分布的快速算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10 肖皓皓;小波子带滤波器组功率信号分解测量算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37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537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