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单相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5 13:36

  本文选题: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 切入点:功率前馈 出处:《天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非线性和冲击性负载的出现,其产生的谐波及无功电流对公共电网的污染也日益严重。为缓解这一问题,电力有源滤波器成为国内外究的重点。常用的光伏发电中全桥拓扑结构与有源电力滤波器相同,将光伏发电和有源电力滤波器结合在一起,组成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Photovoltaic power conditioning system,PVPCS),在向电网注入有功功率的同时,补偿非线性负载的无功和谐波电流。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节省了投资,又改善了配电网的电能质量。PVPCS采用传统PI电压外环和准比例谐振(Quasi Proportional Resonant,Quasi-PR)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策略。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光照和温度等环境参数突变时,光伏输出功率与并网功率不平衡,在传统PI电压外环控制下,直流侧电压超调量大,动态响应时间长,并网电流的总谐波失真增大,甚至可能威胁PVPCS的稳定性。二是Quasi-PR电流内环往往采用数字控制实现,从而引入采样、零阶保持和滞后一拍等环节,使PVPCS电流内环稳态和动态性能下降,并网电流的总谐波失真增大,动态响应时间增大。针对以上存在的两方面问题,本文以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控制策略造成直流侧电压波动的机理和数字控制对电流内环的影响,设计了功率前馈电压外环和预测控制电流内环的新型双环控制策略,并确定了控制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数字控制使电流内环控制器和控制对象特性发生变化,系统阶数升高,相位滞后增大,开关频率及其整数倍频率出现谐振,并伴随有相位的跳变,控制参数的稳定域缩小;受稳定性的制约,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也下降,采样频率越低时上述影响越突出。功率前馈电压外环能减小直流侧电压的波动,并减少动态响应时间。预测控制的电流内环能够提前一拍输出控制量,从而减小数字控制的不利影响,减小并网电流的总谐波失真和动态响应时间。PVPCS系统在新型控制策略下,实现了对本地非线性负载无功与谐波电流的补偿,同时将光伏阵列发出的功率最大程度地注入到电网中。本文对PVPCS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的验证。在MATLAB中建立PVPCS的仿真模型,并对传统控制策略和新型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同时对基于DSP控制1kW的PVPCS实验平台进行了软硬件设计,通过实验验证本文分析正确性。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olar energy, as a clean energy,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 large number of nonlinear and impact loads appear.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is problem, active power filter (APF)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full-bridge topology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s the same as active power filter (APF). Combining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with active power filter, the photovoltaic power conditioning system PVPCSs are formed to compensate the reactive power and harmonic current of nonlinear load while injecting active power into the power network. It saves the investment and improves the power qua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PVPCS adopts the traditional Pi voltage outer loop and the quasi-proportional resonant quasi Proportional Proportional quasi-PRA current inner loop. There are two main problems: first, when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such as light and temperature change, Under the traditional Pi voltage outer loop control, the DC side voltage overshoot is large, the dynamic response time is long, and th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of grid-connected current increases. It may even threaten the stability of PVPCS. Second, the Quasi-PR current inner loop is often realized by digital control, thus introducing sampling, zero order holding and lagging one beat, so that the steady-state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PVPCS current inner loop is reduced. Th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of grid-connected current increases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time increases. In view of the above two problems, this paper takes the two-stage single-phase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power regulation system as an example. The mechanism of DC side voltage fluctuation caused by traditional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control on current inner loop a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 new double loop control strategy for power feedforward voltage outer loop and predictive control current inner loop is desig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gital control chang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inner loop controller and the control object, increases the system order, increases the phase lag, and resonates with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and its integer frequency. Along with the jump of phase, the stable range of control parameters is reduced, and the steady-state precision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are also decreased due to the stability. The lower the sampling frequency is, the more obvious the effect is. The power feedforward voltage outer loop can reduce the fluctuation of DC side voltage. And reduce the dynamic response time. The inner loop of predictive control can beat out the control quantity in advance, thus reducing the adverse effect of digital control, reducing th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of grid-connected current and dynamic response time. PVPCS system is under the new control strategy. The compensation of local nonlinear load reactive power and harmonic current is realized, and the maximum power emitted by photovoltaic array is injected into the power grid.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PVPCS are carried out.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PVPCS is established in MATLAB.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new control strategy are compa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the PVPCS experimental platform based on DSP control 1kW are designed,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analysis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霆;;光伏并网电站损耗探讨[J];科技信息;2010年15期

2 洪峰;嵇鼎毅;王成华;;模拟光伏并网实验装置的研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8期

3 陈祥;;大型光伏并网电站科研规划的探讨[J];太阳能;2010年07期

4 崔瑞;李俊华;;光伏并网系统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8期

5 周林;杨冰;郭珂;李红新;张正茂;;光伏并网系统中直流注入问题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06期

6 付铭骥;李奎霖;王梓全;;光伏并网系统的输出电流控制方案[J];电源技术;2012年06期

7 郭玉龙;石磊;张健;霍春宝;;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2年08期

8 ;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深化研究课题成果通过评审[J];农村电气化;2013年03期

9 ;光伏并网系统研究[J];电气制造;2013年09期

10 张雅静;郑琼林;卢远宏;马亮;;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优化设计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甲凡;;基于线电流解耦算法的三相光伏并网系统[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彦;段善旭;刘飞;殷进军;刘邦银;;一种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双模运行控制策略[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蒋立;郑建勇;;基于Z源的光伏并网控制策略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沈玉梁;苏建徽;赵为;余世杰;王斯成;王德邻;;不可调度式单相光伏并网装置的平波电容容量的选择[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黄改云;;小型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设计[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六届发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练兵;王同广;孙鹤旭;;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金结红;余晓东;余海东;;光伏并网系统反孤岛控制策略研究[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8 周方圆;龚芬;胡前;彭振江;;新型锁相技术在光伏并网系统中的应用[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褚小莉;余晓东;;单相光伏并网系统及其反孤岛策略的仿真研究[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10 张海波;孙邦伍;原慧军;刘伟;崔海瑞;;基于DSP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应用研究[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缪传俊;光伏并网标准亟待出台[N];中国贸易报;2012年

2 黄蕾;江苏 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居全国第一[N];中国电力报;2014年

3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新增光伏并网容量翻番[N];中国能源报;2014年

4 记者 王贺 通讯员 杨锋 学谦;我市开建20兆瓦光伏并网电站[N];德州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荣;40余项光伏并网关键标准或上半年完成编写[N];中国证券报;2012年

6 记者 李莎莎;我市光伏并网容量年底将达1000兆瓦[N];格尔木日报;2012年

7 淄博 田连华;我的微型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下)[N];电子报;2013年

8 淄博 田连华;我的微型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上)[N];电子报;2013年

9 记者 王佑;上半年光伏并网量大增 能源局力促分布式发展[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10 记者 杨文浩;中节能光伏并网项目竣工在即[N];吐鲁番日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理博;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D];清华大学;2006年

2 汪海宁;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飞;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分析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刘鸿鹏;基于Z源网络的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马亮;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张文;数字化光伏并网系统的逆变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马琳;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郭晓瑞;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周皓;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10 肖华锋;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洁;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及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田飞;分布式光伏并网无功电压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汉文;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4 吴晓波;非理想电网条件下三电平光伏并网变换器控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王嘉明;开关电感型准Z源并网系统建模与控制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胡伟;三相光伏并网控制及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7 宋刘德;基于FPGA+DSP的三相光伏并网控制系统设计[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8 郑玉浩;光伏并网系统故障穿越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9 方聪聪;具有电能质量改善功能的光伏并网系统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袁梓锋;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的单相光伏并网控制技术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63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663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0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